定是修行的樞紐,「種種諸深三摩提」,這個深是大乘,這是甚深禅定功夫,「無量諸大智慧中去」,好去是這個意思。向著哪個方向?向著大智慧。向大智慧,沒有禅定就沒有智慧,所以這一定要記住,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我們今天所講的,提出來的,《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這是戒,能不能得定?不能,為什麼?這是戒律的基礎,你還得依這個基礎要向上提升。向上提升有小乘戒,小乘戒就能夠發四禅八定,大乘戒裡面才能夠真正生智慧。這個地方講的,諸大智慧,那個諸就不是一種。《華嚴經》上講的菩薩五十一個階級,五十一個階級從哪來的?智慧高下不一樣,從智慧來的,從禅定功夫來的。大乘戒是菩薩戒,菩薩戒有兩大類,一個是為自己的,專門提升自己境界的,一個是為教化眾生的。所以叫止持,止是禁止,為自己很多都是許多戒不可以做的。度化眾生叫作持,你一定要做,遇到這個緣,如果你不幫助眾生,那就破戒,遇到的時候一定要做。你也不必到處去找這個機會,用不著,一切都順其自然,你的心永遠在定中。即使廣度眾生,心還是在定中,今天我們講弘法、護法都在定中,他得自在。我們現前這種戒見不到了,無論是弘法、護法的全都是凡夫,不但定慧沒有,甚至於連戒都沒有,這就是佛法為什麼衰了,塬因在此地。我們學佛要想成就,得走老路子,諸佛所走的,諸菩薩所走的,那就是戒定慧,一定要認真學習。戒看起來是簡單,實際上內容深廣無際,沒邊際,要深入律藏你才能夠知道。
眾生的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也不是一生修成的。我們在一起同修的這些同學們,每個人善根福德因緣都不可思議,如果沒有善根福德因緣,在這個講堂裡兩個鐘點你聽不下去。你看香港人多少?我們這個地方講堂,不要說外面了,我們這個樓有十幾層,為什麼他們都不來?沒有緣。你們從國內老遠到這兒來的,聽兩個鐘點,緣分,緣不一樣,不容易。有這個緣分,還得自己有善根福德,善根的相是什麼?是聽了生歡喜心,能信、能接受,這屬於善根。福德是真干,學明白之後就能把它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這個人有福,這是福德。你看看善根福德因緣三個都具足,你才真的學到,少一個都不行,可見得這個相當不容易,遇到了要珍惜。
真的明白、懂得了,世出世間是相同的,最重要的一句話,親近善知識,《弟子規》上講,你要親近仁者,那個仁者就是善知識。善知識到哪裡找?找不到,從前有,現在沒有了。沒有,咱們找古人。現在人,真的是善知識他也不會宣傳,同時他也不會承認。你找到他,問他,你是善知識嗎?他不會承認的,他謙虛,他很客氣,所以這就難了。在從前還行,古時候還可以,哪些是善知識?閉關的,這是善知識,住山的,在山上住茅蓬,不下山的,這是善知識。為什麼?他要不是真正成就定慧,他還得要學,要到處去參訪、去學習。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去參學,學了十二年,到處學。在我們中國宗門裡面有很好的一個例子,「趙州八十猶行腳」,趙州和尚八十歲還行腳,還在參學,他為什麼不閉關、為什麼不住山?對宇宙人生的真相沒搞清楚,佛經上所說的就是宇宙人生真相,他還沒真正搞懂,還是要到處去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