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渡有緣人,無緣不得渡
遇佛得度,必須要與佛有緣
否則即使佛現於眼前
障深垢重的人,仍舊不見不聞
壹
一位虔誠的信徒在遇到水災後,便爬到屋頂上避難。但是,洪水漸漸上漲,眼看就要淹到腳下了,信徒急忙禱告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來救我啊!”
不久就來了一條獨木舟,船上的人要救信徒,他卻說:“我不要你來救,佛祖會來救我的。”於是那人駕著獨木舟走了。可大水還在繼續上漲,很快到了他的腰部。信徒十分著急,立即又向佛祖發出祈求。
這時,又來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帶,他又拒絕了,並且說道:“我不喜歡這艘船,佛祖會來救我的。”
那條小船只好拋下信徒開遠了。沒一會兒,水已經漲到了胸部,信徒繼續大聲地向佛祖禱告著。可是,隨著洪水的上漲,信徒已經奄奄一息了。
就在此時,一位禅師駕船趕來救起了他。得救的信徒向禅師抱怨說:“我對佛是如此地虔誠,但是佛祖在我遇難之時卻不來救我。”
禅師深深地歎了口氣,說道:“你真是冤枉了佛。佛曾經幾次化作船來救你,你卻嫌這嫌那,一次次地拒絕了。看來你與佛無緣了。”
貳
佛法中的有緣人,指的就是聞、思、修佛法機緣已經成熟的人。所謂機緣成熟,不過是指外因通過內因才能發揮作用,是種客觀現象,並不玄乎。佛不是萬能的主宰者,否則他不如直接把我們的業障消除變成佛豈不痛快省事?他干嘛要如此辛苦地講經說法一輩子?正因為世上沒有這個“萬能者”,我們才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才需要如法地修行。試想,這世上如真有主宰者,說明他很不慈悲,因為他也創造了魔性和苦難!
任何外因必然通過內因才能發生作用。對於我們而言,佛就是外因,他確實渡不了無緣之人。作個譬喻:好比我們溺水,他伸手救我們,我們不相信他在救我們或不相信他能夠救我們,我們死活都不願將自己的手伸向他……
學佛同生活中的事是一個道理,一個好老師再肯教,而學生不肯學,老師總不能變戲法式地將學生“弄得” 有知識。佛不是原始民間信仰中所迷信和臆測的那種玄乎的、萬能的“神仙”,絕不可能把我們變得同他一樣,他做的是教給我們永恆的真理和方法,無法替我們“創造或發明什麼”。
當然,佛門常講“諸行無常”,因緣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世上絕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一切都在運動和發展著。我們只要有一顆渴望真、善、美的心,有著向往獲得智慧與真理的追求,我們就是“有緣人”。當機緣與因果成熟了,自然會對佛法生出向往和信任,自然就會被正法接引。無緣不是絕緣,只是暫時無緣,一切都是變化的。人的成長和價值更是同樣如此,因此,關於有緣、無緣,我們也不能以眼下暫有的現象而輕率地下定論。
三
夢參長老曾言,佛能知道眾生的一切種性、億萬劫的事,佛都能知道。但是無緣的眾生,佛也度不了,佛也不能化,這是佛第一個做不到的事。第二個,佛能空一切相,能成一切萬法之智,但是他滅除不了定業,這是第二個佛做不到的。佛能度無量有情,你看《地藏經》,地藏菩薩度那麼多的眾生,連佛眼觀故猶不盡數。文殊菩薩用天眼測量,地藏菩薩已度成佛的、成菩薩的、乃至到忉利天參加法會的有那麼多;但是第八品當中閻羅王問佛:“我有一件事情不明了,地藏菩薩那麼大的威力,那麼大的神通,我看他所度的眾生,隔沒多久又回來了,(意思是說地藏菩薩的神通還不大,力量還不夠呀!)為什麼?不是他度出去的嗎?怎麼又跑回來了?”佛說這是眾生的業,剛強難調難伏,不是一次、兩次就能度的好的!就是佛能度無量有情,像地藏菩薩度的那麼多,但是眾生界是永遠度不盡的。就算我們所最尊重、最尊貴的佛也如是,一切佛都如是,一切佛都在度眾生,但眾生界遠是那麼多,無窮無盡。我們剛講這個地球上有六十多億人口,那就很多了,大家再看看魚、鱉、蝦、蟹那些海洋生物究竟有多少?那也都是眾生啊!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個問題——即是要“自修”。要自己努力,沒有一個什麼樣的善巧方便,說我不修就能證得了,就能解脫了,就算釋迦牟尼佛再生也是一樣,你就算親自見到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也沒有辦法幫你,觀世音菩薩也沒辦法,你得“自救”。
因此,與其幻想有一個能救護你的寄托,不如反過來求你自己的心,把你的心住到一定的住處。《金剛經》中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才能生心!生的這個心是什麼心?是無住!你把心住在無住上,無住就是一切都不執著,這樣才能夠得到成就,才能夠得到解脫,除此之外,你再也無法尋獲。所以事情不須要知道那麼多,我們能夠斷見惑,就很不得了了,只要你能斷了見思惑,起碼不在三塗流轉,不到六道輪回流轉,我們不要講的很高、很大、很圓滿,但是做起來,還是得一步步地實行,腳踏實地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