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與菩薩有何不同?且聽師父娓娓道來
導 讀
在7月21日的夏安居講座中,弘恩法師為大家宣講《華嚴經·淨行品》,依據澄觀法師的《華嚴疏鈔》,為大家闡釋如何“善用其心”獲一切勝妙功德,讓大眾更清晰地明白在生活中如何去修習菩薩行。我們節選部分內容整理成文字,詳細課程可觀看視頻進行學習。
講座視頻
弘恩法師:《華嚴經·淨行品》析義(1)
弘恩法師:《華嚴經·淨行品》析義(2)
迎請法師
▼
【巧願防非,離過成德,名為清淨。】巧願,是善巧的願。這個很重要,對於十信位的菩薩來說,他們怎麼去修行呢?就是通過善巧的願力,來轉換自己的內心。就好比吃飯,我們遇到好吃的東西,就會產生貪心,想要多吃一點;遇到不好吃的東西,就愁眉苦臉,甚至心裡產生嗔恨。但是十信位的菩薩,他修行不應該這樣。
大家看裡的偈頌,【若得美食,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當我們吃到美食的時候,你不要貪著它的味道,那是世間法、生死法,是輪回的法,我們貪嗔癡的念一動,就種下一個輪回的因。那應該怎麼辦呢?要時時警策,當吃到美食的時候,就馬上為眾生發願,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希望眾生一切都能滿願,心裡對世俗的五欲不再貪著。
如果遇到不喜歡吃的東西時,該怎麼辦呢?【得不美食,當願眾生,莫不獲得,諸三昧味】吃到不好吃的食物,也不要厭惡,要思惟菩薩以禅悅法喜為食,通過這種方式回向給眾生,希望眾生都能得到“三昧食”,不要貪著世俗的粗色之食。世間的食物都是不清淨的,大家想一想,它種植的過程、生長的過程,尤其是現代,使用很多化學的肥料、藥劑等,都是很不清淨的,看著顏色很好,其實都不清淨。
因此,遇到世俗境界的時候,菩薩通過善巧的發願來回轉,巧願防非,防止我們的過失。“離過成德”,離了過失,我們心心念念之間,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整個就是告訴我們,要如何在世俗中修利益眾生的菩薩行。菩薩行不單是指給眾生捐了多少錢,幫了多少忙,對於十信位的菩薩來說,更重要的是心裡面的發願和回向。
大家看裡所有的偈頌,第二段都是“當願眾生”。我們心心念念,都要想到利益眾生,不要捨離眾生。受過菩薩戒的居士就知道,一念捨離眾生,於菩薩戒的戒體都有所違犯,所以菩薩戒有菩薩的學處、菩薩的行處、菩薩的修行。菩薩修行的根本,就是心心念念不要捨離眾生。之於十信位菩薩的修行,就有這種“巧願防非,離過成德”的殊勝,這就叫清淨。
六祖慧能大師曾說過:“我此法門,以無念為宗”,無念才是妙行。眾生流轉生死輪回全是因“心動”,《大乘起信論》中說:“心動則有苦,不動則不苦”,我們為什麼有輪回的苦惱,就是因為心的妄動,六根顯現六識,六塵攀援執取。“不動”就是六祖大師說的“無念”,這是妙行。見這個,見那個,生心動念,就像我們很多人修行,坐在那兒,心不動了,認為這個很殊勝,但澄觀國師在這裡回答說:“若斯見者,離念求於無念,尚未得於真無念也”,就是你離開這些念,求一個空,比如打坐或做事的時候,心裡空蕩蕩的,一念不起,甚至還有人做“壓念”的功夫,念頭一起來,趕緊壓住,這是錯誤的用功,所以澄觀國師說“離念求於無念”,不是真無念。慧能大師也曾開示過“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見一切法,心不染著”,即不是不動念,而是不染著。《圓覺經》也中說:“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所以,無念不是說沒有念頭了,無念是“於念而離念”,這才是真無念。
喜覺支,指心生善法而得歡喜,我們修持善法的時候會心生歡喜。有些人為什麼整天煩惱很重?是因為每天沒有善法的積累,我們放逸、懈怠、散漫,一天到晚,心沒有正念的攝受,所以一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感覺“我這一天又白過了”,於是心中非常懊惱不安。如果人這一天時時都以正念攝持,不管有事還是無事、忙或不忙,總是在正念當中,就會感覺這一天過得很清明、自在、歡喜,就會有一種法喜,連睡覺也會睡得安穩。所以我們只有行持善法才能生起歡喜心,善法生起的歡喜心就叫喜覺支。
那麼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了解因果嗎?懂因果嗎?很多居士肯定在心裡面說“我懂啊,我當然懂啊,學佛的人能不懂因果嗎”,其實錯了,因果是如來的境界,佛陀的境界,眾生很難了知因果的本末究竟。為什麼呢?我給大家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譬如說這多花,花是由什麼長成的?由種子,對不對。那麼請問大家,一粒種子又是經過怎樣的變化才成為花的呢,而且每一粒種子長出來的花還都不同。大家都知道,種子為因,花為果,但就是這種簡單的認識恰恰蒙蔽了我們對因果微細地認知。
現代科學可能會說,它是靠陽光、水分、土壤等等條件,但這僅僅只是科學能發現的,還有更多我們發現不了的。《楞嚴經》中說,烏鴉為什麼是黑的,鶴為什麼是白的,我們知道為什麼嗎?但是經典裡面佛說如來就能如實了知它的本末究竟。所以,不要總說自己懂因果,我們懂的因果都是相似的因果、近似的因果,真實的因果只有佛陀的智慧才能通達,就連阿羅漢也都不能知道究竟因果,何況我們凡夫。因此,我們得好好地把我們傲慢的心放下來,學習經論、祖師大德的著述,這樣才能不違背因果,否則我們違背了因果也會不知道,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能如實地了知因果。
【梁《攝論》雲:多聞熏習與阿賴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無性攝論》雲:此聞熏習,雖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種子性。】菩薩所修習的六度波羅蜜的性相也是有漏的,為什麼有漏呢?因為它是處在修行的因地、眾生地,而生發的菩提心。雖然這個發心是有漏的,但也是出世心種子性,這是菩薩的種性。
那我們看看自己是什麼種性呢?比如我們發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發心就是有漏的,但是這個發心不可或缺,我們要從有漏的發心逐漸增長,修習無量的善因緣,無漏的福德,這樣才能夠具足資糧,往生西方。所以,發起有漏的出世心,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學佛,是人天乘的種性,他只是想要得到快樂的生活,人世間名聞利養的滿足,這是有漏的世間心,不是出世間心。菩薩種性的發心,第一是要出離生死煩惱,第二是要究竟成就佛果,利益一切眾生。
有些人會問,《金剛經》裡面不是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嗎?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去做種種功德,種種善業呢?為啥要念佛號呢?其實他是誤解了佛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成佛的境界,我們凡夫是做不到“無住生心”的。對於在因地修行的菩薩來說,必須要依靠善法欲,才能到達彼岸。善法欲,是對善法的希求心,我們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希望利益眾生,希望自己在行住坐臥中都保持正念,這都是善法欲。只有依靠善法欲,我們才能對治惡法。當我們解脫種種惡法,如《金剛經》所說“我所說法,如筏喻者”,這個筏就是善法的船,能載我們到達彼岸,到了彼岸,船要放下,法也不可得,到那時候才說“無住生心”也不遲。所以修行人,不能說過頭話,要分清佛法的次第,世俗谛的法不能用勝義谛來宣說。
五種因果不是說因果有五種,而是說一個因成果的時候,同時顯現出五種,《成唯識論第八卷》裡面說,“果有五種。一者異熟,二者等流,三者離系。四者士用。五者增上。”因果沒有那麼簡單,我們來分別解釋一下。
一為“相異受報名異熟”的異熟果,這個異熟有三種異熟:異時而熟、異地而熟、異類而熟,就是因和果並不是同時,有在當下受報,也有在後時受報;異地就是不在原地受報;異類則好比你這一世是人,下一世又轉成了人,但是來世的這個人和今世的這個人,他不是同一個人,不是同樣的相貌。綜上,這就是異地、異時、異類。
第二個是“相似而轉名等流”的等流果,即這一世與下一世善惡的習氣相近。
第三個為“究竟解脫名離系”的離系果,就是離開煩惱的束縛。離系有兩種,第一是世間離系,第二是究竟離系。世間離系是我們在世間上的能夠不受錢財,不受世間煩惱,不受世間勢力的壓迫和束縛,活得比較自在。另一個是出世離系,即能夠解脫三界的見惑、思惑、無明惑等,成就聲聞緣覺,乃至精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夠究竟成佛。
第四為士用果,就是能為所用,即我們在輪回當中,所串習的惡的或者善的能力,能夠承辦世間的善業、惡業、無記業。
第五為增上果,即業習會增長的,唯識宗裡面說:“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我們阿賴耶識中,這些習慣的力量,會一生一生猛漲的,前一世遇到佛法修習善法,這一生修善的力量會更強;前一世造作惡業,沒有遇到佛法,那麼你這一世作惡的力量也會更強,這個就叫做增上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