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小人傻傻分不清?弘一大師一語道盡其差別
文章選自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編著的《可·為》——廣行釋講《了凡四訓》一書
愛敬存心
“愛敬存心”,就是時時刻刻地心存愛人、敬人的心。佛法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就是愛心。唯有真誠地愛護別人、愛護一切眾生,我們這個世界才能夠和諧、和平,人民才能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
“君子與小人,就形跡觀,常易相混,惟一點存心處,則善惡懸絕,判然如黑白之相反。故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和小人,從外在表相來看,很難看得出來,經常容易混淆,如果從存心上來講,君子跟小人完全不同,善和惡相差懸殊,形相上很難辨別,存心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黑與白一樣,絕不混雜。所以,孟夫子說:君子所以與常人不同之處,就是他的存心不一樣。
這裡講到君子和小人的差別,在存心,不在外相。外相上常常容易看錯,看起來像仁義君子,實際是人面獸心。外表上往往認為不好的人,實際心地善良,事事替人著想。弘一律師說:我不識何等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識何等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在人類的歷史舞台上,有人詐現如救世主一樣,滿口仁義道德,讓無數人崇拜喜愛,實際上內心狡詐、虛偽。有人默默守持道德,有人把他看成傻瓜,實際上他擁有一顆金子般的善心。所以,從外相上很難判別君子和小人。那在什麼地方判別呢?就是在存心上分判。什麼樣的賢善形象都可以偽裝,只有這一點存心,黑白分明,因果分明,一點也冒充不了。
那麼,君子存的是哪種心呢?
“君子所存之心,只是愛人敬人之心。”
君子所存的心,都是愛人敬人的心。我們要知道,大聖大賢、諸佛菩薩,跟我們一般人有什麼兩樣?如果就日常生活工作上來看,實在講沒有什麼兩樣,唯在存心不同。諸佛菩薩大聖大賢,他們所存的是愛敬之心,真誠的愛敬,平等的愛敬,諸佛菩薩的愛心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蓋人有親疏貴賤,有智愚賢不肖;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孰非當敬愛者?”
因為人雖有親近的、有疏遠的、有尊貴的、有低微的、有睿智的、有愚笨的、有賢善的、有下流的。種類千差萬別。但他們都是我們的同胞,都是和我一樣有生命,有血有肉、有感情理智,哪一個不該愛他、敬他呢? 孔夫子在《易· 系辭傳》裡說:“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又說:“ 精氣為物,游魂為變。”這些是說明萬物的來源,生命的來源,這是儒家講的。道教說:“ 天地與我同根, 萬物與我一體。” 雖然用詞不一樣, 意思卻是相同。佛教講:“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把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萬物品類不齊的差別怎麼形成的,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大乘的佛法講得最透徹,一切有情都平等具有法界如來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都是一個法界的本體,我們的佛性周遍一切,眾生的佛性也周遍一切。在大乘聖者的眼裡,眾生是自性天真佛,生佛不二,誰不應當敬愛呢?連蚊蟲螞蟻,都要尊重,何況是對待人。
《法華經》裡,常不輕菩薩見到眾生,就恭敬頂禮,說:我不敢輕慢汝,汝等皆當作佛。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說:聽聞了了義如來藏的教法,就會發起恭敬一切眾生的心,對眾生平等的慈愛。
《大乘莊嚴經論》中說,初地菩薩證入法界之後,自然現前自他平等之心,愛眾生如愛自己。《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根身影現國土眾生”,我們這個身體,國土,以及一切眾生,跟我們根身是一不是二。所以心性虛空法界一如,色身、國土、眾生不二。因此愛敬萬品,是真正的自愛。自愛就是要愛一切眾生!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的第一大願—禮敬諸佛,更是把愛人敬人的心擴充、提升為最廣大、最普遍、最永久的大願王。普賢菩薩的大願力,是要禮敬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的諸佛,既然說到三世諸佛,自然包括六道眾生在內。這樣的禮敬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我們隨學普賢行願,要在日常生活中敬人、愛人,與普賢大願相應。
我們每天工作、生活,都會遇到很多人,要常常愛敬存心。能保持愛人、敬人的心態,心中就會充滿功德,充滿陽光,充滿正能量。
“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何者?聖賢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
愛敬眾人,就是愛敬聖賢的意思;能和眾人心願相通,就能和聖賢的心願相通。這是因為聖賢的心願, 本是願世上的人都能圓滿各自的善願,能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我們能夠普愛一切人、普敬一切人,讓世上的人都平安幸福。也就可說是代聖賢把眾生安立在平安幸福中,當然和聖賢的心願相通。
眾生的願望是想離苦得樂,這是眾人之心。佛菩薩的大願是為眾生成辦離苦得樂,這是聖賢之志。我們愛敬存心,把慈愛給眾生,把恭敬給眾生,讓眾生離苦得樂,這是通眾人之心,也就是通佛諸菩薩之心,所謂“隨順眾生,隨順諸佛”。
《普賢行願品》說:“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能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這裡講的這十種善,愛敬存心是根本,沒有愛敬存心,其余九條都無法做到。其余九條去做了,沒有愛敬存心都是假善,都不是真善。前面袁了凡居士講了八條,是假的不是真的,是曲不是直,是半不是滿,是小不是大。所以關鍵在存心,存心一定要無私無我,真誠平等地愛敬一切眾生,這是諸佛菩薩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