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業警示集 4(第一章 總說 四、真修行人)
四 真修行人
1 寬容忍讓
○於諸眾生無違爭。口不宣說非益言。常能安住饒益法。是則說名為初忍。 (《月燈三昧經》卷第二〈世尊說偈〉《中華大藏經》第18冊第455頁)
○《諸法無行經》雲:我未曾見聞,慈悲而行惱,互共相嗔恚,願生阿彌陀。若人如恆河,惡口加刀杖,如是皆能忍,則生清淨土。 (《蕅益大師淨土集》卷上第二淨土玄門,出《龍藏》第35冊第408頁)
○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辱。什麼事情不順眼,就把耳朵關起來,眼睛閉起來,裝著沒聽到沒看到,睜一眼閉一眼,對人要和顏悅色。再怎麼說,修行就是忍辱這兩個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論人的是非曲直,心裡起不平煩惱,那就是自己的錯,自己的過失。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無事,那才對,自己也無犯過失,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 (《廣欽老和尚語錄》)
○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處。能行忍的人,福報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業障開啟智慧。在家人的習性是,凡事分別是非、曲直、對錯,爭長爭短的,惡心相向,出口如劍;而出家法就不同了。出家人要忍辱為本,慈悲為懷。事無分是非曲直,甚至無理的事情,也要以婉轉慈悲的心,學忍辱吃虧,一切能容,才是出家人的德量。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若你將地掃干淨,師長硬說你沒掃干淨,這時你若和他辯,這就是在家性情。若你能接受,說:“好,好,我把它掃干淨。”這就是修行。 (《一代高僧廣欽老和尚語錄》)
○你們一天不發脾氣,就是一天的修行,十天不發脾氣,就是十天的修行。你們要發脾氣,就是沒有修行。 (《宣化上人語錄》)
○不論你是拜佛也好,念佛也好,禮忏也好,誦經也好,就是要把自己的脾氣改了。有脾氣的人就是苦,沒有脾氣的人就是快樂。有脾氣的人就有煩惱,沒有脾氣的人就常常歡喜。這個脾氣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好像人生種種病,為什麼生的?因為有脾氣。一切事情不順利,為什麼?也因為有脾氣。所以人若能沒有脾氣,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快樂的,都是平安的。可是人都不注意這一點,以為隨隨便便發脾氣,就對事情有幫助。實際上,什麼好事,你一發脾氣,也會壞了。所以我們最要緊的是沒有脾氣,沒有煩惱。
學佛法的人要有忍耐心,有人罵我們,我們要拿著他當唱歌聽,或當他們給我們講另一種語言。因為我不罵人,所以旁人罵我,我也不懂得、也不知道。尤其有人罵我們,那是給我們上肥料,令你這塊地所長的一切能茂盛一點。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要能忍受,就是德行。能忍就是道,你要能受了,也就是修行。受不了也要受,才得了。如受不了,就有麻煩。能受得了,無論有什麼境界來了都能忍受,這就是懂得佛法。你要是不能忍、不能受,那就是不懂得佛法。 (宣化上人)
○如果這個人確實有那麼回事兒,但是你那個心眼不正,說出一遍,壞你一遍心。如果你要不說,雖然你心裡有嗔恨心,我們有時候也有發脾氣的時候,但是你只要咬牙忍得住,比如說,這人有過失,我就忍得住(不說)。他是個比丘,你要不講,你那個嗔恨心馬上很快就下去。因為什麼呢?因為你在保護著僧人的形象,這個功德就能化解你心中的嗔火,這麼樣就能化解嗔火。如果你要是再懷嗔恨心忿恨去講,只能是火上加火。所以說,千萬不能發脾氣,說別人過失。
我們也是這樣。平時誰有過失了,你如果發覺自己的心裡不平,別講,過一段再說。想給誰提意見,這時不能講,你越講事越亂。如果你要心裡平靜地去找他談,他什麼事沒有;如果你要心不平靜,你找他談,本來就算你有理的事兒,越談他越發火。那理有什麼用呢?關鍵是你那個心。理是一方面,你要是有理了,你更得心平氣和去處理。心要不平,有理變成無理。本來是挺好的事,你非常有道理,但是你說他,他就不服。他怎麼不服呢?你心先不服,心先有嗔恨心。你不是想幫助他,而是想使勁說他一頓。你自己心裡不平,想把你那點兒氣先出去再說。“你怎麼對我這樣呢?嗯?”你先出你的氣。還沒等達到你要的效果,氣還沒出去呢,他那邊就翻臉了。不是他翻臉,是你的嗔恨心把他帶動起來了。他本來就夠著火的了,像火似的,應該拿水去澆,你又拿油去澆,你說那個火它能下去嗎?火上澆油,最後適得其反。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能有嗔恨心去說誰的過失。
想幫助人,我們就得心平氣和的。不管過去講什麼事情,你要退三步。什麼叫退三步?一忍,再忍,再忍。忍完了以後,你再去考慮這個問題,能不能做。有時候忍一步呢,還行,忍兩步呢,就做不到。不行,這心裡非常難受,甚至不干了:“這、這,哪能這樣呢?這太委屈了,我做人也不能這樣,我什麼時候受過這氣啊?”受不了了。
當你一旦有舉動,要行動時,你再忍一下,說:“不行,我還得忍。”這時候忍了,馬上就要爆發,誰到跟前,你甚至都要動手了,甚至就要破口大罵的那種程度。如果你再忍過去,那是什麼?一片清涼!那個嗔恨心馬上就化為甘露了,就在這一點上。我們有時候功夫不到,我們只能忍一步、兩步,等第三步就忍不過去了,就吃大虧了。
所以大家,特別是在破戒的比丘面前,就是遇到不好事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注意這些方式。這不光是對破戒比丘我們應該這麼做,就是世間法,就平時一般事情,我們也應該這麼做,何況是比丘呢,是不是?更得這麼做。我們一定要加倍小心。如果我們這麼做好了,馬上就有無量的功德。 (妙祥法師《口業之過》)
○人這一天忍住了,不說什麼閒話,而且能夠心裡放得非常平靜,就算你心裡忍不住,口要是能忍住,也同樣有功德。忍住了以後,心裡是暖乎乎的,因為法在那裡。久了以後,它逐漸要結果,而功德逐漸地攢滿。 (妙祥法師《口業之過》)
○一個不肯原諒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有余地。須知每個人都會有犯過錯,而需要別人原諒的時候。 (網絡嘉言選)
○張公藝九代同堂,子孫繁眾,人財兩旺,對這個大家庭,周圍鄉鄰都交口稱贊,逐漸名聲遠揚。
這時,正是唐高宗李治在位,他不斷聽到這個消息,卻一直在想:國家有嚴禁的法令,還約束不住人們的犯法行為,一個家庭這麼多人口在一塊兒生活,哪能這麼好管理?我們皇家還這個樣子,平民百姓咋能這麼和睦?可是,在他未繼承皇位之前,包括他老子李世民在內,歷代對張公藝這個大家庭都有表彰,這些他都是知道的。因此引起他的注意,決定非得視察不可。這時,他和皇後武則天正要去泰山封禅①,所以繞道郓州壽張縣(唐屬郓州)到張公藝處查訪。於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十一月,帶領隨從官員到張公藝的古賢村②去詢訪。
張公藝非常驚恐。唐高宗向他說明來意,然後隨同張公藝觀看了他們家庭的全部環境。張公藝說:“我們九世同居,全家有九百多人口共享餐飲,每到吃飯時間以擊鼓為令,群坐餐廳,予以內外,男女分別入席,老人在上,晚輩在下,兒童另設桌凳,謙恭禮讓,上下仁和,雍睦熏蒸。”唐高宗經過各方面的觀察,非常地欽佩,知道張公藝九世同居,確實是一個團結和睦的大家庭。當高宗問張公藝治家的方法時,張公藝連寫了一百個“忍”字,並詳細說明了“百忍”的具體內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鬧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張公藝說,九世同居人口眾多,每日事出頻繁,難免彼此之過,但都能互相諒解,名利之事不計較個人得失,並且互相謙讓。唐高宗深受感動,潸(shān山)然淚下,於是賞賜他許多缣帛③,並免除其丁賦徭役④。當即封張公藝為醉鄉侯,封張公藝的長子張希達為司儀大夫,並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敕⑤修百忍義門。
張公藝去世後,後人為紀念這位“忍孝”治家的賢人,為他修建了“百忍堂⑥”,永志紀念。從此家聲丕振,永貫古今。 (張文秀博客,有刪節)
注:①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築土為壇,報天之功稱 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場祭地,報地之德稱禅。 ②古賢村:原屬山東省壽張縣,1964年壽張縣撤銷,該村現劃歸河南省濮陽市台前縣,今稱橋北張村。 ③缣帛(jiān bó簡博):質地細薄的絲織品。 ④丁賦:按人丁征收的賦稅。徭役:古時官府向人民攤派的無償勞動。 ⑤敕(chì赤):帝王的诏書、命令。 ⑥百忍堂:遺址在今台前縣橋北張村,擬修復。據說1959年毛澤東主席在山東濟南接見壽張縣委書記時,還專門問及張公藝及後人以及他們的家風現狀。
○忍為眾妙之門,當書忍字佩服。富者能忍保家,貧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孝慈,兄弟能忍義笃,朋友能忍情長,夫婦能忍和睦。忍時人皆恥笑,忍過人自愧服。張公九世同居,只以忍為題目。 (清《集善錄》)
○凡事退後一步,身自安穩;出言忍耐幾句,心自無憂。 (《忠孝良方》)
○學得一分癡呆,多一分快活;學得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 (清《集善錄》)
○口角細微事,何妨讓幾分,從來大災難,多為小紛爭。 (近代余治《續神童詩》)
○凡夫愚癡,往往為了逞一時口舌之快,造作出難以彌補的惡業。尤其正在氣頭上時,往往口沒遮攔,尤其收口的最後一句話,往往是多余又傷人。何不就從這一句多余的話開始,改掉它。縱使話到口邊,也要搶吞進去。能咽得下一口氣,保得好人緣;若咽得下每口氣,保管忍辱功夫更上層樓,菩薩道路行來更挺直有力,這正是書本上“格物致知”功夫的落實啊!
當管住了我們的口,我們會發現,耳識的功能頓時變得強大起來,那主要是因為專注。由於專注使得我們所有的心識都能獲得統一,這是非常美妙的體驗,在念佛上稱為“都攝六根”,於功夫的砥砺與提升上,必定大有斬獲。 (慕如《會說不如會聽》,《明倫月刊》359期)
2 不言過非
○(佛言)
他罪實不實。終不而言說。設睹諸過犯。如同不見聞。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一《龍藏》第59冊第379頁)
○於善知識善巧方便。勿見過失。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卷第六十二《龍藏》第26冊第564頁)
○又經雲。見人之過。口不得言。己身有惡。則應發露。又書雲。聞人之過。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得言。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二《龍藏》第127冊第474頁)
○修行人大忌,說人長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①己者,口不可說,心不可思。但口說心思,便是昧②了自己。 (盤山禅師)
注:①干:關聯,涉及。如干系;互不相干。②昧:欺騙。
○叢林下人,見人有習氣者,隱而不記,縱人問者,亦不言之。人若責者,即隱其惡而揚其善。能止不犯,多住一日,多種一天佛種。如是在上者揚在下之善,居下者隱在上之惡,互相隱忍。不但道成、叢林興,而菩薩道行。又常言“要得佛法興,除非僧贊僧”,誠久住三寶之要素也。 (《來果禅師語錄》卷一)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業。生活中說話的機會很多,但是要說得有意義則不簡單。例如:解決他人煩惱,彼此溝通了解,引導他人學佛……等等;如果只是在制造是非,則自己與他人,常常都會兩敗俱傷。常常聽到別人說“某某人很壞很差勁”等評論。如果我們沒有與當事人相處過,也並不了解他的做人,如此聽一聽也就算了,千萬不要再二度宣傳。因為人往往透過主觀來評斷人、事、物,難免與事實是有所差距的。而一般學佛的人,常會犯的一種毛病,那就是到一個道場參訪,如果看到不好的現象,常喜歡妄加批評,而忘了自己是為了修行以及聽聞佛法,才來親近道場。所以,高雄文殊講堂的四大根本戒規就是: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打妄語。全部跟我們的這張嘴有關。說話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責任。如果我們將說話視為一種享受,不想負責任,最後很可能因為話太多而傷害了自己。
有時候會聽到一些人告訴我“某某人不好”,我只是隨便聽聽,如果真的聽進去了,又依據他的話加以二次誹謗,那不就太沒有自己的主見了嗎?所以,我常勸這些講別人的人:“修行人不該談論他人是非。”但是,一般說人是非的人,都會不自覺地辯解道:“他真的就是這樣,不是我在說他的是非。”薄薄兩片皮,說好說壞都是你。談論是非,只會蒙蔽自己的心性,障礙解脫之道。談是非時,內心呈現的是紛擾的情況,不安的狀態。而且,“說人者人恆說之”,若不謹言慎行,可以預見的,這個人將永難掙脫是非的困擾了。 (慧律法師)
○自己煩惱一點都看不見,別人的看的清清楚楚,稍微一點點,眼睛睜得大大。這個不對,那個不對,然後還要跑得去,比佛還要好,還要教訓人家,策勵人家,對嗎?不可以呀! (日常法師講《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5盤A面)
○是非到智者耳朵,斷了,絕不會從他耳朵進去,嘴巴傳出來;到小人耳朵,即從嘴巴傳出來,聽進去一分,傳出去十分,世界大亂就這麼來的!小人好揚己之善,好談人之過;君子以揚己之善為恥辱,以談人之過為恥辱。世間聖人都這麼教,何況佛呢?總把自己看成君子、聖人,要感覺談是非是一種恥辱。 (智谕法師《夏雨清涼節要》)
○唐代有一個檢校刑部郎中(官名),名叫程皓。為人周慎,人情練達,從不談人之短長。每當同輩之中有人非議別人,他都緘默不語。直到那人議論完後,他才慢慢地替被傷害的人辯解:“這都是眾人妄傳,其實不然。”甚至,還列舉出這個人的某些長處。有時,他自己在大眾廣庭中被人辱罵,連在座的人都驚愕不已。程皓卻不動聲色,起身避開,說:“彼人醉耳,何可與言?” (宋長河《菜根譚大全集》)
○好說人家短處的,就是小人。能成大事的人,到一處,先找人家的好處,找著就走;他的壞處可也知道,然而可也絕對不說。 (王鳳儀年譜與語錄)
○善人不喜歡議論人的長短,就是他人有過,也該就有過中尋他無過處說;若古人,尤不敢輕議。 (《太上感應篇直講》)
3 樂於閒靜
○比丘多放逸。樂眾棄閒靜。
為飲食利養。晝夜談世話。
愚人於夢中。驚怖而漂溺。
自知多毀犯。當墮三惡道。
應生歡喜心。獨處於閒寂。
若在阿蘭若。志求無上道。
不應見人過。自謂最尊勝。
驕恣放逸本。莫輕下劣人。
彼於遺法中。漸次而解脫。
比丘雖破戒。深信於三寶。
是則解脫因。不應見其過。
摧伏貪嗔難。勿驚於放逸。
余習法應爾。是故不須說。
若清淨比丘。伺他人過失。
是最非真實。不名修正法。
如理修行者。當須自觀察。
求道諸比丘。捨離惡言論。
常以歡喜心。獨處於閒靜。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二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龍藏》第19冊第17頁)
○凡夫學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隨便)向他道,他即反生誹。谛觀少言說,人重德能成,遠眾近靜處,端坐正思惟。但自觀身行,口勿說他短,結舌少論量,默然心柔軟。無知若聾盲,內智懷實寶,頭陀樂閒靜,對修離懈惰。 (道宣律師法語)
4 止語用功
○深潛不露,是名持戒;若浮於外,未久必敗。有口若啞,有耳若聾;絕群離俗,其道乃崇。 (覺明妙行菩薩《西方確指》)
○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招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宋·慈受禅師)
○大家要知道,聖弟子依兩種法修行。一者聖說法,二者聖默然。聖說法是利他,度化眾生,別的話不說,要說就說法。默然,要你的口和你的心一致。口默然,心也默然。你如果口默然不說話,心亂打妄想,不能算是聖默然,那是你起獨頭意識,是生死流。大家注意到,嘴不說話的時候,心也默然,那才是。所以聖默然叫禅定。菩薩修此法,聖說法叫慧道,聖默然叫定道。如此久久修習,聖說法,可得無上菩提;聖默然,可得究竟涅槃。無上佛道,就是這麼成功的。 (智谕法師《夏雨清涼節要》)
○當人們聚在一起談話時,內容大多言不及義。他們的對話主要起於貪愛和反感,只會增強煩惱。這些毫無意義的談話會擾亂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念頭如風中的紙旗飄蕩不已。諺語說嘴是罪惡之門。绮語、謊言、惡口、饒舌,都會導致無盡的干擾和內在的不平,即使是伶牙俐齒與滔滔辯才,也往往只會使我們浪費時間,引起麻煩。這就是為什麼在密咒乘中說:用一個月時間持咒並且禁語,比花上一整年時間持咒,但仍摻雜日常談話更有助益。一如前者般正確修行,沒有其他任何談話的侵擾,持誦的咒語可以保有其全部力量,最後能通達超越語言文字之現見實相,因為嘛呢咒是不落言诠實相的自然共鳴。如果你借禁語來排除日常生活中無止盡的閒聊,且只念誦六字大明咒,你的修行將進步神速。 (頂果欽哲法王《證悟者的心要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