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
你看看,多簡單!宇宙人生真相和盤托出。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就講這樁事情。所以經典一開頭「如是我聞」,如是什麼?就是這個東西。
演【一切諸法,不離於此。】
「一切諸法」,世出世間一切法,不但佛法,世間法都包括在其中,大,虛空世界,小,微塵、毛孔,一一法都具足這十樁事情。所以從這十樁事情觀察一切法,你才看到真相。我們平常說的沒有這麼詳細,平常一般介紹這一切法用「體相用」。平常講體相用,體跟性包括在體裡面,其他的都是在作用、在相裡頭。換句話說,體相用展開就是十如是,十如是歸納就是體相用;體相用是略說,十如是細說。
演【如是者,指法之辭。謂諸法有如是之相,如是之性,乃至如是而窮盡,無非實相也。】
什麼叫「如是相」?相是現象,相是形相。形相,我們眼能看得到的,我們手可以摸得著的,它有顏色、有形狀、有相狀,動物、植物、礦物,它有它的形狀、有它的色相。現象,有它的相,但是沒有它的形體,像我們看到空中的雲彩,水裡面的月亮,有它的形相,沒有實體,你可以看得到,你摸不到,現象。這個把一切的相包括在其中。為什麼說「如是」?這裡面的意思就深,相從哪來的?相是所現的,一定有個能現的;沒有能現的,怎麼會有一個所現的相?能現的是性、是體,性體是什麼?是我們的真心,也叫做真如。真心所變現的這些相,相是不是真的?當然是真的,一真一切真!古人用個比喻來說,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是能現,相是所現,我們喜歡佛像,我們把這個金鑄成一個佛像,像是不是金?像就是金,金就是像。開悟的人,明心見性的人,他的老師問他:性在哪裡?他在外面撿一片草葉比一比,明白的人點點頭,沒錯!無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這個要很細心的去體會,沒有一法不是的,叫如是。相如其性,性如其相,離了性沒有相,離了相沒有性,就好像金一樣,離了金沒有這個像,離了像也沒有金,金跟像是一不是二。
果然明了,性在哪裡?山河大地無有一法不是,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你要是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真性,你的心平等了,為什麼?盡虛空遍法界原來就是一個自己!自己跟自己還有分別嗎?自己跟自己還有打架嗎?沒有!這個道理很深很深,但是它確確實實是事實的真相。迷了才有分別,迷了才有執著、才有是非人我。這個事情的確非常難懂,所以經論當中往往用比喻,比喻最常用的是「夢幻泡影」。我們人都有作夢的經驗,夢中有山河大地,夢中有自己也有別人,夢中有一切諸法。當我們作夢醒來的時候,冷靜去想一想,夢中所有一切境界,哪一個不是自性變現的?沒錯!不是外頭跑到我夢裡的,都是自己自性變現出來的。再問一下,夢中哪一個境界不是你自己?夢中自己是自己,夢中別人還是自己!除自己之外沒有別人,夢中山河大地也是自己,沒有一樣不是自己,全心變成夢,全夢就是心。夢是相,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問你,你的心像什麼樣子?作夢那個時候,夢境,就是這個樣子,它變成一個相,你就很容易了解。為什麼說相是虛妄的?因為相是常常在變,它不固定,所以相叫妄相。性是真的,因為性不變。譬如我們用黃金,黃金不變,造什麼東西常常變,喜歡佛像,把它造一個佛像,不喜歡佛像,熔化掉再造一個其他的像,喜歡什麼就可以造什麼,金沒有變,相時時刻刻在變。會變的,我們叫它做虛妄;不變的,叫它做真常,真妄是這麼說的,相對說的。如果離開相對,真妄是一不是二,真就是妄,妄就是真。譬如佛像,像是妄的,金是真的,像就是金,金就是像,真妄不二、真妄一如,這樣你才真正見到宇宙萬有的真相。如是相,相如是。
第二,『如是性』,「性」是講本性,『如是體』,「體」是講本體。如果不是在十如裡面講,體跟性有的時候可以合而為一,體就是性,性就是體,常常把體性或者性體連在一起,是一個意思。在此地分開來,當然就不是一個意思,是一個意思就不能說它做兩樁事情。性是本性,性是一切萬法的根源,就是真心、本性。體就變了,性變成體了,體有兩種:一種是精神的本體,一種是物質的本體。我們用法相唯識來解釋,大家就更容易懂得。體就是阿賴耶識裡面的見分、相分,阿賴耶的見分是精神的本體,中國人講的靈魂,我們每個人死了以後會去投胎,誰去投胎?靈魂去投胎,不是肉體去投胎,肉體是物質,那是精神的體,在佛法裡面不叫靈魂,叫做神識。物質之體,現在科學家的觀察可以說已經到相當的精微,是不是已經觀察出來?這個話我們還不敢講,不過我們可以說相當的接近,這是科學的能事。但是科學對於精神的體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一籌莫展,沒有法子探討,換句話說,一直到今天毫無進步可言。但是對於物質之體的探討,這些年來確實突飛猛進,證明《金剛經》上講的,一切色相,物質是一合相,被科學證明出來了。《金剛經》講這個世界,世界是一合相,一就是一種物質,合是組合。我們現在科學家明了,基本的物質確實是一種,只是它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組合的方式不一樣,這樣組成電子、組成原子、組成分子,由分子組成動物、植物、礦物。把它一分析,確確實實真的是一合相。科學對於《金剛經》上一合相的確是證實了。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說明物質的真相,到今天才被科學家證明,一點都不錯,確實是一種東西組合的。那個「一」就是物質的體,也就是我們法相宗講的相分。
『如是力』,力是能力,我們今天講的動力,或者是現在講的運動,這個力是運動。誰在那裡推動它?諸位要曉得,心是清淨的,真心、本性是清淨的、是寂滅的、是不動的。這個大宇宙當中,到小而微塵,微塵也是一個小世界,在高倍顯微鏡之下看起來,它好像當中也有一個像星球一樣,旁邊有電子圍繞著它轉,也像是一個小宇宙一樣,就是大宇宙的縮小,它也在那裡動,什麼力量在推動?現在科學家以為是陰電、陽電在推動它。陰電、陽電從哪來的?實在講,這個問題佛法說得透徹!佛告訴我們,「無明不覺生三細」,動從哪裡來的?無明,無明是動相,明就不動了,無明才是動。無明還在三細相之先,心動了,動了就起無明,動了這才生三細。阿賴耶的三細相:無明業相、見相、境界相,見相就是見分,境界相就是相分,一動就變成阿賴耶。所以,阿賴耶是體。上面那個性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一念不覺就變成體,就變成阿賴耶。阿賴耶裡面就有力量,這個力量就是無明的力量,在那裡推動它。『如是作』,作是造作,這才有造作,造作就有業了。無論大小物相,一切諸法,一一法都具足這十樁事情,一條都不缺。
『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果跟報,有的時候也把它合成一個;分成兩個,果是果,報是報,我們前一生修的有善業,這一生得人身這是果,得人身這一生一切的享受那叫報。有的人得人身,這一生過得很幸福,有的人雖然得人身,這一生過得很辛苦,報不同!果同,果是都得人身,報不同。這就是唯識家所說的「引業」與「滿業」,引是引導你去投胎,這是果;滿業是投胎之後,你所享受的,那是報,不一樣!假如我們把這個事實真相真的搞清楚、搞明白,我們自己在這個大宇宙當中,不但這一生能做主,生生世世自己可以做主宰!自己可以做主宰,那就不叫你眾生,就叫你佛,叫你菩薩。《楞嚴》上說得很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誰能轉境?搞清楚、搞明白就會轉境了。轉境不難,難在認識,難在明白。認識、明白,在佛經術語叫「悟」,覺悟,難在覺悟;悟了以後,那個事情就好辦,為什麼?你對於因緣果報清清楚楚,什麼樣的因緣有什麼樣的果報,你能夠控制因緣、掌握因緣、創造因緣,果報就如自己所願,沒有一樣得不到。
「因」,就是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種子,這是因,生生世世的累積。十法界的因,我們統統具足,我們有作佛的因,有作菩薩的因,也有墮阿鼻地獄的因,樣樣都有,一個也不缺。我們要享什麼樣的果報,關鍵在「緣」上。所以佛法非常重視緣。佛為什麼不講因生,要講緣生?緣自己可以控制,因自己不能控制。因是已經有了的,沒有辦法,這不能改變;緣可以自己控制。譬如我們過去造作的是惡因,因已經有了,我從今之後把惡緣斷掉,因沒有緣不會結果,不會受報,緣把它切斷!我過去生中有善因,我今天把善的緣加上去,後面果報那就是我理想的善果。經論當中常常提示我們,「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兩句話講什麼?因,如是因。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都是我們自己因變現的,我們有這個因,現在只要加上這個緣,我們到西方世界就作佛了。所以《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因;我們今天一心一意依靠阿彌陀佛,信願持名,這就是緣;因跟緣一結合,下面果報就是西方世界,就見阿彌陀佛,如是果報。假如我們把這樁事情忘掉,我們這個因很多,貪財、貪名、貪色、貪五欲六塵,我們阿賴耶識裡面含藏著有三惡道的種子,地獄、餓鬼、畜生。地獄、餓鬼、畜生的緣是什麼?是貪瞋癡。我們今天繼續不斷在搞貪瞋癡,後面果報就現前,果報是什麼?三惡道。貪這個緣,餓鬼道去了;瞋恚這個緣,地獄道去了;愚癡的緣,畜生道去了。愚癡是真妄邪正、是非善惡都顛倒了,沒有能力辨別。佛法在台灣好像很興隆,佛法裡有正法、有邪法,有真佛、有假佛,誰能辨別?《楞嚴》上說得很好,「末法時期」就是講現在這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有沒有能力辨別邪正?不能辨別,學佛最後果報在畜生道。善心學佛,畜生道裡享福,像現在許多人養的這些寵物福報很大。我們在外國看到,那個寵物真的是那一家的主人!一家人都要伺候牠,你看牠福報多大!不是人是主人,是寵物是主人。因為寵物不伺候人的,人要好好的伺候牠,照顧牠,這叫顛倒!佛經裡面講,迷惑顛倒。在台灣,我們中國現在也逐漸流行,我看到也有養寵物的,照顧細心,無微不至,比孝順父母還周到!這是什麼?善心、愚癡的,就受這種果報。所以真妄、邪正、是非,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這一生當中才能超越三界,才不至於空過。所以一定要懂得控制緣,緣真的操縱在我們自己手上。遠離一切惡緣,要親近一切善緣。一切緣當中,至善圓滿的是阿彌陀佛。實在講,知道的人不多!你真正知道了,你就會死心塌地,不但世間法放下,所有一切佛法也放下了,一心一意專念阿彌陀佛,那就完全對了。
末後一句,『如是本末究竟』,這一句是前面九句的總結,有本有末,有始有終,這才究竟。一一法都不外十如。天台大師解釋《法華經》經題,因為題上有一個「華」,花就是蓮花,解釋這個蓮花,他用十如來解釋。換句話說,用「蓮」做一個代表,說明十如。然後再告訴你,一切萬法,法法皆具十如,沒有一法例外的。--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五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