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普賢菩薩道場在哪?峨眉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普賢菩薩道場在哪?

  普賢菩薩道場是在峨眉山。峨嵋山位於四川中南部的峨眉境內,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總稱。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之一,頭戴五佛冠身金色,右手持劍左手結施願印,半跏趺坐於六牙白象之上,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征,是實踐菩薩道的行為典范。據記載,東漢時期的隱士蒲公一次入山采藥,見一只野鹿,“追之絕頂而無蹤”,忽見奇光。蒲公疑惑不解,特向當時西來華的天竺僧人寶掌請教,寶掌告訴他說:“此是普賢瑞相,於末法中守護如來,現相於此,化利一切眾生。”恰巧,峨眉這一奇觀與《華嚴經》所記普賢菩薩住地十分相似和吻合。  

普賢菩薩道場在哪?峨眉山(內附視頻)

  公元一世紀東漢時期的某一天,一個年過花甲的老爺爺(藥農蒲公)一如既往的上山采藥,突然發現一路大如茶盤、形似蓮花的腳印延伸至山中。

  老爺爺隨著腳印一路追去,直到山頂,腳印卻消失了。緊接著天空中回響著天籁之音,五彩的雲海中,出現了一頭長著長長的鼻子,翹出六根長牙的白象。象背上馱著一位盤腿坐在蓮台上的仙人,嚇得老爺爺趕忙跪地叩拜。

  事後老爺爺請教一位高僧,才知道那是普賢菩薩的瑞相,老爺爺便在山頂修建了一座供奉普賢菩薩的寺院,也就是普光殿。自己也皈依了佛門。從此峨眉山開始了長達近兩千年的普賢信仰。

  就在普賢菩薩顯像300多年後,一位名叫慧持的高僧不遠萬裡來到了峨眉山朝拜,並於公元399年在這裡建造了普賢寺(今萬年寺)。這是峨眉山上唯一一座以普賢法號命名的寺院,從此普賢寺的命運,與普賢道場的興衰僅僅的連在了一起。

  隨著普賢寺的建成,在慧持法師和其弟子的努力之下,普賢道場進入了黃金發展時期,普賢寺的香火越來越旺,信佛學佛的人也越來越多。

  普賢寺獲得了數百年的興旺,直到公元845年,也就是唐會昌五年。當朝皇帝信道不信佛:“嗯,佛教寺院太礙眼了,拆!”

  於是一聲令下,廢除寺院、驅逐僧尼、禁止佛教傳播,很是霸道。甚至將佛像、鐘磬等毀壞,用來鑄造錢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會昌滅佛,而這場災難將近10年,峨眉山佛教遭受了滅頂之災,普賢寺也未能幸免。

  會昌法難讓佛教元氣大傷,直到公元874年新皇帝的繼位,峨眉山的佛教終於看到了一線生機。

  這年一位名叫慧通的和尚來到了峨眉山,看著普賢寺的此般景象,可以說是“傷在寺廟,痛在我心”啊!於是他說服自己的妹妹慧緒法師,與他一起重振普賢寺昔日的光彩。

  因此他的妹妹也成了峨眉山第一位女丘尼,山中的寺廟也越來越多,普賢道場也在此重新發揚光大起來。

  峨眉山雖然地勢偏遠,但唐朝以來,佛教早已深入民心,普賢道場的口碑也受到歷代皇帝熱捧。特別是公元980年,宋太宗下了一道聖旨,為之後的峨眉山帶來了一次華麗麗的升級。

  在晴空萬裡的一天,普賢寺裡的茂箴和尚匆忙下了山,一頭霧水的被請去了遠在千裡之外的皇宮中。

  原來皇帝求菩薩,所想的和普通老百姓也一樣——想求個龍子。茂箴和尚三思之後,請示宋太宗讓他做個三天的佛事。佛事結束後沒幾天,皇後竟然真的誕下了龍子!

  宋太宗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更對普賢菩薩深信不疑,還派人在普賢寺內鑄造普賢菩薩的銅像。有皇帝撐腰,峨眉山這座普賢道場日益興旺發達了。

  等到了明清時期,整座峨眉山上,已有260余座寺院,供奉著將近300尊普賢菩薩像。不論春夏秋冬,這裡常年有上千僧尼吃齋念佛,居士信徒不計其數。

  當年老爺爺見到普賢菩薩的瑞相之後,雖然峨眉山香火鼎盛,但菩薩卻再也沒有現身。不過,千百年來,普賢信仰已在峨眉山根深蒂固,代代相傳。

  峨眉山普賢菩薩(紀錄片)

  普賢菩薩簡介  

普賢菩薩道場在哪?普賢菩薩簡介

  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之一,是有名的大願王,也稱“普賢薩埵”、“普賢大士”、“普賢如來”、“遍吉士”等,是毗盧遮那佛的脅侍,與金剛薩埵同體,是佛陀的助理,也是法門的護法。普賢菩薩,頭戴五佛冠身金色,右手持劍左手結施願印,半跏趺坐於六牙白象之上。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發下十大願行,做為修行法門,期能圓滿佛果,吾輩學人可效法“普賢十大願”作為修行目標。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征,是實踐菩薩道的行為典范。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六牙白象,表菩薩之大慈力。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順,以象調順,性無傷暴有大威力如善住龍,意表菩薩性善柔和有大勢,象征力大無比,也就是說,我們行動的時候,一定要堅韌不拔,有大無畏的精神,才能成功。白色表清淨無染,白象代表願行殷深,辛勤不倦。在大威勢中,能夠清淨無染,這才是菩薩的行持。六牙,表示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慧智。六牙白象是菩薩所化,以表威靈,象征“願行廣大,功德圓滿”。

  峨眉山介紹(部分景點)  

普賢菩薩道場在哪?峨眉山介紹(部分景點)

  峨眉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雲:“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故名峨眉山。”

  公元1世紀中葉,佛教經南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入峨眉山,藥農蒲公在今金項創建普光殿。公元3世紀,普賢信仰之說在山中傳播,中國僧慧持在觀心坡下營造普賢寺(今萬年寺)。6世紀中葉,世界佛教發展重心逐步由印度轉向中國,四川一度成為中國佛教禅宗的中心,佛寺的興建便應運而生,歷史上寺廟最多時曾多達100多座。

  公元8世紀,禅宗獨盛,全山禅宗一統。9世紀中葉,宋太祖趙匡胤,派遣以僧繼業為首的僧團去印度訪問。回國後,繼業奉記來山營造佛寺,譯經傳法,鑄造重62噸,高7.85米的巨型普賢銅佛像供奉於今萬年寺內,成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文化、藝術價值極高。千百年來,峨眉山這個“佛門聖地”便以“普賢道場”之名,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蜚聲中外。以下是峨眉山部分景點介紹。

  峨眉山金頂(華藏寺)  

峨眉山景點之峨眉山金頂(華藏寺)

  峨眉山金頂,也稱華藏寺,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主峰上,海拔3077米,是峨眉游山的終點。主要有金頂銅殿、華藏寺、斷崖奇觀等景點。峨眉山金頂是峨眉山寺廟和景點最集中的地方,名勝雲集,為峨眉精華所在。峨眉山金頂始建於唐朝,屋頂為錫瓦所蓋,元代時又被稱為“銀頂”。在金頂可觀看峨眉四大奇觀——日出、雲海、佛光、聖燈。金頂與千佛頂、萬佛頂相鄰,萬佛頂上亦有建築,且有觀光索道連接金頂與接引殿。

  金頂最早的建築傳為東漢時的普光殿,唐、宋時改為光相寺,明洪武時寶昙和尚重修,為鐵瓦殿。錫瓦、銅瓦兩殿為明時別傳和尚創建。金頂金殿為明萬歷年間妙峰禅師創建的銅殿,萬歷皇帝朱栩鉤題名“永明華藏寺”。金頂的得名,即來源於“金殿”。

  萬佛朝宗  

峨眉山景點之萬佛朝宗

  萬佛朝宗是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9米,取名“普賢住處,萬佛圍繞”之意。

  十方普賢菩薩  

峨眉山景點之十方普賢菩薩

  十方普賢金像位於峨眉山金頂,通高48米,重達600多噸,建築面積100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賢像。金佛通高48米代表的是阿彌陀佛的48個願望。“十方”一是意喻普賢的十大行願,二是象征佛教中的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意喻普賢無邊的行願能圓滿十方三世諸佛和芸芸眾生。普賢的十個頭像分為三層,神態各異,代表了世人的十種心態。

  萬年寺

  萬年寺,四川峨嵋山歷史最悠久的古剎之一,位於四川省峨眉山,由山麓報國寺上行約15公裡,踞觀心嶺下,門迎大坪、牛心等寺和石筍、缽孟諸峰,海拔1020米。相傳為漢代采藥老人蒲公禮佛處;東晉隆安五年(401)創建時名普賢寺;唐乾符三年(876)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稱白水普賢寺;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重修時,神宗賜額“聖壽萬年寺”,沿稱至今。有無梁磚殿、巍峨寶殿、白水池等景點。

  萬年寺現存山門、觀音殿(彌勒殿)、毗盧殿、般若堂、磚殿(即普賢殿)、三寶樓(行願樓)、貝葉樓、新殿(即巍峨寶殿、大雄寶殿)。寺中的白水池,又名明月池,為唐著名詩人李白與廣睿和尚撫琴酬詩之所,李白有《聽蜀僧浚彈琴》一詩,以賦其事。該池至今有琴蛙和鳴,悅耳動聽。

  寺中“第一山” 石碑,通高 2.51米。寬0.95米,厚0.1米,碑文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米芾(米襄陽)手書。因米芾未到過峨眉山,碑上有轉拓時跋文載,系清代樂山謝文明拓於湖北江陽,“峨眉天下秀”五字已見其中。據考證,是目前已發現最早提出 “峨眉天下秀” 的文字實物,該碑原置四會亭。

  出山門右下為靈官樓(大峨樓),傳為春秋時魯國公輸班所建,元代重建,明末毀,清初復建,樓閣橫跨山道上,因供奉“靈官”像,故改名“靈官樓”。萬年寺內環境整潔優雅,文人墨寶堪多,珍藏佛牙、御印、貝葉經,堪稱峨眉山“三寶”。

  無梁磚殿

  無梁磚殿,位於四川峨眉山萬年寺,為萬年寺第二殿,又稱普賢殿。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賜重金與峨眉山白水寺,台泉和尚用這筆錢建造了一座無梁磚殿,萬歷二十九年(1601)七月,磚殿竣工,正逢明神宗母親七十聖誕,為給太後祝壽,神宗即賜白水普賢寺為“聖壽萬年寺”。

  無梁磚殿構造奇巧,是仿印度熱那寺建築,系四方形穹窿頂塔式結構,寓“天圓地方”之意。殿高18.22米,長寬各16.02米,建築面積257平方米,完全用磚砌成。殿前後有門對通,磚殿正面門額上有明神宗題“聖壽萬年寺”五字。

  無梁磚殿殿坐西朝東,單體布局,穹窿屋頂,外方內圓,上圓下方,寓天圓地方之意。通高16米(含頂尖),直徑16米,檐下施斗拱,壁上飾格窗,頂部正中飾飛天彩繪藻進,正面門額上有明神宗題“聖壽萬年寺”五字。外牆上檐四周有仿木斗拱,每面16朵,檐(望)柱12根。

  殿外頂部有喇叭塔5座。內壁下部龛有24尊圓覺鐵佛,上部有7層佛龛。據史料載,原供置303尊小鐵佛和500羅漢,屬宋、明時代鑄造。目前僅存300余尊,多為現代補塑。2000年新鑄大銅門4扇裝於前後門。殿頂上的麒麟怪獸系1953年維修時增塑。

  聖壽萬年寺普賢銅鐵佛像  

峨眉山景點之聖壽萬年寺普賢銅鐵佛像

  峨眉山聖壽萬年寺銅鐵佛像,鑄於宋代。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太宗意振興佛教,诏峨眉山白水寺僧茂真和尚入朝,賜金三千兩,命鑄普賢銅像供奉寺中,易名白水普賢寺。並派內侍張仁贊協助鑄造。

  普賢銅像位於殿中,坐西向東。通高7.85米,重約62噸(內侍奉旨監造)。佛像通體敷金,高3.64米,雙膝坐於六牙象背負之貼金蓮花座上。蓮高1.39米,徑2.22米。佛像頭帶雙層金冠,冠高1.07米,徑0.83米。邊緣四周鑄有金佛像;連眼微合,唇角稍斂,給人以莊嚴、肅穆、慈祥之感;袒胸飾璎硌,身披袈裟;右手執金如意,左手置胸前,手心向上。六牙象四蹄遒勁有力,卷鼻舒尾,似將遠行,很富動感;背飾雕鞍,彩帶pen頭。象高3.13米,長(鼻端至尾椎)5.23米,背寬2.20米,胸圍6.85米,頸圍4.15米,鼻端離地面0.08米;腿長1.3米;耳縱長1.35米;牙6個,左右各3,皆長0.9米;四蹄各踏蓮花蹬,蹬徑1.0米,高0.3米。佛像體空、壁厚,平均厚約0.1米。整個像體,系分塊焊接而成。

  普賢願王銅印

  普賢願王銅印,鑄於明代,是明代萬歷皇帝朱翊鈞敕建峨眉山普賢磚殿時欽賜。印為正方形制,質地銅,邊長11.5厘米,鈕高11厘米。印文為陽文,篆書“普賢願王之寶”,印面上方有行書“大明萬歷”、左為“御題磚殿”、右為“敕賜峨山”文字。是明代帝王崇尚支持峨眉山佛教的重要物證,現存峨眉山萬年寺內。

  三身銅佛像

  三身銅佛像,明嘉靖十三年(1534)別傳和尚鑄造奉。“三身”,即法身、報身、應身,三佛像均為紫銅鑄造,每尊通高3.85米。原置於毗盧殿,民國年間殿毀於火後僅佛像尚存,1954年移至萬年寺。三身佛像造型精美,歷史悠久,是明代銅鑄造像的傑作。現存大雄寶殿內。

  中峰寺

  中峰寺,峨眉山古剎之一。晉時為道教寺廟,稱乾明觀。北魏時明果和尚降伏蟒蛇有功,廟中道士承師學佛,遂改觀為寺。因地處白巖中峰之下,故名中峰寺。宋時中峰寺已是峨眉山著名禅林。

  唐僖宗時慧通禅師鑒於山上火災頻繁,以“三雲二水”之法,改名集雲寺。宋時又更名中峰院,明代又稱中峰寺。清順治甲申年(1644年)毀於火,現存兩幢木結構寺院, 現存兩重寺院,前殿大部分為明代普賢閣,宋代遺物僅有石獅一對。 寺後山林中有一怪石,名為“雄黃石”,傳為唐玄宗送雄黃於孫思邈之地。

  中峰寺建築布局坐南朝北,四合院布局,進門右側兼有跨院,中軸線對稱,由前殿(普賢殿)、後殿(大雄寶殿)及廂房組成,內外施回廊。普賢殿和大雄寶殿當心間為抬梁式梁架,其余為穿逗式,重檐滴水,歇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殿前有圓月兒台連接上下踏道,素面台基高4.1米,坐三級平台,前後高差7.5米,是峨眉山習靜的難得之地。

  仙峰寺

  仙峰寺,位於四川峨眉山仙峰巖下,原名慈延寺,海拔1725米,門迎華嚴頂;該寺初創於元代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初為一小庵;明代初,該寺建有專門存放明神宗御賜大藏經的藏經樓,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本炯禅師擴建為大寺,名“仙峰禅林”;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毀於火災,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泰安、玉升和尚再度重建,名“仙峰寺”並沿用至今。

  仙峰寺第一殿原為財神殿,後改供彌勒菩薩,稱彌勒殿。現又改為財神殿。第二殿是大雄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兩旁十八羅漢,背面供奉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日光遍照菩薩、月光遍照菩薩,全為脫紗佛像。第三殿是捨利殿,供奉漢白玉雕刻的藥師佛像。有捨利銅塔,六方七層,高3.6米,通體敷金,金光閃閃。

  仙峰寺草木蔥茏,深邃幽寂。寺外不遠,有一巨石“三峰石”,刻有“南無阿彌普賢菩薩”和“仙圭”等字,石如斧劈,屹立道旁,深鎖山徑,字徑為全山題刻之最。山道兩邊可見世界稀有的孑遺植物“珙桐”碩大成林,春夏之交,花繁似錦。寺後仙峰巖,壁立千仞,傾危欲墜,面瞻華嚴、九嶺,煙雲缭繞,恰似翠玉屏風。寺前視野開闊,深卉長林,盛夏如秋,移步景殊,勝景若化城。此意景被清代文人潭鐘岳譽稱“九老仙府”,為“峨眉十景”之一。

  聖水禅院

  聖水禅院原名神水庵、神水閣,由純陽殿前行2裡便到寺院,海拔870米。神水閣於2004年改名為“聖水禅院”。禅院包括了以前的大峨寺,兩個寺院連成一體,成為峨眉山中段山區一座宏大的比丘尼叢林(尼姑庵)。聖水禅院有五重殿宇,全寺的殿堂和附屬房屋全系木制結構。

  禅院原為明代安慶巡撫吳用先的舊居,因周圍“修竹萬竿”,有“水竹色相繞,碧花動軒楹”(唐,孟郊《旅次洛城東水亭》)的意境,取名“水竹居”。明萬歷末年(約公元1619年),因水竹居前有“玉液”神水,遂改宅為寺,名“神水庵”。

  寺前有五層石塔,雕镂古樸,為我國天台宗創始者隋代智者大師衣缽塔,通高7米。塔下的“玉液泉” ,又曰“流杯池”, 水質清冽,味美甘甜,終年不涸,故有“神水”之稱。傳說智者禅師曾寄缽杖於此,龍女從寺下的玉液泉中,將其缽杖流送至湖北荊州玉泉洞,故有“神水通楚”之說,泉旁 “神水通楚”石碑以證其事。

  聖水禅院建築布局坐南朝北,木結構四合院落,由山門(彌勒殿)、前殿(觀音殿)、中殿(大雄寶殿)、及後殿(七佛寶殿)和廂房組成,中殿距後殿空間較小,穿逗式梁架,多為三重檐,歇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素面台基,大雄寶殿二側連廂房處各建有小樓(涼亭)一座,通體建築坐四級平台,前後高差8米,寺後緊鄰大峨寺。

  洗象池

  洗象池位於四川省西南邊緣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北距成都120公裡,東距樂山38公裡。洗象池,明僅為一亭,稱初喜亭,後改建為庵,名初喜庵。清康熙(公元1699年)建寺。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月正和尚擴建,因寺前有一小池,傳為普賢菩薩每逢此過,必先浴象,故改名洗象池,又稱天花禅院。鹹豐、同治年間建觀音殿、彌勒殿、大雄殿。

  洗象池建築布局坐南朝北,殿宇三重,縱線對稱,占地面積較小,前庭依次為前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後山門。木結構架,穿逗式梁架組成,單檐和重檐相結合,歇山式屋頂,原為木板樹皮屋面,現改成鋁鐵皮,素面台基,坐三級平台,垂帶式踏道多級。主體建築為晚清遺物。

  洗象池第一殿為彌勒殿,殿內供奉彌勒佛像高2米,殿後為金身護法韋馱菩薩像。第二殿是大雄寶殿,殿額系1983年遍能大和尚書。殿內供奉普賢菩薩騎象金身,兩旁為脫紗十八羅漢。殿後供奉西方三聖,金身站立蓮台之上,高約3米。第三殿為觀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兩壁懸掛20幅觀世音菩薩像,每幅高1.2米,寬0.8米。洗象池的寺藏文物比較豐富,藏經樓上供有一瓷制觀世音菩薩像,帶座高約尺余,制作精良。同時,還有其它珍貴文物。

  離垢園

  離垢園為伏虎寺主殿之一。相傳為晉末行僧心庵開建,時名龍神堂,海拔高度630米,與大雄寶殿及兩廂組成四合院落。因園隱於蒼翠之中,任憑風卷殘葉飛,屋面四季無一枝敗葉,清康熙皇帝曾御題“離垢園”三字賜贈該寺,至今墨跡猶存。

  智者禅師衣缽塔

  明萬歷末年創建,此塔通高7米,7層,塔基直徑1.6米,為青石實心,雕镂古雅,檐角高啄,每級有佛像數十,塔座為八角,有“二龍戲珠”和蓮花飾的浮雕。塔在1968年秋被毀,1988年將殘存部分重新復原,是峨眉山目前現存唯一石塔,號稱峨眉山第一石塔。現存神水禅院山門外。

  飛來殿

  飛來殿位於峨眉縣城北五裡的飛來崗上,建於宋代,原祀天帝之孫泰山之神塑像,故名東岳廟,俗稱大廟,亦有“峨山廟”之稱。明代萬歷(約1573)初年,峨眉山天台庵僧習居此處,開始供佛像,在以後的300年中,先後雜祀群神。

  飛來殿建築布局坐西朝東,由山門、觀音殿、香殿、九蟒殿、飛來殿、清虛殿組成,各殿建築均不相連,呈縱線排列,為宋、元、明、清四代遺物,左右兩側新建有庫房和展室。梁架結構形式基本為抬梁式結構,布局依地勢而異,逐級抬高,坐七級平台,磚石素面台基,垂帶式踏道。抬眼可見,各殿檐下均施大木斗拱,整個建築群為較傳統的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形式,在我國西南地區罕見,是研究我國西南古代建築以及建築藝術的珍貴實物。

  報國寺

  報國寺,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山麓的鳳凰坪下,寺院坐北朝南,占地百畝。峨眉山的眾多寺廟裡,報國寺是入山的門戶,殿宇雄偉,有彌勒殿、大雄殿、七佛殿和普賢殿四重屋宇,依山而建,逐級升高。

  報國寺建築布局坐西朝東,木結構四進院落,由山門、彌勒殿、大雄殿、七佛殿、普賢殿(藏經樓)組成,中軸線基本對稱。山門、彌勒殿、大雄殿、七佛殿為清代建築,普賢殿、 祗園、弄月亭、鐘鼓樓、法物流通處、茶園等均為現代仿古建築。各主殿架梁結構有抬梁和穿逗,歇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素面台基,坐四級平台,周圍紅牆青瓦,前後高差約24米。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所以將他供於最後一殿。殿門上寫著“金粟莊嚴便是菩薩住處;昙花燦爛照徹納子愛心。”意思是用金黃色裝飾的殿堂,是普賢菩薩的住處;優昙花燦爛的光輝,照透了禅僧的愛佛之心。還有一副聯語:“普濟有情,願王垂慈,宛向峨眉尋妙谛;賢德無量,眾生瞻仰,靈冥空寂悟禅心。”上聯是說普賢菩薩在峨眉山留下慈悲,普遍幫助眾生求得解脫的真理;下聯是眾生瞻仰菩薩的無限賢德,在空靈寂靜時感悟參禅的清靜寂定心境。普賢殿樓上為“藏經樓”,是保存經卷的地方。

  七佛造像

  七佛造像,鑄造於清代,是較早期的脫紗造像,工藝細膩,保存完好,現存報國寺七佛殿內。七佛名稱面向從左至右為:南無拘留孫佛、南無拘那含牟尼佛、南無過去迦葉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過去毗捨浮佛、南無過去屍棄佛、南無過去毗婆屍佛。

  華嚴銅塔

  華嚴銅塔,鑄造於元代末年,原置聖積寺,1972年遷報國寺,1982年4月遷至伏虎寺。該塔紫銅冶鑄,屬剌嘛塔造型,塔身為四角覆缽狀,內有法相輪七層,呈八柱體,剎桿為六角,剎頂由寶蓋、寶瓶組成。塔通高5.8米,7面,14層,原須彌座已毀,後補為磚石座。塔座、塔身、塔剎鑄有佛像4700尊,塔體內外還有《華嚴經》文。現存伏虎寺 “華嚴銅塔” 亭內。

  聖積銅鐘(聖積晚鐘)

  聖積晚鐘,由別傳和尚於明嘉靖四十三(1564)甲子年閏12月24日起,在四川古江陽郡(今泸洲、富順之間)鑄奉,次年運至峨眉打磨,明隆慶丁卯年(1567)8月14日懸掛於峨眉城南聖積寺老寶樓內。大鐘音質洪亮,聲及綏山,俗稱聖積晚鐘,被清代文人譚鐘岳譽為 “峨眉十景” 之一。

  鐘體通高2.4米,徑2.2米,唇緣厚0.2米,腹壁厚0.10米,鐘紐殘高0.31米,重25000斤,鐘下口呈12瓣蓮花狀,向外微張,每瓣有仰蓮花線描紋飾,蓮紋之上有凸線箍二圍,箍線寬0.08米。鐘表鑄有晉至明嘉靖1274年之間,歷代帝王和曾經支持佛教的文武官員,以及資助鑄鐘的僧俗人士名諱,內壁鑄有《阿含經》部分經文和佛偈等。

  瓷佛寺

  位於峨眉山市北大門雙福鎮中心村,緊鄰夾峨公路旁。該寺創建於南宋建炎二年(1128),時名撥雲山庵,海拔高度約500米。明洪武初(約1368~1370)智元和尚重建,名普渡寺。智元法師曾命寺僧惠光往普興場(市普興鄉境內)鑿建千佛巖,整修普賢寺,造化一方。

  該寺建築布局坐西朝東,四合院落,二重殿宇,中軸線對稱,前殿彌勒殿,後殿為大雄殿,出前殿左側為瓷佛寺山門,木結構,一坡水,穿逗式梁架,歇山和懸山式相結合,素面台基,小青瓦屋面,坐一級平台,山門略低,突顯民居特色。

  盧捨那佛瓷像  

峨眉山景點之盧捨那佛瓷像

  盧捨那佛瓷像供奉在峨眉山以外唯一的寺院“磁佛寺”。盧捨那佛像通高2.47米,色澤光瑩,形象生動,佛座千葉蓮花,身著千佛法服,佛身每片蓮葉上,雕有10個栩栩如生的小佛像,有“中國瓷佛之最”的美譽。

  磁佛古寺原名“撥雲山庵”,創建於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是比丘尼常住寺院,因在撥雲山而得名。明洪武初由智元和尚重建,改名“普渡寺”。寺雖不大,但卻擁有世界第一大瓷佛。

  據說,明永樂初年,寺僧惠光法師曾去江西景德鎮募化觀音瓷像,無果而返。永樂十三年(1415年)四月初八,景德鎮瓷商謝元芳來峨眉與商家田萬鳌結帳時發生口角,惠光法師苦勸雙方,謝、田最終和睦。為感謝法師恩德,謝、田二人發心,在景德鎮塑燒一尊瓷質大型盧捨那佛像。佛像運到峨眉,供奉在寺院中,寺名也隨之改為“磁佛寺”。

  華嚴三聖銅像

  華嚴三聖銅像,鑄造於明代,左文殊右普賢,通高1.25米,中為釋迦牟尼,通高1.3米,造型精美,通體貼敷金,現存純陽殿內。

  伏虎寺

  伏虎寺,又稱伏虎禅院、神龍堂、虎溪精捨,位於四川峨眉山山麓,與報國寺相鄰,晉代為一小廟,唐代雲安禅師重建,旁有龍神堂、藥師殿;宋朝時為“神龍堂”;明朝被毀,清朝順治八年重建,更名“虎溪精捨”,後因附近虎患,寺僧建尊勝幢以鎮壓,更名“伏虎寺”,康熙皇帝曾為伏虎寺題寫的“離垢園”;該寺為典型漢傳佛教建築風格,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彌勒殿、菩提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御書樓以及禅房、僧捨等。

  清音閣

  清音閣,位於中國四川峨眉山牛心嶺下,海拔710米,又稱臥雲寺,唐時名牛心寺(現在的牛心寺為後牛心寺),明朝初年,僧人廣濟將其改名為“清音閣”;清音閣只有一個殿堂,閣前有“接王亭”;清音閣雖小,但地勢險要,居高臨下,氣勢逼人,山環水繞,景色優美,其整體布局體現了“自然造化,天人合一”的意境,是我國佛寺園林建築的典范。由於受地形的限制,清音閣只有一個殿堂,供奉華嚴三聖,中為釋迦牟尼佛,左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

 

上一篇:養生最注重地是水火既濟,節欲乃強身健體之要
下一篇:勸師兄們的放生書,放生的現實9個有利於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