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宇宙上師:禮佛,既積集資糧又忏悔業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禮佛,既積集資糧又忏悔業障

  我們可以自己體會,大家天天都拜佛,尤其是佛弟子出家眾,每天上殿、過堂等等,到了殿堂裡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磕頭,拜三拜。通常,很多人拜久了就沒有感覺了,只是把頭放到拜墩上的這樣一個動作。有些時候,甚至就這麼短暫的一個時間都無法做到身語意清淨。大家自己體會一下,可能自己也會有。就像有的人,頭磕下去的時候,還向左邊或右邊扭過去跟人說話,或者身體略略彎一下、頭略略碰一下就起來了,在第二拜和第三拜之間,腰甚至就沒有直起來過,就是把腰彎著、把頭點三下的那種狀態。這樣就不是清淨的身語意。

  我們想要通過禮佛得到覺受,首先要靠自己認真地去做,從身體上認真地去做,那樣就會把我們的內心約束起來,然後在心裡認真地去緣念,這才會有作用。所以我們體會這個敬禮支,要這樣去想,要依照次第。

  要成就普賢菩薩的大願,比如第一大願“禮敬諸佛”,這是很難的,可能這輩子也做不到。而我們修行普賢菩薩十大願的第一大願,這是可以去鍛煉的。我們可以鍛煉著去做修行普賢菩薩大願的准備——我們認真開始去拜佛,就可以成為這個准備工作。要知道這是有次第的,不要覺得禮佛、禮敬支是很簡單的,要做到普賢大願的禮敬支是很難的。當然,像我們那樣的拜佛是很簡單的,任何人都會。那我們就要把目標定好——什麼才叫如法的禮佛,定好了,我們就開始去努力。

  禮佛的時候,首先要想,人身是很難得的,用它來禮佛,是非常的合算。像一個畜生,它就無法完成禮佛。不要說畜生,就是我們生病的時候、體力不行的時候,也很難拜佛。在我們禮佛的時候,要把這個禮拜的心抓緊,把它提出來,就是說我們在拜佛之前,要先去把信心生起,這就是意禮,這樣才會有這種加持力。這就是說, 通過我們對佛的行為,表達了我們內心中一種對法的認知。如果我們見到佛像的時候,沒有作出任何反應,沒有覺得應該做點諸如合掌、低頭、或者磕頭之類的,從這外相上可以看出,我們內心當中沒有佛菩薩的地位,我們不重視他,他引不起我們的這個感覺。

  通過這些,我們就可以反觀內心,然後對治我們內心,再推動我們的身——發動身去禮佛。所以禮佛既是積集資糧又是忏悔業障,禮佛可以忏悔往昔對佛做的身的不敬之業。我們的身體以前做了很多這樣的惡業,比如拿著拳頭去威脅別人,拿刀拿叉去傷害眾生,這些都可以通過禮佛乃至對著佛像合掌來對治。因為我們是由內心推動的一種相反的、對治的力量,去使它們成為一個對治的辦法。

  對於受過菩薩戒的人來說,在菩薩戒裡面,四十六條惡作罪的第一條,“三業不敬於三寶”,就是說一個受了菩薩戒的行者,一天當中如果沒有以身“一禮拜”——最少的一拜都沒有拜的話,就是犯戒。所以受菩薩戒的人每天都必須拜佛一拜,不這樣做有什麼過患呢?行菩薩道的人沒有把這個身體用好,在空度日夜,那就很可惜,而且是犯戒了。我們的身體是用來積累善法的,不是用來浪費的。可以想見,禮拜是極為重要,連受持菩薩戒的人都要好好地去禮佛,那我們作為一個初業行者,當然更要精進地去行持。

  在做禮拜的時候,以前很多高僧大德都有感應,像虛雲老和尚,他通過禮拜使身體生起極大的輕安,消除了很多的業障。玄奘大師在朝拜印度途中,走到一個石窟裡,石窟裡傳說有佛的影子。一開始他看不到,他就虔誠地禮佛,不斷地拜,後來影子就放光了,大家都看到了。所以說,很多人通過禮佛,能夠很快地積集資糧、忏悔業障。我們知道了這一點,就要努力地去鍛煉、去行持。

  ——《普賢行願品講記》宗宙上師

 

上一篇:《釋迦牟尼佛廣傳》:四、持戒品53.千輻輪相之淵源
下一篇:醍醐灌頂之作:戒邪YIN為什麼要“早戒”、“快戒”?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