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每每念到這段文字,就有一種莫名的感觸悄悄從我心底生發出來。回顧我們過往的所有經驗,一切都不過是緣聚、緣散、緣起、緣滅罷了。確實有“不增不減”之感,暗合了佛教所言的“因果”。
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都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愛”來臨的時候,我們會想用千般方法去維持它的熱度。但當“愛”真的離開的時候,那麼就只有一種應對之法,就是“放下”。
什麼是“放下”,星雲大師常常講的一個故事,很好的對“放下”做了解釋:
佛陀住世時,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羅門來到佛前,兩手拿了兩個花瓶,前來獻佛。 佛陀對黑指婆羅門說:“放下!”婆羅門把他左手拿的那個花瓶放下。
佛陀又說:“放下!” 婆羅門又把他右手拿的那瓶花放下。佛陀又說:“放下!” 婆羅門又把他右手拿的那瓶花放下。
然而,佛陀還是對他說:“放下!” 佛陀說:“我叫你放下,不是叫你放下花瓶,我是要你將傲慢、驕瞋、嫉妒、怨恨等不善的念頭與不好的情緒,都要能放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悲無喜的全部放下才是真的放下。其實事物之間的因緣已盡時,除了放下我們又能怎樣呢?我們反復糾結不放,真的都是於事無補!
再具體點說,檢驗放下的唯一標准就是“心”的“放下”。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把瓶子放下容易,把心放下卻很難。我們常常都在做些自欺欺人的事,特別是在情愛方面。人們很容易搞一些出形式上的“放棄”,卻沒有真正的“放下”。比如,有人選一個蕭索的秋日午後說分手,我想說的是真的把分手搞成一種儀式,兩人就放下了嗎?反正我不信。又比如跑去婚姻登記機關領了一個綠色的小本本的離婚夫妻,就真的放下了?其中大部分不還是“將怨恨繼續到底”嘛!特意的做出這些形式上的“放下”,好像是給了自己一個交代,也仿佛對全世界給了一個交代。但實際上放下沒放下,不是由這些“形式”決定的,只有心知道。
近來也真是多事之秋,想來好笑,同樣是分手,有的舊日情侶分開已久並早有歸宿,時隔這麼久了,卻還在翻舊賬、潑髒水,搞的雙方看起來都很狼狽,老死不相往來。有的呢,則淡淡道一聲“這一世夫妻緣盡至此我還好 你也保重”,奔向下一站幸福。兩方一比,高下立現。
無論他是對你好,還是不好;無論是留下,還是離開。心如果有真愛,就從不會動搖,不會害怕,也不會恨。佛法的偉大之處正是讓我們從“傷害”與“被傷害”的兩極處境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