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昙鸾大師釋“念”為稱名念佛
接下來引用昙鸾大師《往生論注》對“乃至十念”的解釋,在此引用三段文: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樂淨土。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
昙鸾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當然不只這三條。比如在《往生論注》最前面玄義的地方,開宗明義就引用龍樹菩薩《易行品》的“難易二道”作為解釋《往生論》的一種提示。什麼提示呢?顯明天親菩薩於《往生論》所述的內容不只是聖者所修的,而是通於聖凡、善惡,任何人都做得來、修得起。因為它是易行的法門,所以,一開始就定義《往生論》是一部解釋“易行道”的書。
關於“易行道”的解釋,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中是引用第十八願的內涵來說明,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中解釋易行道,也是以第十八願的內涵來解釋說明,只是跟龍樹菩薩稍有不同。
昙鸾大師說: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點出信佛因緣,然後乘佛願力,顯明所謂“易行道”,就是信受彌陀救度而專稱彌陀佛名,乘彼彌陀願力,必生彌陀淨土。亦即專信、專稱彌陀佛名,專靠彌陀的力量往生極樂世界,絲毫不假藉自己的功德、功夫,絲毫不假藉自己的修行能力。
即使《往生論》所說的“五念門”——“禮拜、贊歎、作願、觀察、回向”,盡管它的教理非常玄奧,修起來似乎非常困難,但是追根究本,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不是依靠我們的願力。如果依靠我們自己的願力或功夫,我們就無法往生了,可是如果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功德,則無論聖凡、善惡都能念佛往生。
所以,《往生論注》開宗明義就以易行道來定義《往生論》,讓我們知道《往生論》,是為我這樣的凡夫所說的,是人人可學、人人可行、人人可證的。
二身三信
昙鸾大師又在下卷開始的地方,舉出“二身三信”,說明之所以專念彌陀佛名就能往生彌陀淨土,是因為阿彌陀佛不只是“實相身”,也是“為物身”。
所謂“為物身”,就是救度眾生的佛,我們念念稱名當中,都具足“淳心、一心、相續心”,如果不曉得阿彌陀佛是一位救度眾生的佛,即使日夜念幾萬聲佛號,恐怕都還會擔心自己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所謂的“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可是這句名號能夠破除我們懷疑的無明之心,也能夠滿足我們願生極樂之願。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是救度十方眾生的佛。
如果不曉得阿彌陀佛是救度眾生的佛、淨土法門是救度的法門,而認為淨土法門也跟其他法門一樣,是必須靠自己修行來斷除貪瞋癡,或者必須伏惑、斷惑才能往生的話,那就是對淨土法門的教理不了解。
真正的淨土法門是講彌陀的救度,是要眾生隨順彌陀的救度的。那要如何隨順呢?只要專念彌陀名號,就是隨順彌陀的救度了。
一、“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昙鸾大師《往生論注》亦言(《聖教集》278頁):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樂淨土。
這是在解釋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就是“稱名念佛”。
為什麼要一層一層地引用祖師的法語來證明“乃至十念”是稱名念佛?一是為了顯明淨土法門的易行,唯有稱名是人人做得到的;二是因為古來對“乃至十念”有諸多不同的解釋,後面講到“十念他義”的地方,就會舉出三種代表性的異說。因此,“乃至十念”的正義如果不徹底加以彰顯的話,一方面不能顯出淨土法門“易”的特色,另一方面也會讓念佛者對往生沒有信心。
一個對往生沒有信心的念佛人,會有兩種現象:一是內心一直忐忑不安,憂慮重重;二是有可能會退轉,不再修淨土,而去學其他法門。這樣豈不是辜負了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以五劫的思惟而建立四十八大願、以兆載永劫的時間積植菩薩的無量德行?豈不是辜負了彌陀的悲心,辜負了彌陀的願行?因此我們必須引經據典,把“乃至十念”到底是何含義正確地顯示出來。
(一)依據下品下生經文
昙鸾大師這段法語,其實也是引自《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下品下生說: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也就是只要念念稱名,就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正定業。所以昙鸾大師也說,所謂“乃至十念”,就是“令聲不絕”稱念佛名,而不是實相念佛的念,或觀想念佛的念,或觀像念佛的念,或心中憶念佛功德的念,或憶念佛的法身、光明,都不是。就是使我們嘴巴念出這句佛號的聲音,而相續不斷地念下去,這叫“令聲不絕”,也叫“具足十念”,這樣就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正業。只要這樣,往生的功德資糧就具備了,所謂“業事成辦”。這裡所講的“十念”,不是一個固定數目的十念,這部分後面會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