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從梵語經文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含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本文轉自朱亞仲先生的博客,標題自擬。文章原名是:淨土宗《阿彌陀經》少善根解析與脫文考證

  朱亞仲師兄淨土宗造詣精深,曾在中國佛教協會會刊《法音》發表過淨土宗論文,得到佛教界和學術界的一致認可。

  本文的結論是:從梵文本裡看,根本不存在多善根福德,更不存在念佛到一心不亂。

  本文只是節選,有興趣可百度原文。

  一、引言

  鸠摩羅什譯本《佛說阿彌陀經》為淨土三經之一,是淨土宗重要的修學教材,也是諸多寺院早晚課的必誦讀本,譯本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在玄奘譯本《稱贊淨土佛攝受經》中譯為“非少善根,諸有情類,當得往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清淨佛土”;德裔英國著名語言學家、牛津大學教授馬克思•缪勒(F.Max Müller 1823-1900)的梵英譯本譯為“眾生不因今世所做之善行而得生彼國”(Beings are not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of the Tathagata Amitayus as a reward and result of good works performed in this present life)(1)。首先筆者從語言學的角度,對三個譯本進行分析。

  二、少善根的語言學分析

  該句梵文是:nāvaramātrakeṇa śāriputra kuśalamūlenāmitāyuṣas tathāgatasya buddhakṣetre sattvā upapadyante(2)。分拆每個單詞的意思是:na(不)avaramātraka(少)śāriputra(捨利弗)kuśalamūlena(善根)amitāyuṣas(無量壽)tathāgatasya(如來)buddhakṣetre(佛國)sattvā(眾生)upapadyante(生)。直譯為:捨利弗,眾生不可以少善根得生無量壽如來的佛國。

  羅什譯本中的“福德、因緣”,梵文本裡沒有對應的單詞;玄奘譯本與梵本意思基本一致;缪勒譯本則區別較大,主要區別在nāvaramātrakeṇa kuśalamūlena這兩個詞的翻譯上,nāvaramātrakeṇa由na+avaramātrakeṇa組成,na意思是“不或非”,avaramātrakeṇa是avaramātraka的具格,avaramātraka由avara+mātraka組成,avara意思是“卑微、下劣、少”, mātraka意思是“少”,所以該詞翻譯為“少”是正確的。

  筆者個人認為,“少”在漢語裡,只能用來形容數量,但這個梵語單詞卻有雙重含義:數量少且質量低劣。這就是不同語言使用情境不一樣所造成的差異,漢譯為“微劣”更加精確。

  缪勒將該詞翻譯為“今世”,譯本注釋中說:“Avaramātraka.This is the Pali oramattako,belonging merely to the present life.”(3) Avaramātraka對應巴利語是oramattako,僅屬於今世。

  梵語和巴利語的關聯非常密切,二者之間的互通性很強,很多單詞都可以互相轉換的,梵語的avara-mātraka在巴利語的對應單詞是oramattako(今生的,世俗的),釋迦牟尼當年講經說法,用的就是巴利語而非梵語,因此,該譯法從佛教史和語言學角度是可以成立的。

  kuśalamūlena的直譯是“善根”,但按照佛教義理,“善根”應是宿世善根,與今世無關,所以缪勒意譯為good works(善行)。

  缪勒教授是在其學生南條文雄的協助下翻譯了淨土經文,而南條文雄是日本淨土真宗學者,由於日本真宗與中國淨土宗在教理上有較大分歧,因此少部分國人對該譯本提出了質疑,質疑翻譯時會不會融入真宗的思想。這種想法純屬杞人憂天,缪勒和南條文雄的翻譯屬於純學術研究,遵循的是客觀公正的學術標准,與譯者本身的信仰沒有關系。而且,日本真宗依據羅什譯本的“少善根”和“執持名號”,結合脫文,認為持名念佛才是多善根,總結出了“以淨廢聖”的錯誤思想(詳見後文的脫文考證)。但是在缪勒譯本裡,根本不存在“少善根”,“執持名號”也譯為心念而不是口念,這樣反而把真宗的錯誤思想給顛覆了,由此可見翻譯的公正性。

  至於玄奘大師的譯本,則上千年來都被束之高閣,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大師譯經並非隨意而為,而是有缜密計劃的,這點從《慈恩傳》中的一則事例可以看出,在翻譯《大毗婆沙論》時,唐高宗建議先譯未譯過的經文,因為《大毗婆沙論》以前是有譯本的,但玄奘大師卻認為前人譯的《大毗婆沙論》不完整且有不少錯誤,所以還是堅持自己的計劃。相信大師重譯《阿彌陀經》也一定有自己的考量。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從字面理解,一般都認為往生是要多善根福德因緣,那麼怎麼才算多?多少才算多?上千年來有著許多不同的解釋,而解釋的不統一,容易造成淨業行人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以懷疑心求生淨土,從淨土宗的教理分析,只會有兩個結果:或是不能往生,或是往生到邊地疑城;而僅從語言學的角度,無法诠釋出釋迦佛的真實義,下面筆者不揣冒昧,嘗試用佛學義理加以闡釋。

  三、少善根的佛學義理闡釋

  “善根”在佛學裡是指般若智慧的覺悟。按照圓教的性具思想,善根是我們先天本性具足的,只是開顯出的多少有區別;而說到善根,按照佛教義理,是宿世善根深厚、宿世善根成熟,所以今生善根的多少,取決於你的前世。

  善根說起來比較抽象,把它比喻成天賦,就很容易理解了。不論各行各業,想要做出卓越成就,天賦的因素都不可或缺,以書聖王羲之為例,若不是他天賦異禀,書法造詣絕不可能登峰造極,上千年來無人能出其左右;但若不勤學苦練,他的天賦也無法發揮或發揮不到極致,墨池的故事可謂人盡皆知。

  善根和天賦當然並不是一回事,只是方便理解的比喻而已。在世間法中,先天天賦和後天努力,基本上是各占一半,但佛法中的善根,占的比率要大一些,有時甚至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六祖慧能大師,就是宿世善根深厚且成熟,所以今生聽聽佛經就開悟了,但是你看到的,是他今生輕松的頓悟,你看不到的,是他前世累劫的修行。末法時代的眾生,大多都是善根淺薄,煩惱深重,所以更要精進修行。

  世尊這裡說到少善根,是和他以前說過的法相比較而言的,沒有比較,就沒有多少之分。例如小乘佛教的《阿含經》,讀起來就相對容易理解和接受,因為《阿含經》是觀眾生法界的,而《阿彌陀經》是直觀佛法界的,眾生和佛法界的差距實在太遠了,因此世尊感歎其為難信之法,少善根是難以信受的。

  少善根不能往生,其實只是表達一個觀點而已。例如筆者說:“你想成為書法家,是不可以少天賦的。”這句話,讀者不可能誤解為是要你去多天賦,因為天賦是無法增多的;同理,想得生彼國,是不可以少善根的。世尊也並不是讓你去多善根!

  如上,去掉梵文本裡不存在的“福德、因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只是告訴你,往生不可以少善根這個觀點而已,根本不存在要多善根福德因緣的含義。

  既然不存在多善根福德,那麼是否要修善業呢?答案是一分為二的。首先來看什麼是“業”。《俱捨論》雲:造作名業。《成唯識論》雲:能感後有諸業名業。業是一種身口意的行為,作用是招感果報,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

  業力的果報是在三界六道輪回內實現的,如果你專修聖道門,那就要偏重業力的修學,廣修資糧,忏悔業障,為來生善得人身、六根具足做好准備;如果你修淨土宗,來生往生極樂,不再六道輪回,業力修學自然就不是重點。凡夫能否往生,完全靠彌陀本願的攝受,與你今生的善業沒有關系。

  善業與往生的關系,一直是頗有爭議的話題,印祖在《一函遍復》裡說: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即教我之師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殺(當吃長素,或吃花素,既未斷葷,切勿親殺),修十善業(即身不行殺生、偷盜、邪YIN之事;口不說妄言、绮語、兩舌、惡口之話;心不起貪欲、嗔恚、愚癡之念)。又須……

  看完這些善業,估計沒幾人能做到,真做到的人,應該也不是凡人,所以希望淨業行人今後能明確一點:得生與否,與你今生善業無關!

  與今生善業無關,並不代表反對你修善業,更不是鼓勵棄善揚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佛教的基礎;不信因果,不信善惡有報的人,是不可能真信彌陀和極樂存在的。

  在《觀無量壽經》裡,淨業三福被釋迦佛定義為修行淨業的正因。三福的修行,既決定了往生後品位的高下,又可以促進和鞏固往生的信願心。因此,對於以淨業三福為代表的善業,淨業行人仍應隨緣盡分的積極踐行。

  只是要明晰一點,那就是能否往生與善業無關而已。缪勒譯本“眾生不因今世所做之善行而得生彼國”是符合淨土宗教理的。

  那麼眾生該如何得生彼國呢?少善根之後的經文給出了答案:淨業行人聽到阿彌陀佛名號後,思維彌陀本願和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通過聞思而生起往生的信願心,一心思念一日至七日(4),這樣的淨業行人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菩薩弟子將現在其前,由於佛力的加持和攝受,淨業行人便會心不顛倒,以平靜安詳的心情去世,往生到極樂淨土。

  所以只要真信切願,即可得生彼國,而國人則普遍誤解為要持名念佛到事一心不亂或理一心不亂,印光大師有明確開示: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是失其扼要。而復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5)

  羅什譯本中的“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玄奘譯為“聞已思惟……系念不亂”,梵本中的對應詞是“avikṣiptacitto manasikariṣyanti”(一心思維)(6)。學術界亦有相同的論證:今以梵本為中心對比諸本,羅什譯的“執持名號”則相當於“思念……名號”,這點很明顯。(7)

  中國和日本的淨土宗,上千年來都誤將“執持名號”解釋為持名念佛,而其本意應為思維層面的心念,並非口念;順帶一提,康僧铠譯本《無量壽經》十八願中的“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梵本對應單詞直譯為“為了往生投心於那個佛國,甚至只發起十個念頭”(8),所以“乃至十念”指的是心念;《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的“專念無量壽佛”,念佛的動詞是“manaskāra”(思維、憶念)(9),同樣也是心念的意思。

  其實“執持名號”裡的“持”,與《觀無量壽經》流通分裡的“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裡的“持”,都是“受持”的意思(領受行持,思想上接受並身體力行),而並非持名的意思,否則,世尊在《觀無量壽經》正宗分裡說了那麼多,全是沒用的廢話了。

  “一心不亂”就是專心致志,一心一意的意思。無論做任何事情,三心二意都是很難成功的,所以一心不亂,是讓你往生的信願心專一不變,並非按照通途教理所解釋的事、理一心不亂。一些淨業行人既欣求極樂,又貪戀娑婆,目標不定,心不專一,所以難以往生。梵本原文裡,完全沒有持名念佛到事、理一心不亂的詞句和含義。

  綜上所述,《阿彌陀經》的本意,只要你對淨土法門有真實的信心,就不屬於“少善根”。而有了真實的信心,就必願求生淨土。所以往生的標准是:真信切願,以信為本。往生百分之百靠佛力,不要懷疑,不用顧慮,不論罪福,真信切願,乘佛願力,定能往生!

  印光大師說:佛法法門無量,無論大小權實一切法門,均須以戒定慧斷貪嗔癡,令其盡淨無余,方可了生脫死,此則難於登天,非吾輩具縛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則無論功夫深淺,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10)

  往生完全靠佛力,但往生的信願心,是靠眾生的自力生起的。以印光大師所舉坐船過海為例,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但是購買船票和按時上船,是靠你自己完成的!如果按照淨土真宗的純他力思想,就是彌陀幫你買票,然後再把你背上船,但是沒有自力,何來他力?他力是要靠自力的承擔和轉化才能起作用的!

  淨土宗的信願心,是對教理認知後而生起的如實觀照: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種信願,是建立在真如本性之上的般若智慧,與神教的宗教激情或宗教情操,有著本質的區別!不否認有極少數宿世善根極其深厚的人,可以生而信之,但是絕大多數人,都要通過聞、思、修,來培育、建立和鞏固信願心,這是一個持續終身的過程。眾生在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修行,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淨業行人一方面要認知彌陀本願他力攝受的增上緣,堅固信心;另一方面也要有緊迫感,勇猛精進,修道增善,不可因彌陀的無條件攝受而生起懈怠之心。

  信願心屬於心念,但眾生的心識散亂,雜念紛紛,難以為之,持名念佛作為憶佛念佛的工具,由思維導引口稱,再由口稱強化思維,簡便易行,三根普被,因此善導大師善巧方便地將其定為淨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教內普遍采用的字字清楚,句句不亂,耳聽心入、自念自聽的自性念佛,與聖道門的止觀是一致的。念佛時,心神專注,不起雜念,就是止;一句佛號,口念耳聽,清清楚楚,便是觀。

  止觀是佛法修行的不共法門,包括如來、菩薩和聲聞在內,他們所成就的世間和出世間的所有功德,全是靠止觀來實現、增長和圓滿的。《解深密經》雲: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毗缽捨那所得之果。

  從佛學義理分析,這種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持名念佛,可以增強你的心力(堪能性),從而使你更快更好的與彌陀本願感應道交。雖說只要真信切願就能往生,但畢竟是心力先啟動佛力,佛力再加持心力,而凡夫眾生的心力本就羸弱,因此從取法為上的角度,淨宗的祖師大德,多建議淨業行人踐行這種自性念佛的方法。

 

上一篇:海濤法師:修行,你要把報復的心態都忘記!
下一篇:秦東魁:夫妻和合,人生才能“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