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藍菩薩聖誕
每年農歷五月十三,是伽藍菩薩聖誕之日。
伽藍是梵語“僧伽藍摩”的簡稱。僧伽,意思為眾;藍摩,意思為園。合起來的意思是“大眾共住的園林”。在佛教中,伽藍用來指僧眾所居住的園庭。伽藍,在梵語中,還有“無诤之地”的意思。
佛教早期並沒有寺院,僧團都是住在樹林裡。後來逐步有了寺院,伽藍就成為了佛教寺院的通稱。而護持寺院的善神護法,就被稱為伽藍神,或伽藍菩薩,或伽藍尊者。
佛教為何把關公奉為伽藍菩薩?
初入伽藍殿,許多信眾都有些疑惑,這裡怎麼供奉著一尊關公像?只知道有關公廟、武聖廟,怎麼寺院也供奉關公呢?
原來,關公是佛教中的“伽藍菩薩”,是保護寺院的護法神。
關公成為佛教護法伽藍神,是在唐朝以後,其由來傳說跟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有關。
相傳隋代天台宗的創始者智者大師,有一次曾在荊州的玉泉山入定,於定中聽見空中傳來:“還我頭來!還我頭來!”的慘叫聲。
原來是關羽的頭被人砍下後,其憤恨不平,到處尋找自己的頭。
智者大師見關公大叫,大聲呵斥道:“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被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你丟了頭叫別人還你頭來,你過五關斬六將又傷了許多生命,如果別人讓你還頭來你又該如何?你今日怎不去還別人的頭?”
智者大師接著為其講說佛法, 關公被訓斥得羞愧無言。
大師便說:“你也別再到處叫屈,就留在寺裡修行吧。”於是將關公的冤魂收入寺內。
關公求得三皈五戒,成為正式的佛弟子,並且誓願作為佛教的護法。
從此以後,這位千余年來極受國人敬重的英雄人物,就與韋馱菩薩並稱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神,伽籃菩薩為右護法,韋馱菩薩為左護法。
自天台宗寺院開了供奉關羽的先例後,各宗寺院爭相效法,漸漸地,關羽被奉成伽藍菩薩。
伽藍菩薩慈悲護眾生
哪些人能得伽藍菩薩護佑呢?以下是兩則伽藍菩薩慈悲護佑眾生的記載,以飨讀者:
教誨僧人
清順治丁亥年(1647年),堯峰有一行腳僧,夜裡去偷韋馱菩薩像前的燈油,口裡還說下流話:“莫管他娘。”
第二天,他突然自己反縛著,跪在韋馱像前說:“你前天去玄墓偷吃一盤面,我都饒你;現在又偷我燈油,並且口出下流話,罪該死,不能饒恕。”全寺僧眾驚恐跪下代為忏悔。他又說道:“如果不是伽藍菩薩勸解,立刻杵死你,現在罰跪一柱香。”香快燃完,眾人扶他上禅床。又罵道:“還有兩寸香在灰裡!”他又照舊反綁,跪在床上。眾人看灰裡果真還有兩寸香,等香燒完才松了綁。
從這段公案不難看出,伽藍菩薩與韋馱菩薩對佛門不肖之徒的懲治是非常嚴厲的,同時也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
助人生西
台灣林清江是一位虔誠的佛家弟子,為人樂善好施,精通醫術,無償治療眾人疾苦。鄰裡、鄉黨、親戚朋友都稱贊他是“第一善人”。
在佛門大德李炳南老居士座下聽經、念佛, 受菩薩戒,朝暮二課從不間斷。不但自己精進,對子女教育也十分認真,建成佛化家庭。
在他七十九歲那年,身體老衰,四大不調,醫藥罔效,雖重病亦堅定念佛求生西方。
農歷十二月二十二日夜半,他的孫子林耀堂在他身邊閉目念佛,忽然看見一群人要闖入大門來,可是大門左邊站立伽藍關聖菩薩,手拿青龍偃月大刀;右邊站著韋馱尊天菩薩,手拿降魔杵。此二尊菩薩分別用大刀與降魔杵把那一群人擋住,趕走。但不久又有大群人再來,亦都被他們趕走。一連三次,皆是如此。耀堂把此境看得清清楚楚,知道是宿世冤家要來找他祖父算帳,被護法菩薩擋住退去。
清早,林居士向眾人說:“我今天晚上要往生西方了。”後來出現了許多殊勝的瑞相,果然承阿彌陀佛接引,順利圓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又進一步說明關帝幫助真修善士往生成佛的大慈悲心。
為什麼把關公當做武財神來供奉?
前面介紹了,伽藍有“無诤之地”的意思。中國自古就有“和氣生財”的說法,無诤就是和氣,跟誰都客客氣氣的。所以民間就把關公伽藍神當做武財神來供奉了。
所以在家裡供奉關公也好,在公司企業裡供奉關公也好,要時時提醒自己,和身邊的人和氣相處,遇到矛盾不要爭執和爭吵,心平氣和的解決問題。
所謂“財到了門口,進不了門”之說,只是民間的說法。從佛法的角度說,就是福報不夠。作為佛弟子,平時要多行供養,廣行布施,為自己多種福田,這樣才能為自己累積福報。
民間有句話:該是你的,一定是你的。“進不了門”的錢財,如果強要,或許帶來的就是災禍。
在家如何供奉伽藍菩薩?
每日的早晚課誦中,都會誦“伽藍贊”:伽藍主者,合寺威靈,欽承佛敕共輸誠;擁護法王城,為翰為屏,梵剎永安寧。以感恩伽藍菩薩護法護教的殊勝功德。
如果家中有佛堂,那麼伽藍菩薩是可以和佛菩薩像並列供奉的。佛像居於正中、菩薩像在佛像兩側,伽藍護法像在菩薩像的外側,以示護衛。
(轉載)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
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