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純智法師:為何先要了解大乘義理然後才能發菩提心呢?(358-360)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358、為何先要了解大乘義理然後才能發菩提心呢?

  答:是不是成為一個大乘行者,關鍵全在你是否已發了大菩提心。如你沒有發菩提心,不論你怎樣的受持大乘戒律,不論你對大乘義理有著怎樣的了解,都是不能稱為大乘行人,可見發菩提心的重要,但是菩提心的觸發,要先從義理的了解,才算是真正發菩提心,如對大乘義理,沒有真正的了解,不說不可能發心,就是發心亦是不算正,所以,解後發心,尤其重要。古德還有這樣的解說:“只是了解大乘義理,而不發起大菩提心,慧雖有慧,不過是狂慧;如果只知道發菩提心,而不了解大乘義理,發心雖發,唯增長無明。”無明固然不可能走上菩提大道,狂慧更會可能墮落三惡道中去。所以解義與發心,必須相輔相成,不可有所偏費。

  359、為什麼說法師講經要注意次第,就是大乘行人也要經常要去聽法師講經,這樣修行才不會走偏?

  答:法師講經要特別地注意,發了菩提心的眾生,發了菩提心後,就要修菩提行,初則使其趣於“十發趣心”,繼則令其步入“十長養心”,終則令其踏上“十金剛心”。對於這三十心的修學,要一一的解釋其次第法用。也就是明白的告訴行人,在“十發趣心”的下賢位,應當怎樣的觀行,在“十長養心”的中賢位,應當怎樣的觀行,在“十金剛心”的上賢位,應當怎樣的觀行。象這樣的清清楚楚的教誡,才可說是利己利人的菩薩(合格的法師)。要知道這三十心是入聖位的開始,有著非常的重要性,如在這階段的修行,稍微走偏差一點,不但圓滿菩提不能證得,就是想要登“十地”亦不可能。但是行人修得如法不如法,就看大心菩薩(法師)對初發心者,能不能一一次第的解說清楚,使他沒有錯誤的前進。如果不替他一一解釋清楚,那是很危險的。另外行人,一定要多向法師請益,多聽法師說法,這樣,才知道修行的次第,從而不雜亂。也就是說,要多請大乘法師講法。

  360、為什麼法師總是講菩薩戒的苦行呢?

  答:戒經中說:“見到新學菩薩,從百裡千裡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了解大乘經律的法師,應當觀機逗教的,以自己所了知的,為新學菩薩開解指導,讓他們了解大乘經律的內容,奉行大乘經律的威儀,做個名副其實的菩薩行者。

 

上一篇:布施的心態
下一篇:《人生哲理》:待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