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悟道法師:對阿彌陀佛大飯店員工開示(第3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阿彌陀佛大飯店諸位同仁,大家中午好,阿彌陀佛!

  今天是我們阿彌陀佛大飯店學習道德講堂第二天,今天第四集的《群書治要》,這個我們大家要常常學習。我們導師淨老和尚給我們淨宗同修提倡的就是夏老居士《無量壽經》會集本。經典,特別是大乘經典,有它一定的深度,會集本可以說會集的已經非常深入淺出,我們很多同修也都在讀誦這個經,甚至有人讀過一萬遍以上。但是讀經如果不能解義,解義不能在生活上去修正我們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那這個讀經是種善根,在我們現前也得不到經典裡面講的功德利益,所以不是讀經就好了。

  我們來福州,差不多請悟道來這裡都是做法會,做三時系念,有很多人參加,做了很多年。《彌陀經》實在講,比《無量壽經》會集本更深,看起來好像很容易,實在講,我們是看不懂。所以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無量壽經》會集本,讓我們來讀誦,讓我們真正認識《彌陀經》。現在《群書治要》,特別我們出家眾一定要明白,《無量壽經》有沒有講《群書治要》這些道理?有沒有?在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講的統統是這些道理。但是我們讀了,經文也很明顯,但是我們一般人,如果沒有再做詳細的補充說明,我們還是不知道怎麼修,自己錯在哪裡還是不清楚。因此我們淨老和尚在提倡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在《無量壽經》有沒有?有,在二十五品,「雖不能大精進禅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YIN欲」,一直到不貪、不瞋、不癡,講了十條,那十條是一個綱目,詳細內容就是一部《十善業道經》。如果沒有一部《十善業道經》再來補充這一段,我們念一念也不能夠了解它的內容,要怎麼修?所以三教經典,在我們淨宗來講,統統都是補充說明《無量壽經》會集本的。大家聽一聽,再讀經,你跟以前就不一樣。特別你聽懂一句、二句,能夠在生活上改正我們不好的煩惱習氣,那你就更進步。所以六祖大師講,改過必生智慧。《了凡四訓》講,「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我們一天沒有改過,今天就是沒有進步。所以改過必生智慧,改過就是佛法講的忏悔,忏除業障,悔是悔改、改過。

  改過重在生活上做一個修正。三寶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佛在世,我們有問題請教佛;佛不在世,我們的中心就是依法。佛般涅盤前講了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講了四依法。我們要有個依據來修學,有個標准來做修正,這個標准必定是依佛、聖賢這個標准。有個標准,我們才有辦法修;不是依某個人他的想法、他的看法、他的意思,如果是凡夫,他的想法看法都是錯誤的。所以佛在經上也跟我們講,我們最起碼也要證阿羅漢。一個人,如果你還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之前,就不能相信你的意思。這個就是說你還沒有證阿羅漢之前,很多你自己的意思是凡夫的意思,是錯誤的,是不正確的,最起碼要證阿羅漢,最起碼的。阿羅漢當然他正知正見,但是還不圓滿;菩薩比阿羅漢要圓滿,但是還沒有到究竟;一定到成佛了,才達到究竟圓滿。

  因此我們學《群書治要》,我們佛門弟子一定要以對待經典這樣的心態來學習,這樣就對了。不然覺得這是世間書,也不是佛經;不是佛經,但講的跟佛經的道理是一樣的,依義不依語,意思相同就要依循,我們就要學習,這樣才是一個正確的三寶弟子,才真正能夠去落實三皈依。

  所以我們修行,當前的功課就是忏悔,忏悔就是改過,不斷改,改到成佛。我們做三時系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忏悔偈,念完,我們也不曉得怎麼忏,有沒有悔也不知道,常常在念。忏悔偈的內容、意義它是圓滿的,但是我們不懂。所以我這次到新加坡、到馬來西亞、到日本做三時系念,我想想,我們念了這麼多年,「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忏悔」,什麼叫「諸惡業」?我們也會講,就是貪瞋癡,就是身語意……這是一個概念,但是詳細的,我們還是不懂。所以讀《感應篇》,你看前面「示警章」、「積善章」、「善報章」,再來「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以惡為能」,這個列出來,到「無故殺龜打蛇」這一段,就是我們念忏悔偈的「諸惡業」。這個諸惡業講的比較淺顯,我們一般人比較容易懂,像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一生極力提倡,這是列出來,統統是諸惡業。我們常常讀,才知道自己有哪些諸惡業;不然念了諸惡業,也不知道什麼是諸惡業,我沒有諸惡業,其實我們天天犯了諸惡業,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才要讀這個來補充忏悔偈這一句。包括前面三句,「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身的行為、口的行為、意(思想)的行為,所有的善惡業都從這個三業所造出來的,這個我們要明白。所以我做三時系念,就讀一遍《感應篇》。我們這次這個講堂,我們也讀了《感應篇》,我們三十號內部做個三時系念,念到忏悔偈,我們自然會湧現這些諸惡業。最重要還是在生活上,我們怎麼去調整自己,這才是真正修行,調整過來就會有進步,這是我們學習這個課程主要的一個目的,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

  我們出家眾比在家眾應該是更要學習。我們出家眾要做人天師,要做人天功德主,自己修的比在家人不好,你怎麼做人天師?怎麼做人天的功德主?這個我們就要非常慚愧,更要學習,學習要更多,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白的。不學習,都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以為自己都是對的,自己想的、說的、做的都是對的,那其實我們拿經典來對照,都是錯的。所以三皈依,什麼叫三皈依?念一念就三皈依了嗎?拜三拜就三皈依了嗎?皈是回歸,依是依靠,依靠三寶的標准來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才是真正落實三皈依。如果沒有依照這個標准來修行,念三皈依是有口無心,實在講既沒有皈、也沒有依,這個一定要知道。我們沒有皈依三寶,就是皈依我們的煩惱習氣,隨順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我們都依這個,那哪有忏悔?忏悔是要把它改正過來。在佛前是發願,要改過,改過必須跟我們生活結合,這樣才有用。念完了,跟我們現實生活好像一點關系都沒有,那這個念一念,實在講,得不到真實的功德利益。因此我們學習這個課程非常難得,大家有心來上這個課,表示大家有善根,希望我們這個善根不斷來提升。

  下午我們聽課前還是念一遍《感應篇》,下午第二節課,第三節課時間短,就不用念了。在念《感應篇》之前,我們還是先向佛三問訊,因為都有佛像出來,我們大家起立,向佛三問訊,念十句佛號,我們就念《感應篇》。《感應篇》念完,念《感應篇》大概十五分鐘,我們可以站著念,念完之後再向我們淨老和尚、向老師來問訊,然後就坐下聽課。好,現在是午齋時間,祝大家禅悅為食、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摘自:對阿彌陀佛大飯店員工開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18/5/28 中國福州阿彌陀佛大飯店

 

上一篇:寫求工作疏的神奇經歷
下一篇:晨鐘暮鼓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迷路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