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獨尊湛現:要認清,有為與無為的區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阿彌陀佛,大家好。

  大乘佛法是以無為,就是說讓我們的心態對事相不能執著,不能癡迷,要內心不住於相,要離相。

  大家不能誤會,這個離相指心態對事相的不執著,而不是放棄、遠離。

  小乘佛法是有為,指在事相上有所分別,對與錯,好與壞,善與惡。葷與素,等,對事相上分別、執著。

  特別有的持戒的人,持戒要懂得究竟什麼是持戒,不是說對戒相這種過度的執著。

  過度的執著也是分別,妄想,也違背了教義。修行一定要了解修行的意義,千萬不能茫然從事。這樣即使是念佛,誦經,持咒也是無意。

  必須要弄清究竟什麼是修行。修的是什麼?

  弄不清,都屬於盲修瞎練。

  在學佛的過程中,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思維角度去衡量佛法,更不能對善知識的開示,來進行妄加評論,妄加猜測。

  因為我們不了解佛法的真谛,所以就沒有辦法來對善知識的分別,在聽法的過程中只有洗耳恭聽,用靜心聆聽。

  在聽的過程中不能用,“對”,“是”,這樣子的口吻,或者交流,辯論,爭辯這種角度,只有虔誠聆聽,這樣方可入耳。

  必須要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千萬不要與善知識平起平坐這樣的心態,或者以貌取人。

  還有的認為,沒有我年齡大,或者自己的親戚,等,不能這樣的心態。

  老師就是老師,要想能夠受益,必須把心態放下在最低的位置。

  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是真正的善知識也當對他供養禮拜。

  這樣方可得到佛力的加持。

  為什麼說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因為眾生迷茫,自己越近的人越不好度。以為自己的兄弟姊妹說就能聽從,其實恰恰相反。

  眾生實在沒有辦法,過於親近,不受益;過於疏遠,跑掉了。沒有辦法對他們的幫助。萬事都得講究個尺度。

  有很多人對出家師父,稱兄論弟,提名道姓,其實這是非常的不禮貌,罪大惡極。

  無論與善知識是任何關系,都必須要以師徒這樣的角度相稱。一定要尊師重道,方可受益。

  接下來,有為法與無為法,所指的是不同的心態,這是內心的境界有所差異,而不是說對外境有所差異。

  在起初步入佛門的時候,像我們這樣的根基的,大部分都是從“有為”,來契入“無為”,這樣的程序。由淺入深,從有相到離相這樣的過度。

  大家要清楚,起初可以依相來進行修正,但是必須要逐步地過度離相。

  佛法的真谛主要所表達的,就是讓大家認清楚,我們廬山真面目,同時讓大家回歸於真正的自我。

  現在的自我不是真正的,而是虛幻。大部分人都誤會了,把現在的假的當成真的了,稱為認妄為真,被影像所困,這就是輪回。

  佛再三地告訴大家,何為真正的自我?

  在《心經》裡面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地說明了這一事實真相。

  所以說,無論是什麼教派,都要對《心經》有所重視。

  這部《心經》是三藏十二部的主題中心思想。

  雖然字句不多,意義非常深奧,非常廣泛,表達非常清楚明了。

  今天我們所表達的,就是讓我們如何找到、認清,真正的自我。

  另外,說明了在修學的過程中,不要執著於有為法,更不能在有為法中有所停留,要過度到無為。

  就是說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抓影子,讓我們認清真假,對影子放下才是。

  不要老盯住一個點,盯住影子不放,這不是如來的真實義。

  

  一定要按照佛法的指引,找到我們的根本,回歸於永恆的自我。

  好了,阿彌陀佛,釋桑吉。

 

上一篇:放生十大功德及功德的闡釋!
下一篇:獨尊湛現:在修學的途中,必須要具足正確的知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