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東魁
每個人的愛好不同,這是精神世界的共振。
在精神世界裡面,共振法則對我們的影響也非常巨大。
你今天和古聖先賢有共振了,那你就當古聖先賢的學生,就當賢人了;你今天和億萬富翁的老板產生了共振,那你向他學習的,就是掙億萬的方法;你要和乞丐共振呢,那他教給你的就是乞討的方式。
實際上,共振等於我們常說的一個詞——共鳴。
共鳴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大家在聊天的時候,對與自己觀點相同的人會產生好感,其實也是共振法則的具體表現。
為什麼?因為你的所謂觀點其實就是你的思想波,我們必須先發出腦電波,才能指揮嘴巴說話,再通過語言,才能說出我們想表達的意思。
但是,實際上,你在想一件事的時候所發出的腦電波,與對方想這件事的腦電波頻率一致的時候,已經開始了共振。
所以,兩個人有時候會出現所謂異口同聲的現象,也是共振法則的表現。
我和我太太很有意思,經常我們想很多事情的時候,我們兩個說出來的話都一模一樣,這就是夫妻腦電波產生共振。
朋友之間也會產生共振,包括很多人做生意的時候,為什麼能合作好?原因是他們產生了共振,他們的想法存心都是一致的,所以這就感召了好的結果。
就那同樣一個道理:興趣愛好共同的人,會共振玩到一起;臭味相投的人,也會共振玩到一起。
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蝦找蝦,蟹找蟹”。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你會遇到什麼樣的圈?你會和什麼樣的人交往?這個是毫無疑問的。
你看,包括看書,看電影的共振也是如此。一部《大話西游》,你看,有很多人十五歲就開始看,只和喜劇部分產生共振;那二十歲的時候呢,我們和愛情和悲傷共振;三十歲四十歲的時候,我們就和無奈的生命輪回共振了。
在不同的時間段,對於同一部電影,他的共振信息點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你看,從一部《紅樓夢》從裡面,從裡面看出什麼的都有,這其實就是共振頻率不一樣的問題。根據你的人生不同經歷,你在腦海中和電視劇裡面的這些不同人物,也能產生共振。
同樣一個道理,比如一些教派的教義,對有的人一講,有的人立刻就覺得對覺得好,為什麼呢?因為這和他本身的頻率產生了共振。
然而,我們要對一個嫖客講,嫖客就會完全不屑一顧。他會說:“什麼狗屁啊!”這就是因為他的腦電波主導念頭的頻率太低了,都在色情信息上呢,你跟他講什麼真善美,肯定不產生作用,他完全無法和高頻共振。
你跟吸毒的講,你跟搞傳銷的講,都講不通,他聽不明白。那個時候他在那個地方還迷著呢,你叫不醒他的。
同樣,我們每天喜愛看什麼類型的小說,聽什麼類型的歌曲,看什麼電視劇,其實都是它們直接與我們的心念頻率共振的現象。所以,你能和這些產生共鳴。
比如,我們經常有一個反應,覺得這本書有意思,那本書沒意思。但是不同的人和我們的觀點,是完全不一樣的。根源也是因為我們的頻率不同。
現在的新聞媒體。同一個事情,不同新聞媒體取的題目都不一樣。為什麼呀?吸引人眼球。現在很多人就愛看這個,媒體編輯也是掌握了現在人的心態,為了吸引點擊量,他就用了聳人聽聞的標題,去和你想看的東西,去同頻共振,你就會點了。
電視劇也一樣,你看,有的人,心念中渴望愛情的頻率強,就會和愛情電視劇共振。
而同一部愛情劇,在玄幻迷的頻率中,就會覺得什麼呀?味同嚼蠟,沒感覺。他們就愛看《西游記》、《封神榜》、《白蛇傳》、《畫皮》這一類的東西。為什麼呀?因為他們對神秘學的東西好奇,對神話的東西好奇,所以就愛看《西游記》,越看越喜歡。
這就是頻率不同,無法共振的具體表現。
本期文章編輯:小宇
選自:《好運從心開始》,作者:秦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