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問於菩提達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師曰:‘並無功德。’蓋此僅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雖有非實。所謂真功德,乃淨智妙圓、體自空寂,不求於世。
——題記
大家就在學佛,可是知道學佛到底什麼含義嗎?
有很多人,今天我誦了兩部經,求佛菩薩讓我全家身體健康;昨天我燒了點黃裱元寶,求佛菩薩讓我工作事業順利(燒黃裱紙有用嗎?對道眾生、地方鬼神或許會有用,但佛菩薩不需要);前天我跟著去放生了,還捐了一百塊錢,求佛菩薩保佑我孫子考上大學,前幾天我去寺院參加了法會,送了兩袋蘋果,祈求佛菩薩讓我渡過被追債的難關……還有人問:師父,聽說某某佛菩薩節日供養佛菩薩功德無量,我今天供養了諸佛菩薩,有無量的功德福報,我回去是不是能掙幾百萬?
那麼,功德到底是有相還是無相,是可以隨便求來的麼?為什麼都是求佛菩薩,有的人願望都能實現,有的人求就實現不了?
有一句話說的好,求而不得,不求自得。功德,功能、福德之意。功是招來福利的功能,為卓越的性德。簡單來說,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拜佛誦經布施供養等,都叫功德。
大乘義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所以說,功德不僅要善行,更需要善心。
學佛之人,如果為求功德而學,為貪功德而行,殊不知都落入了貪心的的陷阱,功德盡喪。功德有虛偽、真實之分。依昙鸾《往生論注》卷上所說,功德有二,即︰
(1)源自有漏心,不順應法性,如所謂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的因或果,皆顛倒、虛偽不真,因此稱為不實功德。
(2)源自菩薩智慧清淨業,能莊嚴佛事,依順法性而入清淨相,此法不顛倒、不虛偽,因此稱為真實功德。
這就是說功德不是求來的,而是修來的,有的人求佛菩薩願望實現,並不是佛菩薩讓他願望實現,而是他自己宿世有這個功德福報,現在機緣已經成熟,得以有好的果報。而有的人願望實現不了,也並不是佛菩薩不幫助他實現願望,而是他自己本身沒有功德福報,或者機緣不成熟,還有一定的業障存在,宿世劫來和以往造的業力還在障蔽著,障礙著。
佛說定業難滅,難滅並不是說不能滅,而是根據自己這顆心。有的人說佛菩薩靈驗,有的人說佛菩薩不靈,其實佛菩薩都靈!而你不知道怎麼去做讓他靈。例如你犯了錯,然後去忏悔,但並不是你忏悔了,一切都可免除。世間法來講承擔法律責任,佛法來講你要承擔因果關系,而不是說我們犯了錯誤,都去求佛,一切業力和因果報應可消除,那大家都去犯罪了。
我們學佛,學佛的智慧,學佛的精神,很多人就學會求佛,而不知道去修正自己,頭磕破了,還埋怨佛菩薩不靈。如果一個人真學佛的情況下,具足正知正見,不為做功德而做功德,不為所求而做功德,不為貪心而做功德,自然就有功德,諸佛菩薩看見都歡喜,一切鬼神看見都敬畏,這是個人修持的問題,而不是所謂求來的。修正自己的心,佛菩薩沒有教我們增長貪嗔癡傲慢,而是要我們戒除這些,不去做與佛法背道而馳的事情。
《六祖壇經》雲:“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梁武帝建造寺廟,敕度僧人,布施設齋,這只是在求不能斷除煩惱的人天福報,不可將福報當做功德。功德就在法身之中,不在修福上求。要得功德,需念念不離自性,內心謙卑、等視一切眾生。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時候時要有正知正見去信,要真正的深入佛法你才能受益,你才能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