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釋迦牟尼佛廣傳》三、布施品第39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前言: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是全知麥彭仁波切著,索達吉堪布譯。凝集全知麥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結晶,是整個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圓滿齊備宣說釋迦牟尼佛生平事跡之巨著。全知麥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與由衷的敬仰,為後世留下一部記載佛祖行持的光輝論典。以下簡述佛祖釋迦牟尼傳記。本集是《釋迦牟尼佛廣傳》三、布施品 39、獸王善行

  三、布施品 39、獸王善行

  釋迦牟尼佛曾有一世為獸中之王,當時國王率軍隊將眾野獸團團圍住以圖剿殺,野獸們見狀蜂擁至大河邊欲求解脫困縛,但因數量太多、嘈雜混亂而致眾野獸皆困滯於河中不得逃脫。獸王便對子民們說道:“你們可全部踩著我脊背過河。”說完便趴在深水處以脊背當作橋梁。

  眾野獸就用蹄子踩在“肉橋”之上,一一向河對岸奔去。而獸王軀體則被踩得遍體鱗傷,但他一直精進忍耐、苦苦支撐。最後還剩下一只小野獸尚未過河,此時獸王全身骨架幾欲散裂,難忍巨痛陣陣襲來。但它仍下定決心要使這只小獸擺脫困境,同時亦在心裡發願道:願我得佛果時,這些眾生都能從輪回大海中獲得解脫。剛剛發願完,獸王就因身體衰竭撒手西去。

  當時之眾野獸即是後來拘屍那城(古印度一城名,為釋迦牟尼佛圓寂之地。)城中居民;當時之小野獸即是後來普行外道之極賢者。

  久遠之前,於印度鹿野苑,梵施國王如理如法治理國家。當時他有一得力駿馬不幸死亡,鄰國聽到消息後便派人前來傳口信道:“你或者每年向我國繳納賦稅,或者就別跨出城門一步。否則,我們定會用繩子捆住你脖頸,將你逮住。”梵施國王根本不為所動,他既不交稅,更是隨意進出城門,且到其它地方另覓駿馬,並最終又獲取一匹寶馬。

  春暖花開之際,梵施王前往森林中游玩,並一路逛過許多城市。鄰國聽到後迅速集結起四種軍隊向梵施王治下國土大舉進發,梵施王則騎跨駿馬與之奮勇作戰。敵國軍隊將長矛刺入駿馬體內,並將內髒也刺穿拽出。駿馬此刻感受到難言巨痛,如撕心裂肺般遍布全身。但它仍咬牙強忍,並且心中暗想:絕對不能將國王捨棄在這恐怖戰場,定要把國王救回城中。

  離戰場不遠有一五彩花園,駿馬就足踏花苗之上回至王宮。剛順利抵達宮中,駿馬便倒地而亡。梵施王感慨不已地說道:“我此次能撿回一命全賴駿馬拼死相救,我原本就想把一半國王財產分與它,怎奈它現在已無法享用,何況它要這財產也無法派上用場,不如干脆替它廣行布施以積功累德。”

  當時之駿馬即為現今之釋迦牟尼佛。

  久遠之前,在一大雪山腳下住有五百頭大象,釋迦牟尼佛那時即為象王。象王膚色美麗,相貌端正、莊嚴。一次,五名獵人欲獵殺大象,眾象處境十分危險,它們若要逃亡,也只能從一狹窄羊腸小道上穿行而過。獵人則在此必經之路上,用一晚上時間挖好一深坑以備陷殺大象之用。隨後,五獵人就開始在遠方以種種手段恐嚇象群,妄圖使它們慌慌張張跑向已設好之陷阱,如此便可一網打盡。

  眾大象到達大坑旁邊時均逡巡不前,象王便跳入坑中、擋住坑口,用自己身軀作為眾象過坑之橋梁。其它大象於是紛紛從象王身體上踩過,等眾象均已安全過坑後,象王才站起身來跑離此地。

  諸天人見聞之後就作偈贊歎道:“惡人挖坑欲捕象,具智象王不畏懼,以身作橋度眾象,惡人詭計不得逞。”

  釋迦牟尼佛曾有一世為馬王,名雲行,住於魔女羅剎國,當時有五百商人無法脫離險惡環境,多虧馬王引路,方才得以順利抵達瞻部洲。

  釋迦牟尼佛曾有一世為獅子王,名具髻。當時有五百商人突遇毒蛇纏繞,獅子王就不顧身命將他們全部救出。

 

上一篇:邪YIN時身後會有許多啖精氣鬼,真實啖精氣鬼照片,看完你還敢邪YIN嗎
下一篇:夢參老和尚:把財色關過了,修學佛法才算入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