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想盡方法求到的,還是命裡有的,你看冤枉不冤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古今中外歷代許多帝王,他王位都不要了,他要來追求佛法。釋迦牟尼佛本人就是個例子,你們所熟悉的安世高也是個例子,安世高是國王。世間富貴帝王是第一,哪能比得了帝王?帝王覺悟了,做世間的帝王、做天上的天王沒有佛自在,比佛差得太遠了,捨棄王位來學佛。學佛目的在哪裡?目的在開悟、在明心見性,修淨土的目的在理一心不亂,《彌陀經》裡面講,一心不亂、心不顛倒,目的在這個。心要是亂、要是顛倒,那是凡夫,不是修行人;修行人的目標就是不亂、不顛倒。功夫到家,自然就開悟了;功夫沒有到、沒有成熟,想開悟也開不了。

  這個事情千萬不要想:「我們天天在念佛、天天在修,怎麼還不開悟?」你們想想看,你要是有這個念頭這叫妄想,有妄想不會開悟。前面說「屏息諸緣,勿生一念」,你還盡打妄想,盡打妄想怎麼會開悟?不會的。妄念不生就開悟,幾時妄念不生你幾時就開悟,悟了你再看看《楞嚴》、看看《華嚴》,對一對,那是開悟的境界。像我們現在念的幾首偈子,文殊菩薩所說的偈子,是開悟的境界。眾生之所以成為眾生,之所以迷惑顛倒,之所以不得一心、不見道,實在他是不相信萬法本空,他不相信這個,不相信一切法不可得,他要拼命的去追求。

  這樁事情,在晚近印光大師勸我們念《了凡四訓》,大主意就在此地。《了凡四訓》實在講得非常的淺顯,說明一個道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如果我們果然相信這個,對世間一切法不追求。為什麼?命定的,求也求不到。你求到的,想盡方法求到的,還是命裡有的,你看冤枉不冤枉?命裡沒有的求不到,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真懂得這個道理,他心定了。所以袁了凡曉得這個道理、相信這個道理,他跟雲谷上人坐在一起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妄念。我過去講《了凡四訓》講過好多遍,我跟你們講袁了凡先生叫標准凡夫,我們連標准凡夫都不夠資格,他相信這個道理。大陸自從跟美國建交之後,大陸上許多的情形,經過這些外國人去旅游透露出來,比我們要落後三十年,老百姓窮困不堪、非常的窮苦。可是有一個現象,大陸老百姓都長壽,活到八十、九十的非常普遍。有很多人來問我這是怎麼回事情?你要懂得佛法,這個事情你一下就明了了。

  佛門裡面常講因果,祿盡人亡,剛才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的命譬如只有六十歲,你看袁了凡居士《四訓》就曉得,他每一年命裡有多少糧食、有多少財富、有多少享受,都有一定的。標准凡夫是什麼樣?完全照著這個規定,到六十歲就完了,他就死了。如果他要講求享受、追求物質欲望,他有六十歲的財富享受,他三十年就把它享光、享受完了,命是有六十歲,但是到三十歲之後祿盡,他所享受的享受盡了,那怎麼辦?只有三十歲就死了,道理在此地。大陸上這些情形怎麼樣?譬如六十歲的壽命,他因為太苦了,吃也吃不到、穿也穿不到,命裡有的都有外緣被剝削了,他享受不到,得不到正常的享受,他應當一天吃的糧食,現在分作兩天吃。換句話說,六十歲的糧食,他六十歲壽命到了,可是他的糧還剩二、三十年的,那怎麼辦?再活二、三十年,壽命就長了。所以佛菩薩常叫我們惜福,道理在此地,你惜福就長壽。你六十年的福報,你愛惜、不糟蹋,換句話說,省吃儉用,到了六十歲還有剩余的,就是這個道理。

  摘自 楞嚴經  (第一二八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28

 

上一篇:傳正法師:不懂惜福知足的人,有再好的條件也會苦惱
下一篇:淨空法師:這幾句話你聽上一萬遍、十萬遍、一百萬遍都不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