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如何從六度中的精進行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七─正確的學佛觀點之三十》
作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Shang Longrik Gyatso Rinpoche
處於繁忙、連照顧自己念頭和身體都無閒暇的雲端世代,如果可以在任何一個彈指之間、短促的時間之中,覺知到螞蟻爬行在你身上或蒼蠅從你耳際嗡叫而過,都能夠瞬間察覺、心不散亂,這對現代人來講便是一種了不起的精進,因為這表示他的心續是念念不斷,念念清明。
我們都應該了解釋迦牟尼佛所開示的八萬四千種法門,主要都是用來解決眾生一切的見、思、無明等等的煩惱,所以才必須那麽辛苦地用了大半生的時間,根據不同的眾生給予不同的對治法門,這就是所謂的「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門無量,如果要用我們短暫如閃電打雷一般的生命遍學一切法,最終也未必可以解脫。有人忙於累積人天福報功德,有人閉關專修佛法,希望即生成就;有人吃齋茹素,認為不想和眾生結惡緣便是一種修行;有人倡印經書,認為也是一種修行;有人念茲在茲地二六時中手持念珠,一心不散亂地念誦阿彌陀佛……,總之在我們所理解的范圍內,很多人都精進於自己的方式而修行。
梁武帝碰到了達摩,他同樣地也有上面所說的這些提問。他曾經問達摩說:「現在到處都有人在唸阿彌陀佛,大師覺得如何?」其實達摩當時所回答的已經給了他最好的答案,可惜梁武帝業障太重,不能理解。達摩當時跟他講:「佛示現在這個世界上,都是方便演說一切法,碰到智慧聰明較好的人,祂直接就給他可以頓悟見性的法門,對於普遍一般性的眾生,佛就替他們講授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同時告訴他們十六種觀想的方法,給予他們最方便的往生極樂世界的念佛法門。」但是梁武帝始終沒有體悟到佛所講的是心是佛,心外無佛的道理,接著他又不死心地追問達摩:「這麽多人窮其一生地不斷念經、念佛、念咒,這些人這樣子追求下去最後又是如何呢?」達摩耐著性子還是回答了梁武帝說:「佛所有一切的開示和傳法都是最殊勝的,就如同世界上的八大洲一切的海、河川,最後還是歸納於一處,所以佛雖然傳授了那麽多的法門,最後都會匯歸到毘盧性海。」達摩雖然和梁武帝有短時間的因緣,但始終他知道梁武帝的根器和法緣,最終還是怅然而去。
正如同上面所說過的,佛陀在世是為了滿足一切眾生的需求,才隨機傳授了不同的法門,但最重要的還是心法。曾經讀過宰相裴休得證於黃檗禅師,心有所悟的一首偈語,其中所說的「心不可傳,以契為傳。心不可見,以無為見。契亦無契,無亦無無……」深得我心。個人以為如果可以在一切時、一切地,心沒有迷失,就是不忘法;一切時、一切地對境不轉,便是進入無眼、耳、鼻、舌、身、意的「無」境界;一切時、一切地無論這世界如何變化,心始終如如不動,這又更深入地進入心能轉物的至高境界。但是最正確的精進應該是遍學一切法,不執一切法;遍修一切法,但都是心在轉法;遍行一切法,卻又不執一切行,現代人學習佛法如果可以把人的執著和法的執著放置一旁,但卻又在每一當下了了分明,這才是佛陀所說的真正的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