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吳濂
吳濂,字芑謀,是元和縣的官學生。父親信奉佛,與師林寺的某僧人關系好。父親病了,僧人頻頻來問疾,開示念佛法門。吳在旁邊聽了,恍然有省悟,於是用心在淨業上。為人沉默,雖然念佛沒有間斷,別人不知道啊。三十多歲時,家中貧窮,靠教書為生。讀考科舉在前列,沒有喜色,曾經對朋友說:“我的志願,本來有很大的在啊。”有一天,小腹忽然長一瘤,醫治沒有效果,瘤破了,血流不止,因此賦詩二首絕句。一是:“贅瘤還系贅瘤身,自歎今生半廢人。四大本來無我相,皮囊雖好不多春。”一是:“不用良方不用醫,自家有病自家知。從今晝夜彌陀佛,證到金剛不壞時。”臥病在床兩個月,病苦加重,念力更堅。臨終前三天,預知時至,讓家人不要靠近。到期,請名僧數人助念,就盤坐合掌往生了。當時是在嘉慶十九年二月二十三日。(《染香集》)
清沈廷瑜
沈廷瑜,是嘉興北版人。為人端正嚴謹,遇事必定親自去做,而隨口的念佛聲,滔滔不絕,別人或者笑他,都不管啊。這樣數十年,自已說:“念佛越是熟練,處事越是明白。”七十三歲時,示現微病,忽然對家人說:“佛來了,為我點燭。”親手焚香就往生了。當時是嘉慶十九年三月十九日。(《染香集》)
評說:念佛越是熟練,處事越是明白,這真是動靜一如,深入三昧的人啊。心想名利的人,動不動就說“我處事紛心,沒有空閒念佛”,直到生死到來,放下空手,是誰的過失呢?
清施靜巖
施靜巖,是華亭人。性情端謹,作事周密。為別人謀事,必定盡心,親族多依賴他。嘉慶二十三年春天,生病了,醫藥無效。進入夏天病重,他的表兄鄭慧庵來看他,同情地說:“弟病重了,為什麼不念阿彌陀佛?經上說,臨終十念,也能往生。”施說:“我恨平日不知念佛,現在不能念了,怎麼辦?”於是大哭。鄭說:“沒關系,弟聽我念,心中觀想就可以了。”隨即朗聲唱佛名號,施也高聲跟著念誦。才數十聲,忽然說:“阿彌陀佛,和諸位菩薩,都在眼前。”說完往生了。(《染香集》)
清張孝林(骥鐘)
張孝林,號鹿泉,是華亭人。信佛很虔誠,喜歡布施,告急求救的沒有不答應。每天念誦《金剛經》、《彌陀經》等經,並持念佛號上萬聲。嘉慶二十三年,早上起來,告訴家人說:“我夢見蓮華開了。”第二年正月某夜,燒香向著西方,朗誦《彌陀經》,以及心經,各一遍,又頂禮再三,盤坐合掌,默默持念佛號。到了夜半,含笑往生了,異香滿室。先是張孝林的第四個兒子,名叫骥鐘,隨父親修淨業,布施救急,也如張孝林。自己的吃穿很簡單,素食終年不厭倦。對雙親孝順,母親死後,哀傷到骨瘦如柴,嘔血數升,說:“父親有三個兄長在,我走了。”就盤坐在母親的靈柩前,默默持念佛號。過了三天,捻著佛珠就往生了。事跡載入了郡志。(《染香集》)
清方剛
方剛,字鐵華,是華亭的官學生。與蓮生庵的庵主洵庵,是世外的知交,知道念佛法門,因此吃長素念佛,精進數年。嘉慶二十三年秋天,染病了,自知病好不了,絕食只喝水,吩咐他弟弟邀請洵庵連夜來說話。對庵主說:“承蒙師父開示念佛法門,遵照修行,如今我在十五日要走了,感念在心,所以相邀一別罷了,到時候,希望能來一助。”於是口占一對聯:“十念堪憑,休放過臨終一念。眾生可憫,先了卻自己三生。”到期,洵庵來,方說:“剛才已經見到大和尚來接引,趕緊焚香,念佛一千聲就走了。”眾人稱念佛名,果然到了一千聲,方就合掌往生了。(《染香集》)
清潘萬宗
潘萬宗,是吳江黎泾港人。中年喪子後,發出世的心,到南海佛頂山,求藏悟和尚剃發要出家。悟公說:“你有母親在,不可以啊。何況修行不在出家,有一良友,不時的熏習,就足夠了。”潘就放棄出家了。晚年,吃長素奉佛。下體本來患有癬疾,這時忽然升到頭臉上,很嚴重,想跳水自盡。世外友人定川制止他說:“病從業起,業由心生。如果含怨沉到水波中,那迷根更深,來生更苦,不可怕嗎?如能悔悟自責,隨緣忍受,更加精進修行,那禍就是福的基礎了。所以經上強調修行正念,而臨終尤其重要,只因為心力不可思議啊。”潘聽了豁然開朗,從此念佛越加勤懇,一年後,病好了。嘉慶二十四年仲夏,當時見淨室的門上,濃雲盤旋,隱隱露出葫蘆放光的樣子,心裡暗暗奇怪。當年十月初,示現微病。又過了三天,沐浴更衣,端坐繩床上,要妻子助念佛號,過了一會兒就往生了。妻子為他焚衣,火滅後,在灰燼中現出三聖像,眉目分明,衣摺具全。又在招魂日,燒化一件襯衫,灰上現大字數十個,都是紅色,可惜被無知的人掃掉了,遠近的人們驚歎。享年六十六歲。(《染香集》)
清沈舒華
沈舒華,號苧茶,是錢塘的孝廉。自幼敬信三寶,努力行善事,曾經刊印佛經,以及善書等,布施流通,戒殺放生等事,尤其以盡力奉行。中年受五戒,吃長素奉佛,專心淨土,每天念誦彌陀名號五萬聲,數十年沒有間斷。晚年被選任寧郡的教職,他推辭不去,用繪畫盤坐的蓮台圖表明志向。一天晚上五更時,忽然看見室中光明,以為是天亮了,馬上起來禮拜,不久又暗了。過了半月,早課剛完,覺得身體疲倦,仍然默念佛名不停。第二天晚上,合掌往生了。當時是嘉慶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染香集》)
評說:古人有鏡光出現在壁端的,有月光出現在塔上的,《往生集》說是身心晶瑩透徹的明證。室中光明,也許就是這一類吧?
清沈虞尊
沈虞尊,是震澤麻園濱人。從小到老,每天念佛的功課,沒有間斷。臨終前一天,遍召親友告別。到期,沐浴更衣,出來坐在堂中,合掌念佛往生了。最後一刻,室中有異香,傳到鄰裡。享年六十七歲。(《染香集》)
清馬敬修
馬敬修,是松江金山縣人。中年開始信佛,與鄰裡中的同志數人,共修淨業,行和願都很切實。愛樂做善不厭倦,戒殺放生,尤為勇猛。後來見到參一和尚,以及松濤和尚,加以提攜,求生淨土更切願,又受了優婆塞戒。苦志多年,後來腮腺發腫,轉動臉很困難,但意志沒有一點松懈。這時松濤和尚來問候,就留下念佛相助。三天後,自己見到床前有小金塔,從空中下來,同時有四色蓮華,鮮艷盛況異常。於是合掌告別眾人說:“導師來了。”連續稱念佛號往生了。(《染香集》)
清許仁熟
許仁熟,是丹徒南鄉人,性情淳厚。父親悟誠,精修淨業。仁熟也很信奉三寶,常念誦准提咒。成年後,在城中教書,每當有收入,就放生救苦。悟誠想為仁熟娶妻,仁熟推辭不要。二十二歲時,參加院試,得了咯血病。後來數年,漸漸加重,呻吟在床上。悟誠勸告說:“病是宿業感招,西方阿彌陀佛,是無上醫王。能往生極樂國,萬劫的重病,一朝就徹底好了。”仁熟恍然醒悟,於是請竹林寺的雪谷和尚,在庭院中擺座,受三歸五戒,發露忏悔,立志往生西方淨土。到了四月八日,請僧人來念佛,以七天為期,期滿後,就剃發披上僧衣。眷屬很悲哀,仁熟說:“你們快走開,不要擾亂我的正念。”從此持誦更努力。五月一日,又請僧人來念佛七天,於是絕食只喝水,直身仰臥,沒有人能轉動。到了初六日晚,對悟誠說:“今夜可以圓滿了。”遂後上燈點香,到了夜半,忽然窗外紅光滿天,連放二次。仁熟自已轉身,向右側合掌,微笑往生了,享年二十五歲。悟誠其人,字心僧,有詠道詩偈流傳世間,現在記錄其中四首。一是:“心似浮雲到處閒,本來不住有無邊。黃華翠竹皆真谛,一著研求便落诠。”二是:“勤修淨業脫塵緣,不用思惟自了然。若是狐疑生識見,密雲濃霧障青天。”三是:“談宗講教世滔滔,競說聰明見地高。何似堅修真實行,彌陀一句斬魔刀。”四是:“萬劫沉迷悔悟遲,今朝始識路多歧。幻緣報盡成無漏,七寶池蓮占一枝。”(《詠道詩偈並序》)
淨土聖賢錄續編卷三
往生居士第四之二
清裴永度
裴永度,是江蘇泰州人。世代居住曲塘鎮,耕種為生。性情恬淡,沒有什麼喜好,而見善必定去做。從小就深信佛法,吃長素念佛名沒有間斷。後來歸依高旻寺的古光和尚,受滿分優婆塞戒。行持嚴謹清淨,沒有缺失。他妻子也信向念佛法門,受優婆夷戒。夫婦雖然同居一室,數十年中,履行純淨,人們沒有非議。早年沒有兒子,唯有一女兒,也是吃素奉佛。不久,女兒懇求出家,父母同意,就剃發披僧衣,受了比丘尼大戒。裴捨出住宅作為庵堂,讓妻女同修淨業,自己另建靜室,獨住念佛數十年。後來年近七旬,有一天告訴親族說:“我五天後就告別了,希望把我的遺體焚化。這身體如幻,不要錯誤愛惜啊。”到期,端坐持念佛名往生了。家人按他說的,火化了,得到捨利一百多粒,如豆一樣,五色晶瑩。就貯藏在琉璃瓶裡,供奉在庵中。當時是道光初年的事啊。(《染香續集》)
清鐘九思(沈氏)
鐘九思,是杭州人,家在西溪。為人厚道,很信三寶。鄰近僧捨茅篷有數十個,鐘每一個都護持,供養不懈怠。或有事多耗他的銀兩,也沒有怨言。與人交易,沒有分毫的欺詐。妻子沈氏,一起修淨業,鐘作功德,沈氏總是樂意幫助。一兒一女,都是樸素勤謹。道光六年初夏,鐘示現微病。到了二十四日清晨,告訴妻子說:“我因為平日忠實不欺,淨願懇切,蒙佛菩薩接引,今天中午就向西去了。你們好事量力常作,謹慎遵守我的志願吧。”到了中午,說:“為我點燃香燭。”又對沈氏說:“你的來日不多,念佛要緊。”說完就往生了,享年五十二歲。第二年七月,沈氏也示現病態,請她夫兄來,把家事托付後,就靜坐念佛。到了二十一日,對子女說:“做好人。”平靜往生了,享年五十四歲。(《染香續集》)
清周光
周光,字西蓮,是江寧諸生。天性純厚,淡泊名利,雖然家世顯貴,絕沒有纨绔子弟的習氣。中年後,吃長素奉佛,每天念誦《金剛般若經》,佛號數萬聲,求生淨土。每當朋友相見,寒暄幾句後,就提倡淨土法門,諄諄勸勉。集資重印《彌陀經疏鈔》,自已校對出版,流通江淮一帶。雖然年老,神氣矍铄,念佛更是精進。嘉慶二十二年秋天,患疝病,很危重,而執持名號不斷,病很快好了。有人稱道這事,他就說:“我在那時,開始也痛苦難忍。但接著又想身體既然是假,那苦也不是真。何況身體與心,粗細分明。那身體的痛苦,我對它沒有辦法。我心裡念佛,它對我也無奈。開始還有身心對立,漸漸地只知有心,不知有身,而痛苦就滅絕了。”不久周就往生了。曾經作淨土詩一百多首,刊印流傳世間。一是:“早投清泰為棲息,休向濁塵論有無。煩惱熾時征定力,念頭起處作工夫。尺香勤課三千佛,趁意隨輪百八珠。慈母倚闾虛眼望,可憐游子尚迷途。”一是:“娑婆障道事縱橫,說著蓮邦夢亦清。一息不來千劫恨,寸陰肯捨六時名。如雞抱卵溫相續,似火熔金煉愈精。當下情根除卻盡,自然真性現圓明。”(《染香集》,《淨土詠》)
評說:佛說,苦莫過於有身體,所以有身體就有罪業,有罪業就有痛苦。確實能知道身體是假、苦不真實,這樣返本求源,罪亡心滅,周西蓮不是很有智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