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出聲念佛與不出聲念佛,有什麼不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神通是梵文的意譯。亦譯作“神通力”、“神力”。神通是佛、菩薩、阿羅漢等通過修持禅定所得到的神秘法力。 神通是存在的,神通雖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但佛教不提倡用神通,佛教是覺悟、智慧的教育,過於使用神通,會讓眾生執著神通,神通不敵業力。

  神通的分類

  1、天眼通:能見極遠方事物,或能透視障礙物(例如:牆)或身體;不受光源明暗影響;

  2、天耳通:能聽極遠方音聲,包括言語等;或能跨過障礙物聽到音聲(例如:密室對談);

  3、他心通:能知眾生心念造作;

  4、神足通:能隨心游歷極遠處,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不受時空限制;

  5、宿命通:能知眾生的過去宿業,知道現時或未來受報的來由;

  6、漏盡通:“漏”即煩惱;破除執著煩惱,脫離輪回,指修行證阿羅漢果。

  神通的用處

  1、神通方便度化眾生;

  2、神通可以讓眾生起信心;

  3、神通是教化弟子的一個有效工具。

  即使如是,佛教還是不提倡用神通,《維摩經》曰:“以神通慧,化愚癡眾生”。佛、菩薩、大阿羅漢之所以顯神通者,只為度化下劣根機,愚癡眾生而已矣。

  因此凡是佛、菩薩、大阿羅漢等示現世間,弘揚佛法,皆現凡夫身。唯以戒、定、慧教化眾生,絕不以神通接引眾生。

  佛說:“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是故舉凡於凡夫、居士面前顯神通者,都是在臨命終時。

  神通不敵業力

  神通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但是神通在業力面前也無可奈何。

  目犍連是佛陀的大弟子,號稱神通第一。相傳,目犍連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連通過神通看到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食用,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為焰灰,目犍連大聲向釋迦牟尼佛哭救。

  世尊表示目蓮雖已是神通第一,神通力不敵業力,因此必須找更多的羅漢以群力才能救拔,為此目蓮特別在洞穴外准備盥洗用品,等待結夏安居結束的修行羅漢使用盥洗,並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的大聖者,具有無上的大神通,可是當毗琉璃王最終決定要滅絕釋迦族時,還是沒有用神通來阻止。佛說:“釋迦族受到宿世罪業之報,終究要倒塌的”。

  神通不敵業力,魔有神通力,但無覺悟、智慧,難以脫離魔道。

  神通求證的四個條件

  欲求證神通,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才不會走入歧途:

  1、安於慈悲:一切修持一旦離開慈悲,即為魔薮,缺乏慈悲心的神通,如虎狼毒蛇;

  2、住於淨戒:有了持戒的修養,以戒律約束自己的身心,便不會依仗神通胡作非為,因為在淨戒裡才知道取捨;

  3、行於忍耐:若無忍耐的功力,動辄展現神通,導致傷人害已;

  4、用於智慧:神通不能祛除根本煩惱系縛,如無智慧,有了神通反而徒增煩惱,所以能在平常生活中體會佛法的真谛,淨化三業,一切以道德行事,才是真正的神通。

  對修行者來說真正的神通到底是什麼?

  寂天大師在《入菩薩行》中說:“人不能驕傲和鄙視別人,但對自身的仇敵——貪、嗔 、癡等,要驕傲和鄙視,要堅決戰勝。”

  脫離煩惱,通向彼岸的路是充滿艱辛的,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能走過去。

  成佛無平坦大道可走,科學也無平坦大道可走,但成佛的路更難。顯法說成佛要經過三個無量劫,有的說40多億年才能成佛。這個說法對不對,沒有詳細研究。

  三個無量劫,時間相當長,要修這樣長的時間才能成佛,這就說明要成佛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事。

  對修行者來說,戰勝自身的覆蓋在光明佛心上的堅固的邪惡污染,才是最大的功力和神通。

  在佛教上沒有比這更大的神通。把自身的貪、嗔、癡克服了,那就是最大的神通,不是什麼向外表演、炫耀自己的把戲。密法從來都不看這個,而是看對自身貪、嗔、癡、名利戰勝得怎麼樣。最難的也是這個。

  當別人打你時,你是什麼態度?別人污辱你的時候,你表現出什麼態度?在名利面前,采取什麼態度?這就是看你的菩提心修養程度,看你的神通大小和修持功力高低。

 

上一篇:學佛感悟詞 觀音菩薩12大願之九:度盡眾生願
下一篇:淨空法師:煩惱來源於放不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