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律,說二學處:一曰比丘學處,是指比丘應學習的律儀言,規定若者應作,若者不應作,使所有如法出家的比丘大眾,都歸納在這個范圍內。一曰菩薩學處,這是把范圍更擴大開來,除包括比丘學處外,且統貫世出世間一切階位漸進為菩薩的學習,是指依菩薩應作應不作的規律,成為學習菩薩心行的基礎;其弘深廣大,較前者倍增殊勝。現在所要講的,是菩薩學處。
“菩薩”的名稱,人人都知道;但其真正的意義,多數殊不了了。
通常人率以偶像代替菩薩,如見泥塑、木刻或浮雕、金鑄、繪畫、紙扎的形像,都叫菩薩,甚者指洋囡囡為洋菩薩,這是含有錯誤的,而後者更成為習俗的最大的錯誤。
要知偶像中固有菩薩的像,但也有比菩薩更高階位的佛像,也有較低的古聖先賢的像,甚至有牛鬼邪神的像,不能僅恫地都稱之為菩薩。同時,菩薩與菩薩像,決不能混在一起;我們活著的人,倘具有菩薩的心腸和菩薩的善行,這個人便是菩薩。
“菩薩”,原是印度語音的略譯,具音為“菩提薩埵”。菩提義為‘覺’,薩埵義為有情或眾生,合之為“覺有情”。
“菩薩”的原義,是指能發菩提心的有情,有大智慧上求菩提,有大悲心下濟眾苦,這便是菩薩。
所以我們能從菩提心為出發點,以此上求,以此下化。不唯只有理想,且貴能實踐履行,是名真實菩薩。
故菩薩是覺悟的有情;人能自覺,復以之覺他,使自他俱向無上大覺之境進行修習,即是覺的有情。這顯然不是無情的偶像是菩薩,而具有菩提心的我們才是菩薩。
學習菩薩之道,並非高推聖境,遠在淨土。就是從我們凡夫為起點,一步一步進向聖境,創造淨土,從淺到深,轉劣為勝。最初是大心凡夫地的菩薩,及其優入聖域,終入金剛後心,則成為最高等覺地的菩薩。我現在所倡導的菩薩學處,是重在啟發初發菩提心願的菩薩;旨在要人盡能成為大心凡夫的菩薩,不是頓超二乘的大菩薩。
向來對佛法有信心的人,便自稱學佛,求其真能發菩提心願做個大心凡夫的菩薩,卻是鳳毛麟角。
有一種人學佛,將佛推崇過於高遠,自甘卑屈。既不能認識佛法全般的真相;固執著佛所方便指示的一點一滴的法門,如人間善行,天上福報,著重個人福業方面極粗淺的說法,於是情生耽著,但求個己人天福報為足。這雖也可稱為學佛,但去學佛的真精神遠甚,直是方便中的方便,佛曾貶之為無性闡提。
復有一種人學佛,覺得個己的生與死是極苦痛,於是偏執著佛所指示的中道法——空有兩面——的空一方面。以專求了脫個己的生死,精神上得寂滅無為為究極。這條路徑雖可通至大乘,倘故步自封,不肯進探中道法的幻有、妙有的一面,醉臥於空三昧中,自然未能貫徹佛學全般的精神,自墮於方便小乘,佛曾貶之為無性敗種。
我今倡導菩薩學處,決不叫人迷著人天的福報,也不叫人愚耽小乘的寂滅;是指示人人可走之路,個個可修之道,是整個的全般的佛法的總綱。這便是菩薩之學,自下至上,自凡至聖,從我們開始舉足直到佛果的大道。這自始至終徹上徹下的,都不出我們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現在一念願心的菩薩。
這好像一個國民,從做幼稚園學生起一直到研究院出來的博士止,都是學生;菩薩學亦然,有初發心的菩薩,有金剛後心的菩薩。初心是凡夫,後心鄰於佛,但都是菩薩,始終未離學地。
後心鄰於佛果高位的菩薩,是不易學,但也不離於初心易學,積漸成就。故菩薩學處,是從易學處說起,曰皈依三寶;恐人走歧途,於皈依三寶時兼勸其發四弘誓願。皈依三寶,是教以不入邪途;發四弘願,是使其不趣人天福果,不耽著二乘寂滅。這是直趨菩提大道,一定成佛。
佛果是怎樣成就?曰:是依於學菩薩之行以成。菩薩學處,是倡導從開始即學習菩薩,最終以通達於究竟之佛果。故今所倡導之菩薩學,不是超越二乘聖位的菩薩學,是開始凡夫地的菩薩學,由之漸次深入,上預極果,而皈依三寶,是菩薩學最基本的初步階段。
這菩薩學處的“處”字,也可指法門說,如佛經中說“四念處”、“他勝處”等;但也可指行道之場所說。凡是菩薩所游履處,所棲止處,隨時隨處修菩薩法門,都是菩薩學處。《維摩經》中說:無處不是菩薩道場,今脫菩薩學處,亦復如是。
—民國三十六年二月太虛大師在寧波延慶寺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