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信佛的人供不供財神?
佛家從來也不供什麼爺呀、奶的,不供這些東西,這都不是佛教的語言,什麼老母啊、什麼娘娘啊,什麼奶奶的,還有什麼爺爺的,咱們從來不供。
為什麼不供“財神爺”呢?為什麼不供這些東西?因為他和佛教的教義不一樣。
佛教的教義是什麼呢?捨得捨得--當你布施的時候自然就得到財富,你不布施不會有財富的。
比如說我們不斷布施,就像井水似的,你不斷地往外打,這個井會不會枯干?它不會枯干的。那新水不斷地往井裡流,那個渠道越流越快,越流越寬,水反而多了。
如果你這個井水老不打--你不布施,這口井就會變成什麼?原先進水的通道都會被泥土膩住了、堵塞了,最後變成一口枯井,水也會變臭的。
這個財產也是這樣,當一個人有了財產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布施,有多就多布施,有少就少布施。當布施的時候我們的財產就會接著繼續來,同時我們身心也會健康,而且也會達到一種社會安寧,這都是很好的事情。
所以說財富應該從布施這兒來,從這兒生福報。這個財不是從哪兒來--你供個財神爺,反而還失去了生福報的機會。
比如說有的家來要飯的了,或出家人來乞食--特別是要飯的來了,這一摸兜啊,這有十塊錢,尋思給他吧。回頭一瞅財神爺在那塊兒呢,尋思:我天天求財神爺,沒有人給我一分錢,我憑啥給你十塊錢哪?得了,我給你一塊吧。
完了,機會失去了,幫助人的機會失去了,甚至又不給人家了。
所以說這個“財神爺”的教化是打著一種妄想,而且是一種懶惰的想法,想什麼空中掉餡餅啊、守株待兔啊,等等,全是一種懶惰、想發財的想法,這是不正確的。
我們應該正確地想到怎樣增加財富,我們應該以法財為勝--布施、做善事,這樣財產就會源源不斷地過來,這是正確的。
所以說財神爺應不應該供,大家就明白了,是不應該供的。供了以後還障我們的道。
我們成天地就想:錢哪、錢哪……那腦子老想錢,那錢能使我們“生病”--不是說錢被多少人摸了以後能生病,當我們想到錢的時候,實際上我們的很多“病”就會生出來了。
所以說沒錢的人、不要錢的人是沒有這種病的;要錢的人、摸錢的人都會有一種病。過去我也講過,這個就不多說了,錢這個東西一定要注意。
我們在這個社會上都是有責任的。因為這個社會不是一個人的社會,是大家的社會;也不是一個人生存的社會,是大家共同存在的社會;也不是一個人幸福的社會,是大家幸福的社會。
也就是說有了錢,應該是互相幫助的社會。
過去佛經有那麼個故事:一位老者,他沒兒沒女,吃飯的時候就吃僕人的飯菜,穿衣服打補丁。但是家裡特別有錢,誰要上他家要飯,他誰也不給,非常吝啬。最後死亡的時候,家裡有三車黃金。
當然不是現在的汽車了,那時候古代,我估計是小板車,那一小板車得裝多少黃金?還不得裝個一噸半噸的,是不?有這三車的話,就三車裝一噸黃金或一噸半的黃金,你想一想這多少財富?
三車黃金,沒有接收者,也沒兒沒女,最後給送到國王那兒去了。國王突然來這麼大財富也不知道怎麼辦,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為這事問佛去了。
佛就給他講了這個人過去的歷史,說這個人為什麼有錢呢?因為前生他看到一個出家人來乞食,他就給出家人一缽飯,他沒想到這個出家人是一個辟支佛。
出家人就吃他布施的飯,吃他的飯以後,他生生世世不缺金錢。你看這福報多大?是布施得來的。
但是呢,當給和尚這一缽飯後,他又後悔了,心裡合計:這缽飯給他,我也不認得他,還不如給我的僕人吃,僕人最起碼也能給我干點活啊,他有點後悔。
所以由於後悔的原因,他生生世世都穿僕人的衣服、吃僕人的飯,佛說這是他的前生。
後來國王問了,他今後會怎樣?佛說由於吝啬成性,就是特別吝啬,他會下地獄。你看他又不偷不搶,自己攢的,最後他因為吝啬的果報,下到地獄,永不得超生。這“永”啊,就是時間很長的意思。
所以說我們在這個社會中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什麼問題?就是說這個社會是大家的社會,一定要把你的財產拿出一部分服務於社會,服務於所有困難的人,這是我們做人在這個社會生存的道理。
比如說你坐汽車、走路,那公路誰修的?不是大家出錢修的嗎?等等的事情。所以這個社會是個集體的社會,我們應該服務於所有的大眾和眾生,不要吝啬,這是我們的發財之道、修行之道。
所以說供財神爺的方法,它不是佛教的方法,不是正理。我們不應該用錯誤的思想、錯誤的形象來引導我們,這樣的話會給我們引偏了。
下面的收入將有一部分用來放生或印經!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