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傾蓮池:空杯心態與觀人之道(轉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本文轉自傾蓮池博客

  空杯心態與觀人之道

  傾蓮池

  昨天和一位整天找項目的人聊天,發現他什麼都懂點,比如一款產品的整個營銷策劃流程,他也知道,互聯網營銷圈的牛人,他也一一知曉。

  聊著聊著,他開始罵那些營銷和創業培訓了,說那些所謂的大師都是忽悠人而已, 他們向你推銷課程不為了別的,只為讓你掏錢。我談到自媒體現在越來越火爆時,他說那幫人無非是為了賺錢。

  我接著聊到小六哥的數據庫營銷理念:

  怎樣轉化的效率會更高?

  如何管理你的數據庫?

  如何與客戶培養信任?

  如何實現二次追銷?

  如何選擇產品?

  如何挖掘關聯產品?

  如何定位你的客戶?

  如何找到客戶的需求?

  現有需求是什麼?

  潛在需求又是什麼?

  如何與客戶溝通?

  他贊了贊,然後開始評頭論足,這些只是正常的營銷流程……

  我插了一句:你肯定沒有賺到錢!

  他問:牛逼啊,你這也看得出來!

  我不是牛人,但是從傳統東方哲學的角度,一個習慣抱怨別人,又懂一點就賣弄的人肯定是無法成功的。就算成功了也不會長久。還要一個重要原因,他沒有產品。

  晚上,問小六哥為什麼有一些人似乎什麼都懂,但是就是沒有操作項目成功,或者直白點,沒有賺到錢?

  小六哥月入十萬,營銷圈人物。

  小六哥提到了所有的創業和賺錢都包括兩點:賣產品+思考。

  1、懂的東西都是別人的東西,你能懂但是不賺錢,說明這套方法差不多過時了,沒有自己的領悟

  2、把握住一個真理,做營銷,就是為了賣產品,死死抓住這點,你就不會迷茫了。你學到的方法,是用來賣產品的,找產品,然後想辦法賣出去。

  3、這樣,你就對那些創業類的培訓就不會感冒了,因為他們也是在賣產品,你只是他們的消費者而已。

  我還認識一些人,工作辛苦,他們也想通過網絡營銷獲得一些額外收入,但是懂得不少,眼高手低。他們的思維要麼 自負於自己的見解,要麼只是做別人的消費者埋怨不已而已。

  想起《易經》裡有一句話,大意是上天保佑謙虛的人,使謙遜的人獲福,使自滿的人衰敗。(天道惡盈益謙)

  因此,為人處事,必須要有一個空瓶子的心態。

  如果一個瓶子都裝滿了水,也就無法裝進其他東西了。包括福分。

  所以古人說量大福大是有關系的。南懷瑾說古人觀察一個人是否有出息是否能成大器主要看兩點:

  一是器量。

  二是見識。

  我個人看法,器量足而見識不足的人為人淳樸老實,此類人會會獲得幸福,自天佑之,無不利。

  器量不足而見識高超的人要麼屬於奸人之列,必有會有不測之禍,;要麼不能容人容物而內容抑郁不已,這人如漢朝的賈誼,一個天才的政治家卻英年早逝。

  有器量而有見識的定屬大才!

  當然,這只是一個評判方法,而不能全部套用,否則就成了攻擊別人的武器。

  曾國藩在對自己的弟弟曾國荃的書信中提到,觀察一個人,不是看他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做事是否有清晰條理的思路。

  清晰的思路,這是一個關鍵。

  清晰的思路,其實也是見識的一部分,只是細分而已。

  這篇文章從一開始的思路是一些人物沒有自己的思考領悟和產品開始,一直講到如何觀察一個人是否有出息。而怎樣才能有高超的見識和思考力?

  空杯心態!

  周易裡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吉有凶,唯獨一個卦例外。謙卦六爻皆吉。

  想起《了凡四訓》裡的謙德之效:

  我(指的是袁了凡居士)好幾次和許多人去參加考試,每次都看到貧寒的讀書人,快要發達考中的時候,臉上一定有一片謙和,而且安詳的光采發出來,仿佛可以用手捧住的樣子。

  辛未年,我到京城去會試,我的同鄉嘉善人一起去參加會試的,大約有十個人,只有丁敬宇,這個人最年輕,而且非常謙虛,我告訴同去會試的費錦坡講:這位老兄,今年一定考中。費錦坡問我說:怎樣能看出來呢?

  我說:只有謙虛的人,可以承受福報。老兄你看我們十人當中,有誠實厚道,一切事情,不敢搶在人前,像敬宇的嗎?有恭恭敬敬,一切多肯順受,小心謙遜,像敬宇的嗎?有受人侮辱而不回答,聽到人家毀謗他而不去爭辯,像敬宇的嗎?一個人能夠做到這樣,就是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豈有不發達的道理?等到放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丁丑年在京城裡,和馮開之住在一起,看見他總是虛心自謙,面容和順,一點也不驕傲,大大的改變了他小時候的那種習氣。他有一位正直又誠實的朋友季霁巖,時常當面指責他的錯處,但卻只看到他,平心靜氣地接受朋友的責備,從來不反駁一句話。我告訴他說:一個人有福,一定有福的根苗;有禍,也一定有禍的預兆。只要這個心能夠謙虛,上天一定會幫助他,你老兄今年必定能夠登第了!後來馮開之果然真的考中了。

  趙裕峰,名光遠,是山東省冠縣人;不滿二十歲的時候,就中了舉人,後來又考會試,卻多次不中。他的父親做嘉善縣的主任秘書,裕峰隨同他父親上任。裕峰非常羨慕嘉善縣名士錢明吾的學問,就拿自己的文章去見他,那曉得這位錢先生,竟然拿起筆來,把他的文章都塗掉了。裕峰不但不發火,並且心服口服,趕緊把自己文章的缺失改了。如此虛心用功的年輕人,實在是少有,到了明年,裕峰就考中了。

  壬辰年我入京城去觐見皇帝,見到一位叫夏建所的讀書人,看到他的氣質,虛懷若谷,毫無一點驕傲的神氣,而且他那謙虛的光采,就像會逼近人的樣子。我回來告訴朋友說:凡是上天要使這個人發達,在沒有發他的福時,一定先發他的智慧,這種智慧一發,那就使浮滑的人自然會變得誠實,放肆的人也就自動收斂了,建所他溫和善良到這種地步,是已發了智慧了,上天一定要發他的福了。等到放榜的時候,建所果然考中了。

  江陰有一位讀書人。名叫張畏巖,他的學問積得很深,文章做得很好,在許多讀書人當中,很有名聲。甲午年南京鄉試,他借住在一處去寺院裡,等到放榜,榜上沒有他的名字,他不服氣,大罵考官,眼睛不清楚,看不出他的文章好。那時候有一個道士在旁微笑,張畏巖馬上就把怒火發在道士的身上。道士說:你的文章一定不好。張畏巖更加的發怒說:你沒有看到我的文章,怎麼知道我寫得不好呢?道士說:我常聽人說,做文章最要緊的,是心平氣和,現在聽到你大罵考官,表示你的心非常不平,氣也太暴了,你的文章怎麼會好呢?

  張畏巖聽了道士的話,倒不覺的屈服了,因此,就轉過來向道士請教。道士說:要考中功名,全要靠命,命裡不該中,文章雖好,也沒益處,仍不會考中,一定要你自己改變改變。

  張畏巖問道:既然是命,怎樣去改變呢?道士說:造命的權,雖然在天,立命的權,還是在我;只要你肯盡力去做善事,多積陰德,什麼福不可求得呢?

  張畏巖說:我是一個窮讀書人,能做什麼善事呢?

  道士說:行善事,積陰功,都是從這個心做出來的。只要常常存做善事,積陰功的心,功德就無量無邊了。就像謙虛這件事,又不要花錢,你為什麼不自我反省,自己工夫太淺,不能謙虛,反而罵考官不公平呢?

  張畏巖聽了道士的話,從此以後就壓低一向驕傲的志向,自己很留意把持住自己,勿走錯了路,天天加功夫去修善,天天加功夫去積德。到了丁酉年,有一天,他做夢到一處很高的房屋裡去,看到一本考試錄取的名冊,中間有許多的缺行。

  他看不懂,就問旁邊的人說:這是什麼?那個人說:這是今年考試錄取的名冊。而張畏巖問:為什麼名冊內有這麼多的缺行?那個人又回答說:陰間對那些考試的人,每三年考查一次,一定要積德,沒有過失,這冊裡才會有名字。像名冊前面的缺額,都是從前本該考中,但是因為他們最近犯了有罪過的事情,才把名字去掉的。

  後來那個人又指了一行說:你三年來,很留心的把持住自己,沒犯罪過,或者是應該補上這個空缺了,希望你珍重自愛,勿犯過失!果然張畏巖就在這次的會考,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日本的經營之聖,創建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稻盛和夫,他一生遵守的理念是:敬天愛人!

  其實,有些時候,我看一個人的福報高低,是從他是否謙虛開始的,一個人可以自信,但是不等於自滿。以前看完了管理學名著《基業長青》和《從優秀到卓越》就發現,能將企業扭轉乾坤的管理人物不是那些動不動就自信滿滿,喊口號的人,而是謙遜而執著的人。

  在西方,文化理念可能就不一樣,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但是愛真理不意味著抨擊老師。雖然有時候覺得應試教育的失敗,但是後來我一直對老師心存敬畏。為什麼,閱讀了國學經典!

  站在講台上的,無論一個人認為他講得多差,按佛家的說法,都是自己的業障,而不是動不動就去抨擊師長。畢竟能站在上面的都是有一定資格才能站上去。

  觀察一個人,如果總是抱怨別人,怨天尤人,特別是抱怨父母師長,這類人非常損福報,此類人難成大器,如果是身在高位,不久就會被取代。為什麼?因為父母師長是乾坤卦,乾者,天也,天德強健,坤者,地也,坤德載物。天地養育萬物而為萬物之根本,捨根本能成事者,無有是處。

  還有一類是遇到小事而大喜狂喜,遇到好事過於興奮,這類皆不堪接受更大的喜事和大事。比如那些做個鄉長就高興得不得了的,做不了多大的官。而做了省長依然平靜。此人非池中之物。為什麼?

  其實研究多了也發現這些不是沒有根據的。比如陳姐身體一直虛弱,飲食睡眠都不好。她和她的母親關系非常之差。在心理學裡,父母代表一個人生命元氣,生命最初最原始的能量,一旦與父母的關系惡劣,亦即切斷了原始能量的通道,那是在自裁而已。

  說了很多,正如袁了凡先生說的,凡天將發斯人也,未發其福,先發其慧;此慧一發,則浮者自實,肆者自斂;建所溫良若此,天啟之矣。

  捨棄怨天尤人之,敬天愛人,以謙道修好己心,是為順天之道。

  天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哪個狂妄哪個自以為是,上天就要去消耗損耗他。

  心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上一篇:看懂十二因緣,了解生命流轉的真相
下一篇:學佛十種大礙之行,不可不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