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佛教文化教誨資料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人身難得 佛法難遇 好好修行 時光短暫 寸光寸金 白來人生 轉眼即逝 後悔莫及 今生做到 往生西方

  永遠記住:這個世界上沒有對與錯,只有因和果!

  習氣束縛煩惱多,一日未斷不解脫。修行調伏得順緣,勇猛精進離娑婆。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想自由,再也不要這顆心愁痛苦毒。好想回家,再也不要在這娑婆間迷失。束縛自己自由的人,就是自己,一定要解脫。

  解脫,分開解釋,解開 脫離。 解開煩惱的結。脫離痛苦的根 而不是你的靈魂,挨個地方跑。用智慧去結結 不要想著如何來,也不要想著如何去 當下在智慧中安住,即是解脫。說直白些,用智慧過好日子。這就是修行。必須跟自己的身心世界保持距離。

  為什麼天天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目的是讓我們離快樂近些。今生不求回報,來世不求福報,才是真正的布施。

  師父啊你在哪兒?教你辨認誰是自己的生命導師:

  有些人不知道什麼是“根本上師”,也有人不知道誰是自己的上師。衲在此略為解釋一下“師長”及 “根本上師”的定義:凡是授戒予我們的師父或授歸依的師父都是我們的上師,譬如出家人在受戒時有三師七證,那就是說已有了十個師父。給予口傳或灌頂的師父也是上師,譬如你向一位法師求法,他又如求教了你,他就成為了你的師父。哪怕他只教了你一個法偈,你和他的師徒關系一樣是成立的。

  如果我們去聽一座開示,尚可以只視講者為自己之長輩或善知識,但如果你生起了一個念:“他是我的老師!”這師徒關系也就實時成立了。如果是參與口傳或灌頂、受戒、歸依等等,則必須要視傳者為師。所以一個人很可能有很多的師長,尤其是比丘或比丘尼等,單只受戒時就有十位師父,日後還有親教師、授法師、依止師等等,我們必須視所有這些法師為自己之師長,無一遺漏。有些情況下,授灌頂或口傳的人並非出家人,受者還是要視傳者為自己的師長。在自己的多位師父中,你覺得某一位的教法對你特別有用,特別覺得他的開示令你有所進益,這位你覺得與他特別有緣的就視為根本上師。其他的師父你都要視為佛陀,也視他們為自己之根本上師之化現。“根本上師”就是統攝了你所有的師長於一身的一個概念。你的根本上師不一定是你所有師父中最有名氣或學問的,一位不太有學問的師父之開示對你可能反而最有作用,那你就視他為根本上師。你的根本上師也可能有很多弟子,你不一定有機會與他常常見面,甚至他示現為不太記得你的表現,那也不影響你視他為根本上師這師徒關系。衲的根本恩師是赤江仁波切大師,在仁波切傳法講經時,弟子是幾萬幾萬地前來參加的,所以恩師之弟子十分多,視他為根本上師的修行人不計其數,恩師不一定每一個都認識,這是不構成問題的。除了大師赤江仁波切與為衲授沙彌及比丘戒的剃度授戒諸師外,在拉薩與印度色拉寺中,衲還有親教師:印度色拉寺昧院之退任老方丈不單為衲開示佛法,連衲年青時的生活所需也是老方丈仁波切供施照顧的。

  此外,還有其他曾經為衲開示或灌頂傳法的師長,還有入寺時教我看寫語文的師長,這些都是不同之師徒關系。師父有很多種類,但全部都要視為根本上師之不同化相,再要視根本上師與佛及本尊和歷代祖師是同一心識與體性的不同化現。從功德上來說,我們必須視上師與佛具有一樣的功德。客觀上,一位法師當然卻並不一定真的有佛之功德、智慧與悲心。但如果從對自己之恩德上來說,則絕對是師恩更大。諸佛悲心無等,度化了無數眾生,可是我們卻未被度化。現在是自己師長來救度我們,來為我們開示成佛之道的。

  我久久無言……我原來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很善良的人,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一個“惡人”!因為我內心有種種惡,所以我才有種種苦。如果我的內心無惡,我怎麼會有苦呢?感謝師父,要不是師父的教導,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內心的惡!

  如果沒有師長,我們無可能得以學法受戒,甚至連佛的名字都不會聽到;所以從對弟子的恩德上來講,師恩比佛恩還大。

  花開一季,人活一世,樂天隨緣一些,就會輕松自在一些。沖動來自激情、平靜來自修煉,別讓外界浮躁了自己。

  外境好壞並不是苦樂的根源,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我們的心。

  修煉,就是借完善自己抵達幸福; 借寬容別人淡化痛苦。

  想開了自然微笑、看透了肯定放下。放下了貪念、看淡了得失,才有閒心品嘗幸福。

  有智慧的人沒有煩惱,有慈悲的人沒有敵人。對所有的人都要感恩,慈悲心就能建立起來。

  真正的智慧就是脫離輪回,脫離輪回,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該求的事情!

  佛是三界的導師,是“胎卵濕化”四生的慈父!

  佛法是人類的整體智慧。在任何時代,人類都需要佛法的滋潤、佛法的教育,你享受著人類智慧的整體成果,你生命的個體成長,從肉體到精神、心理的成熟,是繞不開的必經之路,是生命的終極意義。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出家,是看破愛別離苦來出家的,所以說出了家便忘了家,如果還跟家裡人牽緣,則身雖出家,心中的念頭卻沒有出家,臨終時,念頭會被這些愛別離苦纏住,無法跳出輪回,且與家人牽扯,自己也會俗氣化。不要與家人扯愛別離苦,不與人攀緣,則念頭自然清淨,到時要往生西方才有希望,到極樂世界得不退地後,才有辦法報親恩。

  出家乃是要斷絕這條生死債緣,將世俗愛別離苦的親情,轉為度這些親人來皈依三寶,同來念佛、拜佛,度他們出娑婆世界,免生死輪回苦。出家人,生死隨它,一切隨緣!出家人,以一無所有、無所牽掛為成功。

  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假的,一定要放下,一定要捨棄。

  別人毀謗、侮辱我們,也不要生氣,假的;

  別人贊歎我們,也不必歡喜,假的。

  人家毀謗、侮辱、欺負我們,我們絕對不能存報復的心;如果你存著報復的心,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我不願意跟任何人結怨結仇。

  人間有榮華富貴之人,天界也有很多具足神通神變的天人,他們福報都很大。但你若是真正受持戒律了,心清淨了,就真正成為了人天恭敬、供養的對境。你的功德已經超越了他們,他們就會恭敬你、崇拜你。現在有人不恭敬你,輕視你,這是因為你自己的德行不夠,內心不清淨。這也是自己的業障,是自己的相續沒有清淨,所以就有這樣的顯現。因此,想改變這些,就要先改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相續清淨。心清淨了,一切就清淨了,就不會有人不恭敬你,輕視你了。

  現行煩惱特別重的人要留意,心不清淨是往生的大障礙。

  人舉心動念對周圍世界都是有作用力的,所以一個人想自己先成佛,然後再度眾生,很難啊,因為與其有緣的眾生,舉心動念都會對其產生影響,若不把與其有緣的眾生都領入佛門,他也是很難獲得靜心的。怎麼領入,光靠嘴皮子勸一般效果都不大,只能靠自身修行功德力。

  所以,不要認為你身邊的人不信佛是愚癡無福,不要嫌棄周圍那些經常妨礙你的人是外道,實際是自己的善心功德修行得還不夠,若修行真達到一定層次,即使你不主動推介,身邊的人也會不知不覺地被佛法無形之力攝持。周圍怨你、恨你的人就會變得對你友好,不知不覺就跟著你離惡趨善,皈依佛法,一起改善所在之處眾生的共業。所以,若真發心要度化一切眾生,對身邊人群要作的不是生硬推銷佛法,而是自己先要發大菩提心,精進修行不退轉,把有緣眾生引入佛門就等於是在消自己的業,而真自度了呢也能消與眾生的共業。真到善心清淨,功德圓滿時,自度度他就會同時真正得以實現了。

  一定要深信:只要我們一發善心,就能與佛菩薩的心願力交流融合,共同來改善我們的世界。願我們從當下開始多發利他善心、多發大菩提心,及時淨除貪嗔癡惡念,相信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會因為我們的善心而變得美好起來。

  學佛的人一定要用真誠心待人,其他的一切絕不計較,我們只有一個目標:求生西方。肯吃虧、肯上當的人都升天、都到極樂世界去了;很多時候,事情本身不會傷害自己,傷害我的是對事情的想法!事情發生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業盡情空就是佛。念頭不變,命運就無法改變,念頭一變,你的世界就開始變!

  “我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 我一定要見到阿彌陀佛!”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個條件:

  第一個是明觀福田。

  第二個是積資淨障,積累資糧和淨除罪業。

  第三個是發菩提心。

  第四個條件就是發願,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

  無論在家在庵(出家),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i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生忏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

  ◎常常想著什麼?極樂世界是我的老家,家在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大家長,諸上善人是我們的親朋好友,到這個世界來是觀光旅游的,觀光旅游何必認真,無論是順境,是逆境,善緣惡緣,過兩天就走了,就離開了,無論什麼境界現前,都不動心,常常想著家在西方,那就什麼都能忍,什麼都不在乎。

  ◎所以忍辱就太重要了,唯有什麼都能忍,我們的心才清淨,才不會被外頭境界動搖,我們不動搖了,外面山河大地就跟著我們念頭轉好。

  ◎所以總是要記住,經要聽,愈聽愈歡喜,愈聽愈增長我們求往生的念頭,我們往生的信心不足,願心不足,常常聽經會把我們補足,為什麼,對事實真相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了。

  ◎非真看破不能放下妄想執著,妄想執著即是無住;非真放下妄想執著不能見諸法實相,見諸法實相即是生心。為別人做一個好樣子是護法。

  ◎不是本分的事情少攀緣,古人教導我們,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無事。我們今天感官當中這個世界,不是真的是假的。

  一切萬物可以說是同時出現,雖有先後,速度太快,我們沒有法子能夠體會到。

  如果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清淨心現前,清淨心像一面鏡子一樣都照見。

  佛菩薩沒有妄想,一切通達明了,沒有障礙。

  《淨業頌》供養諸位有緣讀到此文的人:

  “心淨眾生淨,心淨國土淨,佛門無量義,一以淨為本。

  戒以淨身口,定以淨塵欲,慧以淨知見,三學次第淨。

  貪淨三昧火,瞋淨悲願風,癡淨般若火,性地本來淨。

  無邊染業淨,一切淨行集,即此淨心行,莊嚴極樂國。”

  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清淨自在! 願一切眾生趨向光明,法喜充滿!

  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夠傷害你,只有一個人會傷害你,是你自己在傷害你自己。

  你把《楞嚴經》讀通了以後你會發覺,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傷害自己,外境只是一個助緣,它沒有理由傷害你,它怎麼可能跑到你心中傷害你呢?它是在那邊動,你自己跟著它動,然後你的妄想傷害你自己,其實說穿還是自己傷害自己。

  如果一個修行人不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你要解脫很困難!

  你現在還是認為別人在傷害你,你完蛋了!你沒辦法修行,你連路頭都搞不清楚: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我們整個生命的痛苦,都是我們自己的攀緣心創造出來的,外境只是個助緣,因為你動,仁者心動,問題出在這個地方。

  我們要了解,所有的輪回是我們自己願意輪回的,其實我們可以做另外一種選擇的,我們可以換一個想法,不要用攀緣心,用真心,我們會活得更好、更自在,事情會做得更圓滿。

  不是像阿難尊者說的:我離開了攀緣心,我什麼都不能做了。不是的!你也可以不迷、不取、不動而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你還可以不迷、不取、不動做你該做的事。

  所以它到最後不變還有隨緣,在假借因緣當中它是不迷、不取、不動。我假借佛像來拜佛,但是我成就我的功德,但是我還是不迷、不取、不動。諸位要把這觀念這個心地法門抓清楚,你就知道怎用功了,你就知道原來這條線是這樣走進去的。否則你就是佛陀經典講半天,你還是跟你沒有關系,這地方要覺悟了。我們不一定要用妄心才能夠去造業,我們也可以用真心去造作很多的功德,重點它不動。

  那麼不動有什麼好處呢?你能夠不受外境的影響。六祖大師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自己亂動。

  我們也許在生命中受過各種各樣的傷害,但這些傷害又成為生命的一道養料,讓生命變得更剛毅,更堅強,更充滿生機、活力和希望。同時也讓傷害成為一個警醒,讓我們及時從迷惑中解脫。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在你生命中出現。每一個在你生命裡出現的人,都有甚深的因緣。在人生的修行中,讓我們接納一切因緣,無論是順緣,還是逆緣,都是我們必修的功課。讓我們隨緣、惜緣、了緣,歷境煉心,自在而行。

  為什麼有些人既善良又聰明呢?因為他們對三寶有信心,對佛法有足夠的聞思,以及對因果極其謹慎等等的原因。

  學佛可以幫助我們消除煩惱,平息躁動,當內心真正安寧的時候,自然會散發出祥和的氣息。

  也許有一天,當您睜開眼睛的時候,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就在您的眼前。

  所以我衷誠的恭祝各位,遲遲早早,總有一天,當您睜開眼睛的時候,就看到莊嚴美麗的西方極樂世界,看到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及清淨大海眾菩薩。

  讓自己強大,必須放下十樣東西:

  1、面子:   有時候我們低頭,是為了看准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認為,自己已經過得還可以,不願意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很多東西都放不下,拉不下這個臉,最終死在面子上。

  2、放下壓力: 累與不累,取決於自己的心。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3、放下過去: 放下過去,你才能過得更幸福努力地改變你的心態,調節你的心情。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對自己說聲順其自然,學會坦然地面對厄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

  4、放下自卑: 把自卑從你的字典裡刪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偉人,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內心強大的人。相信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同樣可以擁有一個有價值的人生。

  5、放下懶惰:  奮斗改變命運!絕招就是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爐火純青,就是絕活。提醒自己,記住自己的提醒,上進的你,快樂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會有一個燦爛的人生。

  6、放下消極:  絕望向左,希望向右!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那麼,請為“最好的自己”加油吧,讓積極打敗消極,讓高尚打敗鄙陋,讓真誠打敗虛偽,讓寬容打敗褊狹,讓快樂打敗憂郁,讓勤奮打敗懶惰,讓堅強打敗脆弱,讓偉大打敗猥瑣……只要你願意,你完全可以一輩子都做最好的自己。沒有誰能夠左右勝負,除了你。自己的戰爭,你就是運籌帷幄的將軍!

  7、放下抱怨:  與其抱怨不如努力!所有的失敗都是為成功做准備。抱怨和洩氣,只能阻礙成功向自己走來的步伐。放下抱怨,心平氣和地接受失敗,無疑是智者的姿態。抱怨無法改變現狀,拼搏才能帶來希望。真的金子,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埋沒,只要一心想著閃光,就總有閃光的那一天。不要總是煩惱生活。不要總以為生活辜負了你什麼,其實,你跟別人擁有的一樣多。

  8、放下猶豫:  立即行動成功無限!認准了的事情,不要優柔寡斷;選准了一個方向,就只管上路,不要回頭。立即行動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質。如果你有什麼好的想法,那就立即行動吧;如果你遇到了一個好的機遇,那就立即抓住吧。立即行動,成功無限!

  9、放下狹隘:  心寬,天地就寬。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別人,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只有在寬容的世界裡,人,才能奏出和諧的生命之歌!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別人,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只有在寬容的世界裡,人,才能奏出和諧的生命之歌。

  10、放下懷疑:  心存疑慮,做事難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要以自己的懷疑,認定他人的思想,不要猜疑他人,否則只會影響彼此間的情誼。

  《廣欽老和尚行持語錄》:“放下,並不是口頭上的放下,是要臨終正念現前,沒有一點家庭的意識,沒有親眷家屬的愛別離苦,這才叫放下,如果還存那麽一點家庭意識,那還是生死輪回。要知道,我們來到這娑婆世界,是帶業來的,要在這娑婆世界中,走入佛門,找一條解脫生死苦的新路去,不要再為貪享衣、食、住的舒適,而更造一些新的惡業,再重入生死輪回的舊路中。不要貪長壽,如果不會修,不會走解脫的路,即使活了兩百歲,也不過是多造一些業,兩百歲一過完,還是要生死輪回。我們這個身軀是有生有滅的東西,終究要毀壞,是無法讓我們永久依賴的,要看破,要放下,而我們這靈靈覺覺的靈性,才是不生不滅的。

 

上一篇:文殊師利般若經原文文殊師利所說摩诃般若波羅蜜經卷
下一篇:海濤法師:變食咒和甘露水真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