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今日社會種種紛诤、不安、惶惑等亂象,我們要如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呢?其實,世間的事情都是相對的,可是在現實生活當中,許多人卻經常從自己得失的角度來衡量事情的好與壞,有些人每天都為蠅頭小利而樂而憂,而悲而喜。然而,由於人們看到的只是事情的表象,不知道有很多事情其實無法馬上判定是福是禍──許多時候,得到未必是福,失去也不一定是禍。沒有挫折就不會有智慧,沒有付出就難以有收獲,任何事情都必須付出代價。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古語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禍與福的關系,其實是互相依存的,而且可以互相轉化。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在一定的條件下,福會變成禍,禍也可能變成福。但「福禍」間的轉化,到底要什麼時候才可能出現呢?「盛極必衰,物極必反」,是必然的真理,故《周易》裡有「駁極必復」和「否極泰來」的言詞,都是向好的方面轉化的期待。
因此,反觀現時社會局面的混亂與不安,不禁令人對「盛極必衰,物極必反」此一道理,作更深一層的省察與思維。什麼是福、什麼是禍呢?世間的禍福應如何如何去厘定呢?正如《太上感應篇》說:「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之受禍受福並不是上天賜予的,而是自己造成的,所以佛法說「一切唯心造」,命運決定在自己。可見,社會、人生的種種問題、煩惱,其根源乃在於我們的「心」。這個「心」就是禍福之本、禍福之源,所謂「心能生萬物,心能造萬物」;「心淨則國土淨」,心染則國土染,人的行為其實都是由思想所支配;有怎麼樣的思想,就有怎麼樣的行為;有怎麼樣的行為,就有怎麼樣後果,這是一連串的關系──佛教稱之為「因果」。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真正免禍得福,得到安樂、幸福的生活,乃至從凡夫到菩薩、從眾生到成佛,就必須努力實踐以下幾個原則。第一,要以慈悲為中心;第二,以因果為指導;第三,以善惡為行為標准。
(一)、要以慈悲為中心
以世間而言,「仁愛」可以說是我們中國數千年來的傳統思想,我國傳統文化的中心其精髓就在這兩個字。儒家「德治」的思想,其基礎就來源於「仁愛」。我們中國人的祖先所提倡的、所強調的,就是要以「仁愛」為中心。
何謂「仁愛」呢?「仁愛」的體現,在於人與人之間要達到和諧,所以《中庸》說「以和為貴」。那麼,在這個「和」的原則之下,子女對父母要盡孝道;兄弟之間要和睦;後輩對長輩要尊敬;朋友之間要相互信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如此形成的倫理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就叫做「倫理道德」或「公德」。這個道德標准是以仁愛為中心,體現在人與人之間要以達到仁愛為主。家庭、父母、兄弟、夫妻、兒女、朋友之間、上下級之間,能達到這個標准,就是「和為貴」的具體呈現。這樣的話,人間就沒有爾虞我詐,就不會互相欺騙、攻擊;整個社會自然就德化了,就會呈現出一種和合向上的現象,就能達到「德治」的理想。就像萬物,到了春天在和暖的陽光之下,就會欣欣向榮。萬物欣欣向榮,就有生氣,而不是殺氣。這個「仁愛」思想是我們中國數千年以來的傳統思想。
人能如此,就與天心相合,就一片和氣,就有種種吉祥的現象,所謂「和氣致祥」。反之,人類互相爭斗、互相欺詐,就會與天心不合,就會出現種種不正常的現象,例如氣候反常、風雨不調,各種災害頻生,這叫做「禍」。所以「仁愛」這個根本思想實在是非常的重要。在中國古代哲學中,無論是儒家或道家,在這方面都講得很多,尤其是《易經》的內容更是精微深奧,意義深刻。
若以佛法來說,佛教的原理則較高,由仁愛上升到慈悲,這個范圍就更廣大了。慈悲遍及於生物,遍及於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那就比仁愛高等多了。佛教無論是從理論上、實踐上,抑或是從內心修養上講,都講得更高、境界更深;不過一般人可能無法一下子達到,唯有菩薩才能做到,所以我們就要學菩薩,學菩薩的大悲、大智、大願、大行,以「慈悲」為中心,以慈悲為出發;有了慈悲,一切問題自然能夠迎刃而解。
(二)、以因果為指導
佛教的道德就是以「因果」為指導思想。宇宙世間萬事萬物,無論是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人生現象,一切一切都離不開因果法則。正如《法身捨利偈》所說:「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佛陀最初說法就是說因緣生法:一切萬物、一切事相沒有因、沒有緣起,就沒有果。誰也不能否定因果法則。萬物是相對的,有善就有惡;有清淨就有污染;有無明就有智慧;有煩惱就有菩提,不同的因緣,就有不同的果報,這是絕對肯定的──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為善受福,作惡遭殃」。這在唯識法相上講,有六因、四緣、五果。從三世流轉來講,有十二因緣,其中的關系都講得很微細。
在佛教經典中,說到人生現象、社會現象的,有這幾句話:「自作自受,共作共受,先作後受,不作不受。」這是因果法則,自己造了,自己就要受;大家造了,大家就要受。我們先造了這個因,時間成熟了自然就要受這個果。無論時間長短,或今生或來世,都必須要承受,誰也無法逃避。所以說,不作就不受,不造因自然就不會有後果。現時香港社會混亂、不安的局面,到底是誰造成的?香港每一個人其實都有責任。
因此,我們學佛,就是要在起心動念處時時以因果法則警戒自己、規范自己。試想,如果一個人連妄念都不起,還會做惡事、做壞事嗎?以佛法來說,起妄念就是造「業」;為佛弟子者,必須要做到身、口、意三業清淨;而身業、口業都由意業發動,也就是說,一切以思想為先導,沒有思想就沒有行動,所以我們要關注、守住自己的思想。
如果我們真的懂得、明白了因果,自然就會在思想深處時常警惕自己,要正確分辨什麼是善惡、邪正;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上殺人、放火、搶劫、貪污、腐敗、欺詐、色情、吸毒、販毒等罪行,那些以身示法的人,不但損害了自己、破壞了家庭,還危害了社會。究其原因何在呢?就是因為違背了因果,他們起心動念都是惡的、壞的,處處損人,處處害人。所以我們要以因果為指導思想,才能建立真正的道德、法治、和平的社會。
(三)、以善為行為標准
現在世俗很多人都講道德;但為什麼這個所謂「道德」常常行不通、常常出現問題呢?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因果,甚至是否定因果。既然否定因果,那還什麼道德可言呢?所謂「善行」,若以佛教的定義來說,「善」以利他為前提,而利益他人的結果,最終還是利益自己,所以佛教提倡「自利利他」、「自他兩利」;不單現在有利,將來也有利;這就稱之為「善」。但是這個「自利利他」,要如何才能做得到呢?
據《優婆塞戒經》載,佛陀告訴善生:菩薩須具足八法,才能自利利他:
一者、壽命長遠:壽命是指世間壽命而言,壽命長遠的菩薩,成就的功德多,自然自利利他的事業亦大,若壽命短促,成就的功德少,自利利他的事業也小。菩薩求壽命長遠,也是自利利他功德的一種。
二者、具上妙色:這是指色身之相應具莊嚴功德,凡修養功夫高的人,其外在的色相也會表現莊嚴的氣度,令人見了生敬畏心,所以有上好的妙色莊嚴,可自利利他。
三者、身具大力:這可以分為五力、十力、十三力等等,無論是多少力,菩薩都應修學具足,方可自利利他。
四者、具好種姓:這是依印度古代社會型態說的,當時的印度,分四大種姓。婆羅門、剎帚利是貴族種姓,是好種姓;吠捨、首陀羅是賤姓。凡生於婆羅門種姓者的菩薩,較能自利利他。這不是根據階級觀點,是依因果觀點而說的。因為凡過去世造諸善業者,必生好種姓之家;因善根因緣成就菩薩,所以較能自度度他、自利利他。
五者、多饒財寶:修菩薩道必須修布施,修布施有賴多財,所以凡有多饒財寶的菩薩,較能自利利他。
六者、具男子身:菩薩有男子、女子之分,二者比較,男子身菩薩諸多條件勝於女子菩薩,故較能自利利他。
七者、言語辯了:就是辯才無礙,菩薩於諸經義,必須一一明了,才能辯才無礙,用以自利利他。
八者、無大眾畏:這可分為自、他二解,自無畏者,是自己於大眾前說法無有所畏;他無畏者,是眾生樂與親近而無所畏。無論二者中屬於何者,都能自利利他。
相反地,「惡」就是以損人為前提,以致自害害他,最終損害的還是自己;不單現在不好,將來也不好;這就稱之為「惡」。這個善惡的定義是相當標准的,因其中蘊含因果道理在內。所以學佛人要以智慧為先導,以利他為前提,在行為上,我們首先必須要有利人的念頭,不要處處只想到自己;利他就是「善」,利益眾生就是「大善」;害他就是「惡」,害一切眾生就是「大惡」。小惡就受小苦,將來的果報較輕一點;大惡就受大苦,三塗地獄的報應都有可能。不單現世受苦,死了以後還要在三塗(地獄、餓鬼、畜生)中再受報,那是非常可怕的。
由此可見,善、惡兩個方向,兩條道條,到底哪一條可行、應行,自然就很清楚了。
結語
「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句話是絕對正確的。所以我們要對自己一切行為,承擔責任。我們不要怪責別人、怪責社會,我們要檢查自己,自己的心才是禍福的根本。我們願意走「善」的道路、「福」的道路,還是願意走「惡」的道路、「禍」的道路呢?在現今價值迷失的社會中,尤其是年青人好高骛遠、盲目追求理想的心態,很容易就會判斷錯誤、選擇錯誤、很容易就會走錯方向;如果萬一不小心真的走錯了或做錯了,就要懂得覺悟、懂得「回頭是岸」;知錯能改是永不嫌遲的,怕就怕我們執迷不悟,知錯不改,以致一錯再錯,這樣的話,誰也幫不了我們,將來苦果出現之時,才識得後悔,可惜為時已晚矣。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份人往往往都是以我為中心的、都是我執、我見,都是自私自利的,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別人;只看到片面,看不到全面;只看到表象,看不到本性或本質;所以佛法就是教導我們要打破我執,放寬心懷,提升道德境界,以大眾利益為依歸。因此我們學佛就要好好觀察自己、調節自己、反省自己、改善自己,令自己在行為上有所軌范,確實能做到不偏不倚、不過不失,那就是必須要以慈悲為本、以因果為指導、以善惡為標准,力求真正做到止惡行善,積極助人,自他兩利。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使人明白人生的最高價值在於為人類社會謀求幸福,成就人們高尚的內心世界,養成高尚的人格,突破小我,成就大我,從而達致淨化心靈、和諧社會的目的。如此人們才能獲得光明、喜悅、自在的人生。
(轉載)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
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