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3 啟講於 匈牙利布達佩斯羅蘭大學 / 編號:32-289 / 共 1 集
獲得佛陀教育的真實利益
尊敬的宋考利·嘉博博士、博特蘭·阿格尼博士、諸位教授、諸位博士、諸位嘉賓、諸位大德:大家好!
這一次,得知羅蘭大學舉辦“國際蒙古佛教研討會”,以迎請蒙古文《大藏經》,這確實是值得慶祝的一樁大事,我感到非常歡喜。貴校來函相邀與會,令我備感榮幸。但是年屆九十二的身軀使我力不從心,加上目前尚有法務纏身,分身乏術,不得已只好錄制這段視頻,以表達我衷心的祝福。希望大家原諒我無法躬預勝會的苦衷。非常感謝大家!
蒙古文《大藏經》的翻譯,歷經了中國元、明、清三朝,它是蒙古地區的佛經總集,也可以說是蒙古佛教文化的百科全書,這真正是稀有的珍寶。但是由於年代久遠,面臨保存的危機。二O一二年,我們有幸聽到校勘出版蒙古文《大藏經》的消息,於是盡己所能的提供了一些資助,共襄盛舉。目前這部《大藏經》已經影印出版,並開始分贈寺院和學術研究機構,這真是人天共慶的一樁大好事!
蒙古文《大藏經》的學術與文化價值
此次蒙古文《大藏經》不遠萬裡而來,落戶匈牙利羅蘭大學,因緣的確非常殊勝。
羅蘭大學對蒙古學與佛法的研究持續蓬勃發展;不但歷史悠久,而且研究領域更是日益完善多元。貴校的“蒙古及內亞研究系”、“蒙古研究中心”和“布達佩斯佛教研究中心”,都是致力於相關領域的研究,內容涵蓋了宗教、語言及文化、游牧傳統、歷史等方面。
談到蒙古的宗教與文化,我們不難發現,佛教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研究蒙古文佛教典籍,對於研究蒙古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蒙古文《大藏經》內容浩繁,除了佛教經、律、論之外,還包括哲學、歷史、天文、地理、醫學、建築、科技等諸多領域。簡而言之,它的價值不僅體現在佛教哲學范圍,也涵蓋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多方面的文化與知識。不僅如此,蒙古文《大藏經》還同時匯集了蒙古語的精華,對於研究蒙古語修辭、語法以及佛經翻譯,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正如蒙古文《大藏經》的總編輯金峰教授告訴我們的,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而最終形成的蒙古文大藏經《甘珠爾》《丹珠爾》,具有十分突出的民族特點和地區特點,擁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國際蒙古學協會前秘書長沙·畢拉教授也認為,新近整理出版的蒙古文《大藏經》是近年來國際蒙古學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所以,它不但是我們研究佛教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蒙古文化、東方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
內蒙章嘉大師與我的因緣——認識佛陀
內蒙古的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是我的老師。蒙古語“呼圖克圖”有明心見性、生死自在的意義。章嘉大師終生儉樸勤修,戒行圓滿,精通漢、滿、蒙、藏語文,熟讀五部大乘經典,顯密圓融,行住坐臥,沉穩安詳。章嘉大師是我學佛的第二位老師。
我是從哲學入佛門的,二十六歲開始學佛。第一位老師是當時知名的哲學家方東美先生,方老師告訴我,“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句話很有吸引力,我就開始認真研讀佛經,把佛法當成哲學來看待。
半年以後,很幸運的認識了章嘉大師,他讓我知道了哲學不是佛法的全部,它只是佛法的一個部分;我學佛的根基是在大師的指導下奠定的。大師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學佛要先認識釋迦牟尼佛,才不至於走錯路、走彎路;還告訴我,釋迦牟尼佛的詳細傳記收錄在《大藏經》裡《釋迦譜》及《釋迦方志》。
讀了這兩本書之後,才了解釋迦牟尼佛是人,不是神。他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為了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而出家學道,後來大徹大悟,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通達明了,隨即講經說法,將自己證悟的真理傳播出去。所以釋迦牟尼佛的身分,用現代的話說,是一位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一生從事教育工作。所以我們認識到,佛教是教育,是釋迦牟尼佛對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
佛陀教育的目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學習佛法,首先要厘清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佛法;厘清這幾個問題,對於學習佛法幫助非常大。“佛”是古印度梵語裡面的音譯,意思是智慧、是覺悟。佛有體、有用,從其本體上說是智慧,從其作用上來說是覺悟。這裡我所說的智,跟我們普通概念裡面的智慧不一樣。它有三種解釋:一、一切智,指正確了解宇宙本體的智慧;二、道種智,指對宇宙萬象的產生、現象、過程以及結果能正確明了的智慧;三、一切種智,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圓滿明了的智慧。覺也分成三個層次:一是自覺,即是自己的覺悟;二、覺他,即是幫助他人覺悟;三、覺行圓滿,即是指自覺、覺他都達到圓滿。
智是體,覺是用,所覺的對象是宇宙人生。宇宙人生我們用一個代名詞,稱之為“法”,它包含無盡時空裡面一切萬事萬物。“佛法”這兩個字合起來看,就是無盡的智慧、覺悟,能夠覺了宇宙人生一切萬事萬法。所覺的對象沒有邊際,能覺的智慧也沒有邊際,而能覺與所覺是一不是二。這很不容易理解,我們用夢境來做比喻,譬如我們作夢,在夢中一下子覺悟到我在作夢,知道夢裡所有境界都是自己的心變現的;心能知,夢境是所知,這個知覺的心跟夢境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不是哲學,佛法的能所是一,而哲學的能所是對立的。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能夠圓滿了知宇宙萬有的智慧德能,是自己本來具足的,不僅佛有,一切眾生都有,眾生與佛是平等的。雖然平等,可是我們今天的智慧、能力確實是與佛不相同,那是因為我們把本有的智慧德能迷失掉了,這一迷失就帶來了苦。對於宇宙與人生的真相茫然無知,看法、想法統統錯了,導致說法、做法也全錯了。說錯、做錯了,後面一定有結果,結果就是六道輪回,不得不經歷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過著眾苦交集的日子。如果一個人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夠真正理解,沒有想錯,沒有看錯、做錯,所得的結果一定是快樂。
迷是苦因。那麼我們是如何失掉本有的智慧德能的?佛用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執著遮蔽了我們的智慧德能;斷掉妄想、執著,本有的佛性就恢復了。佛法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放下妄想、執著,破迷開悟,從而離苦得樂。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就是成佛,這也是佛法教學的終極目標。
信解行證得佛法真實利
如何才能離苦得樂,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佛是老師,老師只是教導我們理論、方法,學生的成就必須要靠自己發憤努力修學才能獲得。而修學是有次第的,佛門的修學分為四個階段:信、解、行、證。
信是第一步。我們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何謂緣?就是他能信,能信就是緣成熟。佛度眾生,一定是先度能相信的這些人。信,首先信自,相信自己有佛性,相信自己本來成佛;相信自己的真如本性現在被染污了,只要把染污去掉,恢復自性,就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第二是信他,他是指佛。佛為什麼要幫助眾生?因為佛所證得的是究竟圓滿的智慧,他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從一體流出的是大慈大悲。佛就是以這種無條件的愛為推動力量,加上大智大德的方法手段,來幫助無盡的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相信佛,依照佛所講的道理、方法修行,決定能成就。
建立信心,然後求解。修學沒有懷疑,才會體會到快樂而沒有障礙。學佛求的是一切通達明了,這個方向不能偏離。研究經論,可以選一部,然後把心專在這一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佛法修學跟世間法的觀念不一樣,世間提倡為學要像金字塔,先要博,慢慢再精;佛法求學像大樹,選一門把根扎深、扎牢了,以後枝葉花果就很茂盛,所以先專後博。
理解了之後就要開始修行。這就好比我們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旅行,先研究地圖,這是在解上下功夫,知道道路怎麼走,准備就緒之後就要開始起步,踏上旅途。因此,理解、明白經典的義理之後要行,也就是把它落實在生活上。以經典為標准,如果我們的看法、想法跟佛講的不一樣,要知道自己錯了,佛沒錯。要勇於捨棄自己的錯誤,依靠佛的知見來修正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也要用這個標准來修正。佛門說的修行,就是指修正自己錯誤的看法、想法、語言、行為。所以,佛法不是華而不實的空洞理論,而是能夠落實在現實生活的;能夠落實,就能夠獲得佛法的利益,真正是煩惱輕、智慧長,從而能夠產生法喜,產生不疲不厭、持續修學的動力。
什麼叫證?證是契入境界。這個證就是親自證實,事實真相確實如佛所說,這才算數。佛在經上所講的理論,如果只是聽佛說的,自己沒有見到,這總是隔了一層。古德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證就是你真正喝到那口水,知道它怎麼回事情。佛教在世間的目標,是圓滿的幫助我們解決一切苦難的問題,讓每個人在這一生當中得到幸福快樂、家庭美滿,並且生活在一個和平、和諧、安定、繁榮的世界裡;至於未來的目標,超越六道、了脫生死,乃至圓滿成佛,其殊勝的利益就更不可思議。
我學佛到今年六十七年,講經教學也有六十年了,真正得到了老師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什麼?是快樂,天天生活在歡喜、快樂當中,這與富貴貧賤沒有關系。雖然這幾十年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挫折,但是那些對於我來說不是挫折,而是考試,幫助我不斷提升。處順境、善緣不生貪戀,處逆境、惡緣不生瞋恚,都能夠自在、歡喜。這是因為我每一天都在讀經,從經典當中學習,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白,就愈來愈歡喜。
所以我這一生感恩老師,感恩老師讓我有機會知道佛法這麼好!感恩佛,留下了這麼寶貴的經典,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自己這一生能守得穩、守得定,堅持走在這條正法大道上,接受並弘揚佛陀的教育,完全依靠經典的教化,經典的利益確實不可思議
今天,我們獲得了這一部蒙古《大藏經》,希望大家都能藉此殊勝因緣,共同來學習與弘揚佛經裡無量的智慧寶藏,不僅自己獲得真實利益,也能利益他人,進而造福現代社會,乃至全球人類。
在此,謹祝福本次討論會順利圓滿!祝福大家福慧圓滿、六時吉祥、身心康健、光壽無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