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朋友:
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心理學”, 和我們現在所要學習的正法佛學的因觸而生受、愛、取、有乃至純大苦聚集的心理活動學說,有著本質區別。
由觸而生,在色、受、想、行四個方面的內在意識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思想、行動結果,我們把這一理論學說定為“正法佛學的心理學”。 它 闡明了正法佛學對“色受想行四大自然和精神物質存的心理意識反映(上文說過的“條件反射”),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未出五蘊的世間人)與多聞聖弟子之間有著截然不同的宇宙觀。
凡夫眾生觸物生情分人我,由此受到五蘊系縛輪迴三界生死中,苦海無邊。而多聞聖弟子於色物無欲愛、貪喜,常住寂滅、清冷無為中,遠離恐怖、苦惱,是謂常住常樂!
下面且聽聖賢的無上說教吧:
第62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爾時,世尊晡時從禅起出講堂,於堂陰中大眾前敷座而坐。爾時,世尊歎優陀那偈:
法無有吾我,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時,有一比丘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雲何無吾我,亦無有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佛告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計色是我、異我、相在;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見者,此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受、想、行、識無我;此色非當有,受、想、行、識非當有;此色壞有,受、想、行、識壞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當有。如是解脫者,則斷五下分結。
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斷五下分結已,雲何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若作是說:“更有異法,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若增進廣大生長”者,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所以者何?比丘:離色界貪已,於色意生縛亦斷。於色意生縛斷已,識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界離貪已,於受、想、行意生縛亦斷。受、想、行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無所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識無所住故,不增長。不增長故,無所為作。無所為作故,則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脫。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比丘:我說識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除欲見法涅槃,滅盡、寂靜、清涼。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生滅以不樂,及三種分別;
貪著等觀察,是名優陀那
第62經譯文:
注:五下分結:①貪結,②恚結,③慢結,④嫉結,⑤悭結。結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結縛眾生,使之流轉於三界。
當佛陀住在捨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時,一天晡時,世尊從禅定中起,走出講堂。於講堂陰涼處,在大眾前面敷座而坐。當時世尊說歎優陀那偈,其偈意思是:法沒有吾我之分別,也沒有我所有存在。連“我”都沒有,我所就更不用說了。比丘若想解脫,應當從此處開始,斷除五下分結。
此時有一位比丘,以禮問訊佛後說:為什麼說無我,亦無我所?連“我”都不能有,“我所”更由何生?比丘解脫,則從此處開始斷除下分結呢?
佛告比丘說:哪些愚癡無聞凡夫總是算計色是我、不是我,印相在心;於受、想、行、識也是這樣認為。然而多聞聖弟子們卻不這樣,他們看見色,不以為是我,異我,相在;於受、想、行、識也是這麼認為,他們也沒有“我知,我見”的思想與觀點。聖弟子們認為“色”是無常的;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有色即是苦;有受、想、行、識亦是苦的。色是無我的;受、想、行、識也是無我的。此色不應當有我;受、想、行、識也不應當有我。這些色是要變壞的;受、想、行、識也可以變壞的。所以說無我、無我所;也不應該有“我和我所”的思想。已經這樣做並已得到這樣思想解脫的人,那麼他就斷除了五下分結。
此時哪位比丘對佛提問,他說:斷除五下分結之後,怎樣才能做到漏盡,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世法中自己可以作印證,具足住(具備各種條件,住於寂靜無為之中),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此比丘說:愚癡凡夫和無聞眾生總是於無畏處(不應生起畏懼的事)而生起恐懼心。他們於無我,無我所感到很不理解,故而驚怖。這些愚癡凡夫,無聞眾生總是攀緣四識而依住。
【注解:①意生縛:於色中,心中生起喜樂、愛戀之心不能捨離。相對於解脫來說就是一種束縛,故而叫做“意生縛”。②攀緣四識住:是說“識”於“色、受、想、行四蘊生起的攀緣心:a、識於色攀緣,b、生起愛樂,c、增進(不停止)d、廣大(橫向擴大發展)生長(縱向深入發展),接下來“識”於受、想、行攀緣亦復如是,故而叫做“四識”攀緣,都是屬於內心精神境界的活動。】
所以佛說比丘,凡夫識心總是徘徊停留在這些問題上,患得患失。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盡情游戲,演繹世界)。對於這樣的思想學說,卻有很多不同其他觀點,說三道四,種種猜測。他們說“識”是這樣的或那樣的,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這樣的理論觀點,也只是說說而已,空洞無味,聽到後會影響進步,生起疑惑之心。因為這些人,他們沒有深入進行覺照觀察,離開五蘊根本不能有境界出現。
佛說比丘,離開色界,貪心捨已,於色所生起的意生束縛相應亦斷。於色的意生縛斷了之後,識的攀緣心亦斷除,“識”不復存在。自然所謂的增進、廣大、發展也就不存在,那麼“識”於“受、想、行”蘊界的影響和作用也就相應失去。那麼“識”對四蘊就無所作為,無作即停止(住)。由於停止,心即產生知足。由於知足原因,就得解脫;得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比丘,我說“識”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除欲見法涅槃,滅盡,寂靜,清涼。佛說完此經已,諸比丘歡喜奉行。
偈曰:生滅心不樂,及三種分別,貪著等觀察,是名優陀那。
注:此經以“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二偈句之後,至攀緣四識住,中間缺少很多內容,以致前後經文不連貫,語文不通順,此經為殘缺不全之經,故有遺憾。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浧槃。
一切佈已過,永超世恩愛。
列位朋友:讓我們沐浴在正法佛學的暖陽春風裡,輕松愉快地渡過每一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