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八集) 2005/2/21 台灣台南淨宗學會 檔名:52-116-28
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們昨天進入第四個單元「信」這個部分。也提到信是人言,「凡出言」要「信為先」。信也含有一個更深的意思,就是信義、就是義務。一個人做人的本分不需要說,但是常常放在心上,時刻不敢忘懷。所以我們昨天也提到父子關系,很多的孝子縱使已經離開母親五十年,在這一段時間他還不斷希望能找到母親,可以好好奉養。所以後來確實皇天不負苦心人,宋朝朱壽昌也順利找到他的母親。而且不只接母親回來奉養,連母親後來生的弟弟、妹妹也一起照顧。這都是讀書人時時把本分放在心上。
我在澳洲聽楊老師講《德育故事》,每次幾乎都是淚流滿面。剛好我隔壁坐了一個香港的朋友,他長得非常的魁梧,一個大男人。剛好我在聽課都一直掉眼淚,他看我這個樣子,還把衛生紙推給我,然後不敢看我,慢慢推過來。所以他也是有很溫柔的心。為什麼我眼淚一直流?因為每次聽,比方說聽到「子路負米」,子路當他還很貧苦的時候,他也是盡心盡力奉養父母,都要走到百裡之外去把一些米糧扛回來。而他一路上扛著米糧,不只不覺得重,還覺得內心很踏實、很歡喜,因為他在盡為人子的本分。後來他當了官,富貴了,每次吃飯都很豐富,但是他卻吃不下去。旁邊的人就問他:這麼好的飯菜,你怎麼吃不下去?子路說:我的父母已經不在了,他們都無法跟我一起享用,這都比不上我當初幫父母百裡之外扛米糧,那個吃起來才香、才踏實。所以一個一個聖賢的故事,讓我感受到什麼才是做人的真味道。所以一直聽,一直內心在吶喊,做人就應該是這樣才會痛快。
所以很多朋友也會跟我一起討論,如何學習我們聖賢的教誨。其實學聖賢教誨最重要的要學什麼?要學聖賢人的存心,要學聖賢人的用心。聖賢人他的存心就是時時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時時不敢忘懷,時時提得起來去與人相交。當他時時都是德行提起,那他的壞習慣自然而然慢慢就不見了、就消退了。所以我們熟讀《弟子規》,也是時時以聖賢人的心行來自我觀照、自我提醒,相信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就通。而當一個人真正用聖賢的存心跟行為去做事,你每一天一定會有法喜充滿。
所以提到「信」,就是因為它是義務,它是本分。我們昨天是提到君臣關系當中的道義、恩義。那在為人臣子方面,我們昨天也提到不應該意氣用事,應該用理智跟領導者好好溝通。所以其實人與人為什麼會沖突?大半是因為距離遙遠,缺乏溝通。缺乏溝通久了,就很容易對立、很容易矛盾,之後就沖突了。所以為人領導者也應該大開溝通之門,能有雅量接受下屬的勸谏。而下屬也應該有勸谏上司的責任。
諸位朋友,你敢不敢勸你的上司?我也聽一些朋友說,很不敢。甚至於說單位的上司兩三個,到底要跟哪一個?跟對了,以後可以怎麼樣?飛黃騰達。假如用這一顆心去替上司辦事,日子好不好熬?每天要察言觀色,要巴結阿谀,那累死了。假如剛好押的那個寶沒有升上去,那怎麼辦?那他不就捶胸頓足。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當我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去事奉上司,那真是累死人。假如你是巴結阿谀,結果這個長官確實升了,你跟著他升上去,難道人生就好了嗎?未必。要巴結阿谀的長官,他能不能在他的事業當中,真正不斷提升?不可能。因為還要接受巴結阿谀的長官,他的智慧、他人生的見地還有限。到時候一定會怎麼樣?一些狀況出現,他就會被換下來。所以我們看到現前社會很多當大官的人,可能兩個月、五個月官職就怎麼樣?就去掉了。那到時候你雖然押對寶,還是落得一場空。
所以到底我們要把努力、把用心押在哪?尤其公務人員我們真正要跟的是什麼?跟的是我們的本分,跟的是人民的需要。這樣子,你就很直言不諱去勸谏你的上司。而也由於你都盡本分,都替人民服務,你的能力也會日漸提升。當你有真正的能力,好的主管一上任,他要用誰?當然要用真正可以辦事、可以信任的人。到時候,你不去求機會,機會自然而然到你的身邊來。所以人生假如能夠道法自然,你就能夠水到渠成,你也不會活在患得患失之中。所以這是臣子應該無求的去盡他的本分,去進谏上司。
在十多年前,我們有出現東南亞的經濟風暴,很多國家都面臨很大的挑戰,幾乎很多財政問題都垮下來。當時候韓國出現了一幕,就是一個企業要倒,它的員工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然後去跟企業的領導人說,我們公司不能倒,我這些錢你先拿去用。所以這確確實實君臣之間,領導與被領導之間,有道義、有情義。這樣的景象在我們中國人能不能看到?可不可以?要有信心。是在韓國看到,請問韓國人跟誰學的?對!現在韓國學中國文化那真是扎扎實實,從小學到大學都有一連串學習儒家文化的課程。而且整個韓國人他以能學習儒家文化為光榮、為驕傲。所以我們要真正看得懂老祖宗這一塊寶,不然老祖宗的本事確確實實是被隔壁的鄰居去發揚光大。那我們當子孫的就沒有盡到本分。
第二個是君臣關系,接下來我們看五倫的夫婦關系。那夫婦之間當然也要言而有信。假如夫婦之間言而無信,那會延伸出什麼情況?可能就互相猜忌,互相講話當中都有攻擊、都有揶揄。這樣子,每天還要朝夕相處關系就很危險,所以也是要言而有信。現在夫妻之間聽說都有各自的秘密,都有私房錢。那當我們都有秘密,都有私房錢,都不讓對方知道我們的情況。當我們用這一分虛妄的心、不真誠的心,對方能不能感覺到?可不可以?可以。所以人常常在做自欺欺人的事情,其實這樣心裡面不踏實,縱使你確實留了一些錢在身邊,但是你的心每天還要提心吊膽。這樣有時候留住了錢,可能身體都怎麼樣?每天擔心東擔心西,身體都搞壞了。所以治家應該抱持著一個態度,治家沒有秘密,坦坦蕩蕩,這樣最好。
我母親她每次領了薪水統統交給我父親,所以我們家是父親掌管經濟大權,我母親從來不過問錢的事情。所以母親愈信任,父親就怎麼樣?做牛做馬都願意。其實真心信任別人的人,往往他都輕松多了。我母親不管錢,我母親也不會騎腳踏車,所以每次出去,她會跟我爸說:我就是什麼都不會,很笨!那我爸爸就服務的怎麼樣?很高興,很有成就感。後來我會開車了,就變成我也服務我的母親。所以人不要太精明,什麼事你都要管到底,讓別人在你面前都覺得很沒能力,到最後你就累得半死,然後做得要死,還被人家嫌得要死。所以一個人的精明要內斂,不要精明去壓迫到別人,所以這也是要中庸之道。
在言語當中,要言而有信。那夫妻之間彼此的心裡一定要感謝對方的恩德,感謝對方陪我們一路走完這個大半的人生。我們男士一定要時時記住,因為有我們的太太幫我們做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哪一件事?傳宗接代,我們的家族才得以延續。光是這個恩德就報不了。因為我們也做不來,是吧?所以「恩欲報,怨欲忘」,當夫妻之間常常都想著對方的付出,對方的恩德,一些沖突都把它放下。心裡常念恩,看到對方都心生歡喜,哪有可能會處不好?當夫妻都相處得好,那你每天的日子和樂融融。
在漢朝的時候,漢光武帝他有一個臣子叫宋弘,為人非常清廉,做事很負責任。當時這個宋弘他做的是司空的工作,也就是掌管土木工程,也是國家一個很重要的職位。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剛好新寡,先生去世了。漢光武帝在跟他姐姐談論,想要幫她再找一個先生,也希望在大臣裡面挑出來。然後他就問姐姐,所有大臣裡面你最欣賞誰?那湖陽公主馬上就說,宋弘氣宇非凡,很有德行。那光武帝一聽就知道。結果光武帝就找宋弘來,就跟宋弘說,一般的人情都提到富易交,就是一個人一有財富之後就會換朋友;那人一貴了,富貴了就會換妻子,好像現在的人情有這個趨勢。就套了一下宋弘的意思,看他有沒有意願娶他的姐姐。
諸位朋友,假如娶了皇上的姐姐就是什麼?皇親國戚,瞬間就從臣子變什麼?變成貴族,很多人是夢寐以求這個機會。宋弘知道皇上的意思,馬上就跟皇帝說了兩句話,「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在困頓、在貧窮、在努力人生的過程,有很多的朋友相助。而當我們真正有發展的時候,這些朋友絕對不能忘記。糟糠之妻,糟糠是指很粗的米糧,就是陪著我們胼手胝足一起創業的原配夫人,不可以把她休了。
宋弘講話很有學問,假如皇帝說:你有沒有意思娶我姐姐?他假如馬上就跟皇帝說:糟糠之妻不下堂,你不知道嗎?皇帝會怎麼樣?怎麼這麼不給我面子。所以宋弘是娓娓道來,先說貧賤之交不可忘,還要停頓一下,皇帝想說,對,人生還是要重情義。接著再說糟糠之妻不下堂。這樣皇帝就怎麼樣?不會為難他。所以講話要有藝術,先後順序重要。就好像你要去勸一個朋友,你可不可以一見到面說,來今天我給你講一個缺點。他一定會噎著。你要跟他講,你最近那些不錯,提個一件、兩件不錯的,再提一件應該改進的,這樣就是講話的順序,我們也要隨順人情。所謂「人情練達皆文章」。
那宋弘拒絕了皇帝,拒絕了湖陽公主,這樣的情義,這樣的氣節,不只影響了他的家庭,還影響了滿朝文武,甚至於還影響了往後一千多年的讀書人。往往讀書人可能在看書,最近愈來愈富貴,本來還想換換太太,突然看了就怎麼樣?收斂一點。因為這種浩然正氣可以屹立在天地之間。我也相信當宋弘把這件事拒絕以後,應該有很長一段時間,滿朝文武絕對不敢把他的太太休掉。所以讀書人他的態度是「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時時都抱著「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所以他的行為才能夠影響社會風氣。我們也要學習宋弘這一分存心,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期許當家人、當社會的好榜樣。這是夫妻之間要守的信義、要守的道義。
第四個五倫關系是兄友弟恭。兄弟之間也要言而有信。假如兄弟言而無信,可能家庭氣氛就會出狀況,甚至於會發生沖突都說不定。那兄弟也有情義、也有恩義,應該好好團結在一起,這樣才能夠讓父母很放心。所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友弟恭在我的印象當中,父親也沒有告訴我們你要好好愛護姐姐;我也沒有聽過我父親跟姐姐說,你要照顧弟弟,從沒有聽過。最主要是父母本身就有做給我們看、演給我們看,所謂「身教者從,言教者訟」。真正自己做到了,你的孩子很自然而然看得歡喜就照做。但是沒有去做,只是在言語、在說教,可能孩子聽久了,他會不以為然,到最後還會跟你發生口角。訟!
我們來看看現在有很多的兄弟都走向法院,為了財產都互相告起來。《朱子治家格言》有提到「居家戒爭訟」。一個家庭、一個家族非常忌諱什麼?訴訟,親人相告。我們說人情國法,人情也要兼顧。因為失了人情就失和,失和了,家庭就不可能興旺。所以居家戒爭訟。當家庭裡面為了財產互相控告,這個錢保證留不住。再來,當兄弟之間都發生沖突,已經給下一代做了什麼?很不好的示范,所以這個家族已經敗象已露。所以才提醒我們「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
在明朝時候有一個女士她姓陳。剛好她的父母比較早過世,那時候她還有兩個弟弟,一個才六歲,一個才五歲,她又已經到了適婚年齡了,家裡又留了一些財產。結果所有的親友都一直在窺觊她們家的財產。那怎麼辦?人生往往要瀕臨抉擇,所以抉擇要靠智慧。假如她嫁了,那誰來照顧兩個弟弟?所以她就下定決心,現在一定全心全意把她的兩個弟弟照顧好。
她又知道這些親友都一直在打他們家財產的主意。所以有一天她就拿了很多蠟燭,然後把家裡點蠟燭點得很光明,然後還煮了很多菜擺在桌上。因為她知道這些親友常常在她們家走來走去。所以她擺好酒宴,就親自在走到外面把這些親人都叫進來。來來來!到我們家坐,到我們家來吃點東西。本來是要來看看有沒有下手之處,結果這位陳氏她是主動又把他們邀來吃飯。結果他們覺得很不好意思,然後就跟她說:我們是剛好走到這裡來,結果沒有蠟燭了,所以來你們家借一下。所以就統統一起請進來,一起吃飯。每一個人都不好意思,也不敢互相看來看去。結果從那天以後,這些親戚就沒有再到家裡來。一來是她很有度量,她沒有直接跟這些親屬發生言語上的沖突。也由於這樣的態度,喚醒了親友的慚愧心;再來是親友也深刻感覺到,她已經下定決心要好好把她的弟弟扶養長大。後來她的兩個弟弟也很順利有了家業、有了事業,她是四十五歲才出嫁,結果終身沒有生孩子。後來晚年,她兩位弟弟也是很自然的就把姐姐接回家裡來奉養到老。
這是我們古代為人兄、為人姐,對於自己的弟妹都抱持著這樣的情義,這樣的道義。所以我們為人兄、為人姐也應該起而效法。其實當人常常會計較得失,比方說我多照顧弟弟,我是不是自己又缺少。當人常常計較東計較西,人生就不踏實、不痛快。所以應該遇到兄弟困難就要全力去幫忙才對。
我們在深圳就有一個老師她的先生,剛好先生的妹妹在夏威夷工作,結果在夏威夷生活很困難。先生就跟太太說:我希望把這二、三年的積蓄統統寄給我妹妹,因為她在那邊很困難。假如是你先生,你要怎麼回答?你那時候要想到量大福大,你那時候要想到君子成人之美,你要成全先生的這一分悌,這一分友愛妹妹的心,而且也成全他的孝心。因為他的母親、父親一看到哥哥對妹妹如此照顧,他的內心不知道有多麼的安心。結果後來太太馬上就說:你這個做法我很佩服也很歡喜,我去幫你匯錢。當夫妻是這樣子的互動,相信他們的情誼會愈來愈深厚。雖然我們是捨掉了錢,卻贏得了家庭的和樂。俗話又說「家和萬事興」,既然都萬事興了,還怕以後沒錢嗎?所以人生要盡義務,人生要看得遠,不可以處處計較。這是兄弟之間的道義。
我們看第五個關系,朋友有信。朋友不只是言而要有信,還要有朋友的信義跟義務。在漢朝時候有個讀書人叫張劭跟范式,他們兩位在太學裡面一起讀書,感情很好。後來各自回自己的家鄉去,約定兩年以後的今天,范式要去拜訪張劭。結果經過了兩年,張劭就跟他母親說,我的朋友今天要到。他的母親就說,兩年前的約定,我看可能都忘記了。而且兩個人的家又離了千裡之遠。張劭就說,我這個朋友是非常守信用的人,他一定會到。所以他的母親也開始准備一些豐富的飯菜,果不其然范式也如期到了張劭的家裡作客。那當然人逢知己千杯少,他們的情誼也隨著日子愈來愈深厚。
後來范式他病危,范式就交代他的妻子,你一定要去找到張劭,告訴他我已經快不行,請他來送我。後來就趕快去通知張劭,結果因為時間很緊迫,張劭一聽到消息也快速趕到范式的故鄉。結果因為已經要下葬了,張劭還沒來,這些在進行喪事的工作人員在那裡量角度,怎麼量都量不准,都沒有辦法把這個棺木葬下去,就一拖再拖。結果突然張劭趕到了,馬上一量就怎麼樣?就准了。張劭親自將他安葬。為什麼范式要去叫張劭來幫他辦後事?對他有無比的信任,而且他很清楚,他不只會把他的後事辦好,一定也會照顧他的妻兒。所以古代那種朋友的情誼,我們聽了以後也是非常的感動。
在古代有另外一個讀書人叫朱晖,他們都是在太學讀書,剛好遇到一個朋友叫張勘,兩個人一起學習,但是也不常談話。張勘就一直在觀察朱晖這個人如何,後來被他這些言語行為的德行感動,覺得他是一個很值得信任的人。後來有一天,張堪就去跟朱晖說:我想把我的妻兒托付給你照顧。他講出這樣的話是對朱晖非常信任。但是朱晖並沒有出聲,因為平常也沒有很深的交情,就沒有出聲。後來可能是張堪他自己清楚自己來日不多,過沒有多久就去世了。結果朱晖得到這個消息,就帶著他的兒子到了張堪的家裡給他送很多吃的、很多穿的。他兒子很納悶,就跟父親說:父親,你又從來沒有跟這個人交往過,怎麼他死了以後,對他這麼大的幫助?他兒子有這個懷疑。結果朱晖就說:當初張堪說要把妻兒付托給我,他能這樣要求我,代表對我很信任,他已經把我當知己看,所以我在心中也已經把他當朋友看待。所以古代人他不願意背棄他那一念的心念。他假如背棄了他一念心念,他就會良心不安。所以縱使沒有很深厚的交情,畢竟已經把他當朋友,就應該盡朋友的義務。
所以朋友跟朋友之間有哪些應該盡的義務?第一個當然是要互相勸谏,所謂「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假如朋友有過失,我們沒有去勸,這樣就沒有盡到朋友的職責。所以第一個勸谏,第二個是要關懷,第三個要互相贊歎,「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第四個不言家丑,不可以把朋友一些家裡不好的事都講出去,這樣就很沒有道義。最後,要有通財之義。我們在課程當中,對於這個勸谏談得特別多。為什麼?因為現在的社會相當復雜,所以人只有一雙眼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顧慮到。所以父母、兒女很需要,上司、下屬也很需要,太太、兄弟、朋友的提醒。因為人提醒了,才會對更多的道理有所明白。我們一來要能接受別人的勸谏,二來也要懂得如何規勸親友,所以這個主題才會談得比較多。
再來,關懷。關懷他人,事實上我們也要在時時處處去落實。我們可不能教孩子說:你的朋友跟親人才要關懷,其他的不用。這樣教對不對?人的心是一個,怎麼可以一心分兩邊用?所以當他對陌生人很冷漠,他會不會對親人很念恩?很難!所以當他能對一切人都有關懷之心,那離他最親的父母、兄弟,哪有可能不照顧的道理!所以我們比方說常常提醒孩子,見到行動比較不方便的人更應該恭敬。因為對方的心理,因為他人生已經有一點不順暢,我們假如又用異樣的眼光看他,就會讓他更不舒服。所以從這一點點細微長養孩子仁慈之心。比方說在坐公車的時候,只要有老弱婦孺上來,我們馬上帶著孩子讓座,這就是長養他關懷別人的這種心境。
關懷朋友,不只要關懷他而已,還要愛屋及烏。所以當你敬其父,你尊敬他的父親,他就高興,甚至於他的兄弟姐妹都歡喜,你就可以跟他的家庭、家族處得很好,所以叫愛屋及烏。常常我們在打電話,也二、三個月沒聯系,在電話當中,你跟他說:你媽媽身體好嗎?你爸爸最近好不好?雖然是一句輕輕的問候,也會讓對方的心覺得怎麼樣?很溫暖。而現在我們又學了《弟子規》,你不只可以關心他的父母,更重要還可以關心他孩子的教育。現在幾乎所有的家庭大半都會為了孩子的教育傷透腦筋。所以我們在推展這一年多以來,太多的家庭都得到方法,家庭的轉變都相當大。
有一個太太,我在深圳上課的時候,她全家,先生也來,四個孩子都來。孩子也都十幾歲了,上初中,上高中,一起來聽課。結果很有意思,這一位太太剛好夫妻之間有一點不愉快。後來上完課,她就跟我說,本來都看是對方錯,聽完課之後,知道我們儒家的核心、的心法,叫做「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以她這一念心回過頭來,就覺得自己還做得不夠好,沒有資格去嫌對方。然後對孩子也是一樣,以前本來到處都看孩子這裡不好,孩子那裡不好,現在會想:是不是我做榜樣做得不到位?所以心念一轉,障礙自然就去除掉。所以我們要關懷朋友,進而關懷他的家庭,關懷他的生活。
接下來要互相贊賞、互相肯定。因為我們在人生的旅途當中,常常也會情緒起伏,這個時候特別需要朋友的支持、朋友的安慰。又有一句話說「文人相輕」,為什麼文人相輕?長了傲慢,甚至於因為有嫉妒心。那我們來思考一下,當這個文人、這個讀書人生起對別人的輕慢,覺得自己的學問、文章比較好,他的比較差。當他起了這一念心,其實他已經在墮落,他的學問這一生能不能成就?不可能。所謂「學問深時意氣平」。真學問的人看一切人都很平和、都很歡喜。怎麼可能會輕慢?
所以我們讀聖賢書要對治一個自己的殺手,就是嫉妒之心。而且這個嫉妒的心發出來,不只自己受害,不只對方受影響,更大的問題是會讓社會的人受影響。比方說,這一個讀書人很有德行、很多的人都跟他學習,結果你現在又嫉妒他,甚至於用言詞毀謗他,造成這一大群人對他失去信心,這個罪過可就結大。所以一個人假如處處嫉妒別人,他一定會愈來腦筋愈不靈活。因為他障礙別人學習聖教,學習智慧的機會。所以法布施得聰明智慧,那假如障礙別人法布施就會得愚癡的結果。所以我們要擴寬心量去欣賞別人,去力行「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跻」。當朋友跟朋友之間,都可以互相隨喜、互相贊歎,那團體也好,或者是我們學術界也好,都會一片祥和之氣。這是要贊賞。
第四個要不言家丑,因為朋友信任我們,可能會把一些家庭比較隱私的事跟我們討論。所以這些話語我們要特別謹慎,不可以講出去。因為你有時候講出去,會被有心的人拿去制造一些謠傳,這樣就會傷到朋友的內心,或者他的家庭。所以當別人已經推心置腹,我們更應該謹慎小心自己的言語。那當然其實家裡很多隱私的事也不必要到處跟人家講。比方說,自己的先生有哪些不好,就到處跟鄰居講,跟朋友講,講到最後可能這些話會傳到誰的耳朵裡?都傳到自己先生耳朵裡。他一定會火冒,到時候對夫妻關系那可有很不好的影響。而且不只夫妻關系不好,還會惹來眾人對你的輕視、輕慢。甚至於還對你的先生同樣的不尊重,這樣就很不好。所以對先生還是要隱惡揚善,假如有一天他發現,我做得又不是很好,我太太都在外面贊歎我、肯定我,他一定會覺得我應該更努力,不能辜負了我太太對我的期許。這就很重要,所以要不言家丑。
最後一個要有通財之義。這個「財」不單指錢財、物品,我們還可以把它延伸出來是內財跟外財;內財指的是勞力、經驗、智慧,外財才是鈔票、才是物品。那因為人生難免起伏,所以當朋友確確實實有很緊急的狀況。比方說,他的父母剛好生了重病,他一下子又籌不到這麼多錢,所以我們要救人危急,趕快有能力的時候幫助他。「惠不在大」,恩惠不在大小;「在乎當厄」,在那個危急當中,你能夠送給他這樣的關懷幫助,他會非常感動。這是我們朋友之間有通財之義。我記得在小時候,常常開學有一些親戚沒有錢給孩子注冊,我父親一定都會拿出來幫忙。而且拿出這個錢,我都可以感受到父親的態度是什麼?誠懇以外,那個態度就是不會想他還錢,就當作親人之間互相的幫助。所以其實父母所做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好,我們這一堂課先上到這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