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講《金剛經》,人生原來可以如此通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剛經說什麼?

  《金剛經》全名《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屬於大乘佛教典籍,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學術上劃為般若系。般若類經典約占大乘經典的三分之一,《金剛經》和《心經》是流傳最廣的般若經典,對中國佛教乃至中國文化都有深刻的影響。

  金剛經有六種譯本,通用的是鸠摩羅什翻譯的初譯本。

  無論是長年讀佛經的佛教信徒,還是對有興趣初學的人來說,想透徹了解《金剛經》都非易事,因為其智慧深邃,邏輯嚴密,且需要一定的入門基礎。

  南懷瑾先生對佛教典籍有著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金剛經說什麼》以淺白明了的語言做深入淺出之講解,將此經裡的智慧和奧秘娓娓道來。面世以來發行甚廣,影響力較大。

  下面我們節選南師書裡的精彩之說,總結出其中的三大精彩內涵,跟隨其一起去了解《金剛經》裡的大智慧。

  希冀朋友們能夠學以返照自身,對自身的人生能有更通達的認知。

  善護念

  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類一切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善護念。

  好好照應你的心念,起心動念,都要好好照應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心念壞了,只想修成功有了神通,手一伸,銀行支票就來了,或是有些年輕人,想得神通,就看見佛菩薩了,將來到月球不要訂位子,因為一跳就上去了。

  用這種功利主義的觀念來學佛打坐是錯誤的。你看佛!多麼平淡,穿衣服,洗澡,打坐,很平常,決不是幻想,決不亂來,也不帶一點宗教的氣息,然後教我們修養的重點就是“善護念”。

  善,好好的照顧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譬如現在我們學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念南無阿彌陀佛到達一心不亂,也不過是善護念的一個法門。我們打坐,照顧自己不要胡思亂想,也是善護念。

  一切宗教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金剛經重點在那裡?就是善護念。大家要特別注意!

  因講到善護念,我們曉得佛經、佛學裡三十七道品菩提道次第,修大徹大悟的方法中,有個四念處,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

  念心是四念處裡非常重要的,隨時念這個心,知道了這個念頭,就是善護念。我們的這個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無常。念心,我們思想是生滅的,靠不住的,一個念頭起來也立刻就過去了,去追這個念頭,當它是實在的心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思想每一秒鐘都在變去。

  什麼叫念?一呼一吸之間叫做一念。照佛學的解釋,人的一念就有八萬四千煩惱。煩惱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裡很煩。

  譬如,有人坐在這裡,盡管金剛經拿在手上,也在護念,他護一個什麼念呢?一個煩惱之念,不高興。自己也講不出來為什麼不高興,連自己都不知道,醫生也看不出來,這就是人生的境界,經常都在煩惱之中。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雲何應住?”這個心念應該如何停住在清淨、至善那個境界上?

  “雲何降伏其心?”心裡亂七八糟,煩惱妄想怎麼能降伏下去?

  古今中外,凡是講修養、學聖人、學佛,碰到的都是這個問題。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說: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有一個人,發求無上大道的心,應該這樣把心住下來,應該這樣把心降伏下去。

  無所住即是住。拿禅宗來講,住即不住,不住即住。無所住,即是住。

  所以人生修養到這個境界,就是所謂如來,心如明鏡,此心打掃得乾乾淨淨,沒有主觀,沒有成見,物來則應。事情一來,這個鏡子就反應出來,今天喜怒哀樂來,就有喜怒哀樂,過去不留,一切事情過去了就不留。

  一切學佛,一切入道之門,都是追求如何使心能定。

  有些人打坐幾十年,雖然坐在那裡,但是內心還是很亂,不過偶爾感覺到一點清淨,一點舒服而已。一點清淨舒服還只是生理的反應與心境上的一點寧定,而真正的定,幾乎沒有辦法做到。

  佛學經常拿海水來說明人的心境。

  我們的思想、情感,歸納起來,只是感覺與知覺,它們像流水一樣,永遠在流,不斷的流,所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就是那麼一個現象。

  所謂真正的定,佛經有一句話: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一個有大智慧、大氣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斷,就像香象渡河一般,連彎都懶得轉,便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過了。

  假使我們做功夫有這個氣魄,能把自己的思想、感覺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把它切斷得了,那正是淨土的初步現象,是真正的寧靜,達到了止的境界。

  由止再漸漸的進修,生理、心理起各種的變化,才可以達到定的境界。這樣,初步的修養就有基礎了。

  自性自度

  佛開始就講,一個人學佛發願,使一切眾生皆入涅盤,度一切眾生,實在沒有一個眾生可度的。為什麼?

  眾生自性自度,所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如不動,不住法相。

  他為什麼說眾生沒有一個是所度,都是靠自性自度的呢?

  你教書久了就了解,教千千萬萬個學生,那一個學生將來學問好,都是他自性自度的,你教他不過是剌激他一下,使他自己的智慧打開而已。

  千萬不要以為是老師那裡傳了一個咒子,就像針灸的那一針,穴道扎對,就不痛了。他不痛不是你那個針多麼靈光,而是他的氣血走通了,他自己的氣血。

  所以,那是智慧的傳授,佛說沒有度人;度盡一切眾生,他說沒有一個眾生是他度的,自性自度,個個都是佛,只要你平實的去做。

  怎麼樣平實的去做呢?

  金剛經開始就告訴你,怎麼樣叫修行。不要忘記了開頭,第一品穿衣、吃飯、洗腳、睡覺,就是規規矩矩做人,老老實實做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上一篇:讀懂《金剛經》中精華10句,即可點醒執迷,開悟人生!
下一篇:不可破的10條“天規”,太多人後悔知道的太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