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七集) 2005/2/20 台灣台南淨宗學會 檔名:52-116-27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接著看下一句經文:
【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所以當我們借人家的東西,念念要想著什麼時候該還,這要很謹慎。因為人家借我們東西是對我們有幫助、有恩,假如我們還沒有准時還,就太沒有道義。所以當我們確定哪個時間要還他,又怕自己忘記,一定要,你可以直接在你掛的月歷上寫上去,你每天都看月歷就不會忘;或者是在你的記事本、行事歷上寫上去。你對於每次借人家的東西都這麼謹慎,往後他人就很歡喜把東西借給你。所以明朝的鄭濂有一次去跟人家借書,因為那是大戶人家,就跟他說這個書你十天以後要還我。十天很趕,人家肯借,他也就滿歡喜的。結果第十天剛好下大雪,主人可能想說他不可能來,但是鄭濂還是一樣冒著大風雪趕過來。結果這個主人很感動,也很佩服他。所以就跟他說,往後我們家的書都歡喜借給你。所以當我們跟別人借東西,人家面有難色,不可以怪別人。要怎麼樣?要反省自己。我們的社會信用是要自己一點一滴經營出來,我們不要去羨慕這個人怎麼這麼贏得別人的信任,必有他的原因,我們要自己好好的去往這個方向去努力。
現在借錢的是什麼?是老大,借人家錢的是小弟;借錢的人都高高在上,然後借人家錢的還要去求他還。你看這個社會有沒有顛倒?而且還借了,其實自己已經有了還不還。這都惡劣到極處,都沒有想到人家當初這麼夠意思借你錢。按照我們古代這些人的厚道,只要自己有錢,馬上一定去還。而且古代這種信用跟現代一不一樣?不一樣。古代的信是人格,要不要立字條?所以中國的誠信就代表一個人的人格,不需要立字據的。其實差不多在五、六十年前,中國人的社會還是有這樣的品德。比方說,我外公以前是開米店的,所以很多人家裡目前還沒有錢,都會把米先給他。過年過節大部分的人都會拿來還,但是少部分的人沒來還,因為沒錢,所以我外公也不會去要。因為人跟人都很有信任,都知道對方一有錢一定會拿來還,現在一定是有難處,我們再去跟人家要,那就太不夠道義。所以你看以前的人他對人是信任。
那西方的信是什麼?白紙黑字,西方的一個角度就是他要先懷疑你是不是好人?是不是講信用的人?你要證明給他看你是不是有信用。這是東西方對「信」是不同的態度。但是我們現在在處理「信」這個問題,是東方還是西方?現在也都比較偏西方。因為要像東方,可能沒幾個人敢做,心裡會擔心,怕現在的人言而無信。所以我們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我們要冷靜思考。
所以該你還人家你不還,看起來好像占了一點小便宜,其實已經把你的整個社會信用一點一滴透支掉。在深圳有一個商人他就去跟農民談生意,談好說這一塊地賣給他。結果賣給他之後,只付了一半的錢就不再給他。這個農夫很生氣,那是他唯一的一塊地,還欠了他六千塊人民幣不還。所以人都覺得他占人便宜好像自己有好處。結果過沒有幾天,這個農夫帶著炸彈到他們家跟他同歸於盡。報紙寫一條命多少錢?六千塊。所以信用特別重要。我們一來要維持好自己的信用,二來要念念想著是別人借我們東西是給我們幫忙,我們要不忘這個道義、這個恩德,自然我們就很有警覺性,言而有信。所以孔老夫子在《論語》的教誨當中,也屢屢提到「信」的重要,我們下一個單元就講到「信」。在《論語》裡講到「人無信不立」,人無信就無法在社會、在人群當中立足。因為社會是一個團體生活,假如大家都不信任你,就會離你而去,你就很難發展。孔夫子也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假如一個人不信,我真不知道還他能做出什麼事來?所以信用對一個人相當重要。
我們來看「信」這個字,它是會意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言語。所以意思就是人的言語一定要守信,要言而有信。我們看看古代人對言語的態度都是一諾千金,一言九鼎。這個「信」,除了守信的意義之外,它另外還有一個含義,就是信義。信跟義是結合在一起的,而信義它雖然沒有講,但是都放在人的心中。比方說,雖然我們沒有告訴爸爸,我要孝順你,但是在我們的心中,已經把這個「義」時時守住。所以這個信還有另外一個延伸意就是指道義、情義、恩義,也就是用現在話講叫義務,做人的本分,做人的義務。所以從這樣去理解信,你就可以把它的意思解得更廣。我們知道聖人的學問不外乎把人與人的關系處好,這是最根本,就是先學會做人。所以做人如何守信?做人不外乎五個關系,倫常大道。哪五倫?這要考試的,你們要回過神來開始作答。「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你看這五個關系,有沒有皇帝看到臣子說你要效忠我。有沒有講?不用講,因為那是一個人的義務本分,做人的一個態度,不需要講就會守這個承諾。
我們來看父子關系,當然先要言而有信,你才能把家庭、把孩子帶好,孩子才會信服你。假如爸爸說一套,做一套,兒子會不會尊敬你?不可能。你假如這樣帶下去,保證這個孩子以後一定會逆反,因為他的不滿、不服在那裡積累,總有一天會火山爆發。所以對孩子必然要言而有信。在周朝就有一個故事叫曾子殺彘,殺豬。這個故事就是說,曾子的太太剛好要出去買菜,小孩就說:媽,我要跟你去。他的母親就說:你別吵!你假如乖乖的,我回來殺豬肉給你吃。敷衍敷衍一下小孩,結果剛好被曾子聽到了,結果他太太回來就看到曾子在干嘛?磨刀子。他太太嚇得半死,跑過來:我跟孩子開玩笑,你還當真?曾子馬上跟他太太說:假如你對孩子有一句不守信,那你這一輩子要再讓他相信你都很困難。所以為人長者也要謹言慎行,你一定要做得到才可以答應。而且不只你做得到才可以答應,還要考慮答應以後是不是對孩子有幫助。你不要說我經濟這麼寬裕,沒關系,要什麼給什麼。要看他有沒有真正需要,所以《弟子規》說「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所以家長你要考慮言語的謹慎度。
那父子之間,除了言而有信,就是一定要父慈子(慈愛子女),子一定要孝父。所以我們常常聽一些朋友講:孩子生了就應該盡心盡力把他教好,這是做人的本分。我都很喜歡聽到這樣的話,聽起來都會特別血液循環很好,因為有浩然正氣。所以當一個人真有道義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跟他聊起天來特別舒服。那古代的孝子確確實實念念不忘父母的恩德、父母的恩義。
在宋朝有一位讀書人叫朱壽昌。他七歲的時候,因為他母親不是父親的原配,父親的原配又很嫉妒他母親,所以硬是把他的母親逼出去改嫁,所以他七歲就跟母親分離。你看七歲的孩子面臨人生這麼大的一個悲劇、一個考驗,但是這個孩子念念只想著往後一定要把母親找回來。所以我們看到一個七歲的孩子對父母是如此的態度,我們看了都非常感動。你說七歲懂什麼?非也,只要你從小教他這些做人的道理,七歲的孩子可以讓我們打從心裡的佩服。後來他在幾十年當中,一直打聽都沒有下落。他的整個事業也發展得很好,在宋神宗時候也當了官。後來他五十七歲,已經五十年,他就下定決心,他對他的親人說:我要出去找我母親,假如我沒有找到,我從此不回來。就一定要找到,破釜沉舟。諸位朋友,找得到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般人又開始想,大海撈針。其實父子、母子連心。所以他找到偏遠的陝西一帶,到了一地方叫同州,剛好就下了雨,這都有感應。就停在那裡,後來就有因緣探聽到他的母親。所以天地非無情,要靠我們的心去感!
諸位朋友,我們到溫州去講課,他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下雨,結果我們去的那一天雨就下來了;我們上秦皇島也好幾個月沒下雨,結果去的當天晚上下了今年第一場雪。所以確確實實整個大自然環境跟人心是一體。人心善,國泰民安;人心惡,災害連連。所以我們現在要扭轉社會的狀況,不要去抱怨,要從什麼?根本,從我們的心開始轉善,進而去影響更多人心,整個社會整個災難自然就會慢慢化解掉。所以他順利的找到了他母親,他母親已經七十多歲。母子也是很感動,相擁而泣。朱壽昌不只是把他的母親迎回來奉養,連母親後來生的弟弟、妹妹一並接過來。請問他跟他這些同母異父的弟妹有沒有簽契約?有沒有?沒有。中國人是那一分信義、情義,就一起統統接過來生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這是朱壽昌對於母親的一種情義。
另外一位宋朝的讀書人叫黃庭堅,他文學非常好。那時候他已經當太史,也是相當高的官。但是每一天他一定親自幫母親洗尿桶,洗尿桶!他不是沒有僕人,但是他一定堅持每天要替母親做他孩子應該做的事。連尿桶都洗,代表其他的事也會怎麼樣?盡心盡力。所以黃庭堅雖然當了大官,雖然名聞利養都得到了,但是他那一分至誠的孝心有沒有被名聞利養污染?沒有。我們再反觀我們現在的社會,當一個人賺了大錢,他那一顆孝心有沒有變?很可能變成財大氣粗,都用錢在盡孝,可能那個恭敬心都不足。所以我們對照古人也要好好向他們學習。
這是父子關系當中,言語有信,還要有信義,要盡本分。那古代還有一個關系也對一個人一生有很大的影響,雖然他沒有在這五倫之內。哪一倫?師生這一倫。其實師生有沒有在五倫之內?有沒有?在哪一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是在父子倫,無二無別。我們從古禮裡面就看得出來,父母往生要守喪三年,老師往生也是心喪三年,完全一樣。所以我們來看看古代師生之間是如何守信?當我們教學生一定要言而有信,你才能把學生帶得心服口服。那學生答應老師的事也一定要盡心盡力去做到。孔夫子那時候教學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當夫子去世的時候,這些弟子統統在夫子的墓旁蓋了房子,堅持守孝三年。法律有沒有規定?沒有。一分對於老師一種恩義、道義的心意表達。其中有一位弟子守了六年,他叫子貢。因為子貢在夫子去世的時候,剛好在其他的國家做生意,所以他一直很遺憾沒有親手送老師走,所以他守完三年,自己再加三年。這種師生的道義我們現代的人確實很難深刻的體會,體會那一分師生之間的存心。
在明朝有一個名臣,他的老師叫做左忠毅公,這一篇文章,左忠毅公。他的老師那個時候剛好當的是國家的大臣,(臨時忘了他的學生叫什麼名字?謝謝這位朋友,掌聲鼓勵)他的老師是左忠毅公,史可法的老師。剛好左忠毅公主持了一次國家的大考,進士的考試。一般讀書人他對於國家都有一個使命,應該為國家舉賢良之才。所以他的老師在考試之前就微服出巡,披著衣服,把官服先去掉,微服出巡到一些寺廟裡面去看看這些來參加考試的讀書人素質如何。他為什麼不到酒店去看要到寺廟裡面去?因為古代的讀書人都是很刻苦,都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所以那些有錢住酒樓的,可能都怎麼樣?考不上。所以他的老師就到一些名山寶剎去巡視一下。
剛好走進史可法的房間,史可法那時候已經剛好寫完一篇文章睡著了。他的老師一看他這一篇文章寫的一氣呵成,在文中流露出為國為民的氣節。所以老師看了之後很感動,馬上把身上的大衣披在學生身上,披在史可法身上。後來正式考試,他的老師在看考卷的時候,突然看到一份考卷精神振奮,馬上把它面署第一,這樣有沒有作弊?古代也不知道這篇文章是誰的,但是他老師為什麼一看就這麼確定是史可法?為什麼?言語跟文章是一個人的心聲,所以老師馬上感覺到就是他,給他面署第一,狀元。因為考上的學子都要拜主考官為師,所以史可法就擇了良辰吉日到左忠毅公的家裡,給他行拜師禮。當史可法到家裡來,他的老師就對師母說,往後繼承我人生的志業不是我的孩子,而是這一位學生。
其實古代真正讀聖賢書的人他不怕自己沒有子嗣,更怕沒有為國家舉到賢才,沒有把聖賢學問傳承下去。為什麼我有這麼深的感受?因為楊老師跟盧叔叔跟我非親非故,可是對我是疼愛有加,把他們人生的經驗全盤托出,只怕我吞不下去。所以從他們這一分心,我就深刻感覺到古代讀聖賢書的人確實念念在人民,念念在承傳聖賢智慧。所以後來他跟老師就同朝為官。
很不幸明朝末年宦官當政,所以他的老師被陷害,被關在監獄裡。當學生的非常緊張,就想方設法要到監獄去看望老師。他的老師因為關到監獄受了刑法,都很殘忍,拿著燒紅的鐵片往眼睛,就是很殘酷!連膝蓋以下都被切掉,所以史可法非常著急,就求監獄裡面的士卒,讓他能見老師一面。他這一分真心也感動了監獄裡面的士卒,士卒就跟他說:你偽裝成到監獄裡面撿破爛的、撿垃圾的,要全身穿得髒兮兮的,這樣才能夠混進去。所以那天史可法就這樣緩緩的到監獄去探望他的老師。當他看到老師已經成了這個模樣,不禁痛哭失聲,就撲過去抱著老師的腳。他的老師眼睛已經張不開,突然聽到史可法的聲音,馬上用他的雙手把他的眼睛撐開來,用雙眼直視史可法,他說你是什麼身分?你是國家的棟梁,怎麼可以讓自己身陷在這麼危險的禁地?與其讓這些奸人把你害死,不如現在我就活活把你打死。說完話,馬上撿起地上的石頭就往史可法的方向扔過去。史可法看老師這麼震怒,也趕快快步離去。
諸位朋友,他的老師已經身陷在九死一生,看到這麼親的學生來探望,第一個念頭想到什麼?有沒有想到自己?想到的是國家的安危,想到的是學生的安全。後來他的老師不幸去世,史可法也擔任很多國家的要職,也曾經領軍隊在外防守。在領軍隊的時候,史可法都找士兵三班輪流,半夜都跟他背靠背休息,他都不願意去睡覺。他的士兵看了以後心裡很不忍,就跟他說:大人,你假如這樣繼續下去,身體一定會受不了。史可法就回答士兵說:假如我去睡覺,剛好這個時候敵兵來犯,國家受到損害,那我是對不起國家,更對不起我的老師。所以史可法確確實實是念念不忘老師的教誨。所以古代的學生如何回報自己的老師?依教奉行,真正把聖賢學問演出來。史可法每次回到他的故鄉,不是先去探望自己的親人,而是先去探望師母。所以史可法把他的老師所有的親人都盡心盡力的照顧。這就是師生的情義,師生的道義,這是不需要言語的交代,這是我們從古代可以看到師生之間的信義。
五倫當中還有第二倫君臣有義。所以為君者,所謂君無戲言,講話一定要算話。那臣子答應君王的事,一定也要盡心盡力做到。假如對君王言而無信,那會怎麼樣?那可能就要掉腦袋,因為犯了欺君之罪。除了在言語當中的信用之外,君臣關系換作我們現在的名詞叫「領導人與被領導人的關系」,都是有那一分義務、道義、情義在裡面。
我們看看古代的堯帝他是怎麼對待他的臣民。堯帝有一天走在路上,剛好遇到他的兩個人民因為偷東西被抓起來,正要去服刑的路上。結果堯帝看了非常恐慌,馬上就跑過去。他說:你們兩個是犯了什麼罪,怎麼會被抓起來?兩位人民就說:因為久旱不雨,我們實在沒有東西吃了,也沒有東西給家人吃,所以不得已偷了人家的食物。堯帝聽完很慚愧,他就對著士兵說:你把他們兩個放了,把我抓起來。士兵很詫異,怎麼可以把君王抓起來?堯帝接著就說,因為我沒有德行才會感得久旱不雨,這是我第一個過失;第二個過失是我沒有把我的人民教好。所以我犯了這兩個大罪,應該關的是我。當堯帝講完這一番話,當場天空就開始飄來烏雲,過不久,久旱就逢甘霖。所以當一個人是至誠的愛護人民,由他這一念心,一定可以讓他全國的人民都受到感動,都向他效法。當全國人民都是這樣的存心,整個災難一定會轉掉。所以袁了凡先生當時他在寶坻縣當縣長,也是久旱不雨。他也是親自自己齋戒沐浴去求雨,果不其然念完祈文以後,很快的雨就降下來。
所以諸位朋友,不要小看我們這一顆真誠之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為什麼這些古聖先王可以留名青史,可以垂范後世,都來自於他這一分對人民的道義。在夏朝,夏朝的第一位領導者是誰?大禹。我們一定知道大禹治水,也可能知道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為什麼三過家門而不入?因為水患急迫,假如他剛好一天不小心,洪水泛濫,可能不是一個人受災,可能不是一家人受災,而是千千萬萬的人民遭殃,所以念念戰戰兢兢。大禹結婚四天以後就離開了,從此八年沒有回家,因為整整治水八年。後來確確實實用了很好的方法,用了什麼方法?疏導。所以大禹這個方法我們現在能不能用?不是叫你去治水,教導孩子也可以用什麼?疏導,順勢力導。絕對不要像大禹的父親用什麼?防堵。一直堵住,到時候就怎麼樣?潰堤,我們也要因材施教,順著不同孩子的性情好好引導他。
所以我們從堯帝、從大禹可以看得出來,一個領導者對於人民的一種道義。人民對領導者也要有什麼?恩義。所謂「君仁臣忠」,領導者要怎麼樣?仁慈,處處為人民的生活著想,那部屬也要常常能感領導者這個恩德,讓我們有好的生活環境。假如沒有這一份好的工作環境,可能我們家庭都會堪憂,都會三餐不繼。所以為臣子一定都會盡心盡力效忠君王,尤其當君王有過失的時候,他們一定直言不諱。所以我們之前在「孝」的這段經文,就有詳細講解「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谏不入,悅復谏;號泣隨,撻無怨」,裡面有舉了魏徵、舉了丙吉這些忠臣的事例。
我們現在來看一看,現在的國家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企業王國,經營一個企業也好像經營一個小國一樣。所以領導者第一個念頭是要為員工謀福利,絕對不能是什麼?只為自己的荷包。當你只為荷包而不尊重、而不照顧員工,鐵定留不住人。所以孟夫子對於君臣關系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誨,裡面提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雠」。這個「雠」是古字也就是仇人的仇。孟夫子這段話很有味道,領導者假如把部屬當作手足一樣疼愛,部屬會把他當什麼?心腹。君之視臣如犬馬,犬馬拿來做什麼?來使用而已,反正我就使用你,然後付你錢,只是把員工當工具而已。部屬看到你就好像一般的人民一樣,沒什麼交情,沒什麼感情。所以他只要幫你多做一分鐘,鐵定要跟你要什麼?加班費,一分一毫絕對不會為你再多做。下一句,君之視臣如土芥,你把他當作根本不重要的東西,還心裡面想說,反正我有錢,到處都可以請到人。假如我們對待人這麼輕慢,那部屬對我們可能是咬牙切齒。所以我就曾經聽過,有一個餐廳的員工處處在他的廚房裡面動手腳,讓客人吃了都出問題。後來他的餐廳也怎麼樣?開不下去。
所以從這句教誨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企業、一個團體假如不好,誰要負比較多的責任?領導者。所謂「上行下效」,所以一個企業、團體的風氣好壞,領導者是責無旁貸。所以今天我們當老板、當主管,絕對不能在那裡,我的員工怎麼都這麼差?不能有這種態度,應該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看為人部屬應該也是要念公司、念領導者的恩德。記得我曾經看過這個公司經營了幾十年,剛好很困難,很多的員工馬上拉起白布條,然後綁著什麼?抗議。把公司、工廠都圍起來,這樣做好不好?當時候我看到這一幕覺得很傷心。
一個人的一生,東北有一句話說「三窮三富過一生」。一個人一生難免都有起落。一個人一個家如是,一個企業哪有可能一帆風順。而當企業好的時候,我們在這裡已經工作了幾十年,這幾十年為什麼孩子教育可以穩定?為什麼家庭可以運作正常?經濟的支援,經濟的穩定,誰的功勞?當然一定有你努力的功勞,可是不可忘了要有公司、要有老板這樣的緣分,他還要扛風險。你每天在那裡,工作我做完了,回家倒頭就睡。你在睡的時候,老板可能還在為公司的前途在思考,為資金的周轉在努力。因為我父親在銀行服務,所以他就說,你不要看這些企業家好像很風光,其實下午三點半他們可忙碌。所以我們不能只看到領導者他的經濟比較優厚,我們還要看到他對於公司的付出決不比我們還少。所以應該要念這些德,不能一遇到事情就意氣用事。請問這個做法誰得利益?誰?沒有人。而且公司可能還不至於會倒,還可以拉起來,結果員工這麼一做,連起來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人確確實實不可意氣用事,要很理智的去給公司建議,要取得好的溝通才好。所以日本人當他對公司不滿,他沒有去把廠圍起來,他也會在頭上綁個布條,但是不會說話,寫了「抗議」,繼續工作。這樣才能讓公司營運正常。領導者一看,怎麼這麼多人都綁白布,趕快商量;把這些主管都找來,到底公司有哪些需要修正的地方,我們趕快調整。當領導者重視,領導者有誠意去修正,那部屬也會歡喜。這個時候就能以和為貴,家和自然就萬事興。所以我們在君臣的對待,也要時時想著我的本分,要時時想著我應該盡的道義,我應該盡的恩義、情義。這樣做人就非常厚道,非常讓人家肯定、安慰。好,今天這節課就到這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