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性最重要的,不能發脾氣。發了脾氣,沒有教育效果了。孩子、學生只會說,媽媽爸爸很凶,老師很凶,我真衰(倒霉)。你給他教訓,什麼他都沒放腦子裡,他只覺得你很凶。所以要教孩子,不可以發脾氣。發了脾氣,先別教孩子,先緩一緩情緒。耐性也表現在不發火。
我記得在我們鄰居裡面,有一些孩子一犯錯,母親就在巷子口拿著掃把,啪啪一直打,一路打回來。大家看這樣好不好?打,大家有沒有看過?你鄰居被這麼打,有沒有?你們都住在太平盛世是吧?大家看看那個孩子。有沒有打出出息來?我的觀察,這麼打以後,這個孩子的皮打厚了,你把他的自尊心給打掉了,他在所有人面前沒有自尊了。“好吧,你打,讓你打吧。”打到最後,這樣的孩子。以後被打,眼睛都是冷漠的,“打吧,打吧”,最後跟父母的關系都不是很好。
(小時候)有一次我犯了很大的錯,我母親在巷口看到我了,沒打我。“走吧。”先走回家,進門把門關起來,怎麼樣?打,不是這樣啊,還有爺爺奶奶、還有姐姐在。
連在家人的面前,都給我留自尊。還是上我房間,把門關起來。其實說實在的,母親有沒有在教育我?有啊,給人留自尊啊。母親的心已經在感動我的心了。其實走
進房間裡,已經慚愧得不得了了,讓媽這麼傷心。關起門來,“你這次太嚴重了。”因為我這輩子被我媽就打過這一次。“把手伸出來。”打了第一下,坦白講我已經記不得痛不痛了,就是那個時候的心境啊,完全感覺到母親是打在兒身,痛在娘心。第二下再打下去,我母親馬上就把身子轉過去了,走了。雖然我沒看到我母親
的臉,但是我很確定,母親為什麼要轉頭呢?因為母親已經流淚了。她不願意讓我看到她流淚,轉身就走了。所以當下,我們當兒子在那裡就覺得非常對不起自己的母親,就期許自己不要再做出讓父母傷心的事情。所以這是母親的愛,母親的耐性,善巧地教育我們,深深地留在我們心中了。這個是教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