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原創

 

《十善》心得分享之三十五 永離妄語 口是心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十善》心得分享之三十五/永離妄語/口是心非/朋友無信

  佛弟子

  《德育啟蒙》不說謊。“言為行表,是本心術,心既不真,行何能正”。這是印光大師的一篇啟蒙文,說是啟蒙文,細看之後,才知道比我們的三個根要深,八德、五戒都在其中。我們還要從孝道這個原始點開始,否則我們也做不到八德。不把根之根做到,十善都做不到,更何況是五戒了。

  但是我們也深知,在大師那個時代,眾生的傳統文化根基比我們好得多,直接就可以學這個啟蒙文。我們這個時代把傳統文化都丟了,幾乎都不知道了,更別提做到了。今天遇到好緣分,在學佛的時候,接觸了傳統文化,這個補習太有必要了。

  學好三個根,可以做一個本分人,可以把人際關系搞明白,再也不至於為人際關系迷茫而生煩惱了。建立了德行的修養,積功累德這才算是上了路。學完了三個根,學佛的基礎才建立起來,很多習氣都在這當中克服掉了。後面的學佛道路才一帆風順。

  十善中的不妄語,前面已經提到,這是最容易犯的過錯,沒有前面兩個根之根的學習,口過很多,非常難以做到這個不妄語。《弟子規》中,關於口業的問題很多,要是沒有仔細下過功夫,我們輕易之間就會打妄語,說是非。口業的四項很難不犯。

  我在初步學習的時候,專門在口業下過一番工夫,尤其是在人之間,不說他人過失,不說他人的隱私,不在人之間挑撥是非。你只要有煩惱,就很難克服自己的口過。當自己的功夫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心裡的惡念少了,善念多了,基本上可以說斷惡修善有了成績。這時候守口無過,就比較容易了。

  你看念佛功夫對口業的修養有幫助。這也就是我們不是從小學過三個根,沒有這些基礎,還要靠念佛功夫來輔助。這只是個特例。真要很年輕就學好三個根,三業的過失就很少了。又有《感應篇》的因果報應,使我們的口業很少有過失。

  這樣到學習十善的時候,口業就很好守住了。言是心行的表現,心行問題多,言語就會表現出來,善惡都在這裡結歸。我們知道,心術不正,他的言語、行為很老道,那是油子。一般人的心術不善,言語上都會不知不覺的表現出來。反過來說,言語表現的善惡,都是心行的外露。心不真誠,言語很難掩蓋,行為也會表現出來。

  真誠心是菩提心的本,本性本善是我們學佛人要恢復的佛性。沒有從小的聖賢教育,真誠心喪失了,對任何人都會虛情假意,人前一套,人後又是一套,人我是非,煩惱重重,尤其是兩舌惡口根本就守不住。口上的毛病就會出來,口臭,口裡生出種種病變,很難治療。

  我有幾次生了口腔潰瘍,是不是與口業有關,不記得了。也沒有想到,還是警惕性差,沒有時時檢查自己心行和口業的毛病。

  “望爾後生,切勿妄語,口是心非,終無結局”。大師希望我們後輩,萬不可犯口業,不可妄語,口是心非才有這樣的問題。口上是一套,心裡是另一套。這個人心行不善,朋友之間一定失去信任。信字一失,前面的仁義禮智,全是假的,做不到。口是心非,一點真誠也沒有,菩提心沒有了,菩提道走到哪裡去了?

  《華嚴經》曰:“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是為魔業”,你早就不在學佛路上了。護法不會護你,冤債上身,你可就有的是好受的了。

  十善進行到這裡,文字也趕到這裡,並非有針對性。

 

上一篇:淨空法師:好事很多,天天去找這些好事,忙得不亦樂乎,將來往生到哪裡?
下一篇:不義之財君莫得:從老三過山車一般富豪生活,看因果昭彰之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