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塵斯憶』,憶是講記憶,我們見到了,這個記憶想起來很久沒有見到這個人,一下見到,想到我好久沒見到你;不見,不見就不會記起來。或者是人家提起就想起來,要是不提、不見的話,不會想起來。『失憶為忘』,記不起來,記不起來就忘記了。這個現象從哪個地方說?給諸位說,就是從睡眠跟醒來的時候。睡的時候你什麼都忘掉,醒過來這個境界又恢復,這個記憶又現前,這是最明顯的。雖然佛說這一點的現象,可是這個現象確實含著有很深的意思,使我們體會到人生、宇宙確實是夢幻泡影,你要是說你是真實的、一切都是真實的,那你睡熟的時候哪一樣是真實的?睡熟了什麼都不知道,哪一法是真實?醒來的時候,好像又覺得這個幻化之現象,以為有這回事情。所以古人說睡眠是小死,天天都要小死一番,你還不警覺,還把外面境界相當作真實的,還在這裡面去爭、去奪、去取?這就太愚癡了。
一個覺悟的人,他曉得這一切現象都不是真實的,包括自己這個身心,不是真實的,經文說這是「菩提瞪發勞相」而已,不是真實的。所以覺悟的人,在這境界裡面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妄念,他的生活是自在的、是圓滿的。自在圓滿從哪裡看?身心清淨就自在圓滿。決定不是說大富大貴這才圓滿,不是的,是得自在叫圓滿,位高、富足他過得很痛苦,那怎麼能叫圓滿?所以說富而不樂不是圓滿。圓滿就是身心無事、清閒自在,這是圓滿。清閒是不是什麼事都不要做才算是清閒?不是的,所做的事情是自己歡喜做的,不是被某種力量逼迫你做的,那就不自在了。做你自己歡喜做的事情,輕松愉快,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我們今天之所以每天要勤苦的工作,為什麼?為了生活,為生活所逼迫。覺悟的人,他每天也勤奮的工作,他不是為他自己生活,他是心甘情願的為饒益眾生。《淨名經》裡面講,「饒益眾生,而不望報」,這多自在。如果我們做一樁事情還希求著報酬,這就不自在,為什麼?有條件的,這是有為之作。根本沒有求報的念頭、意念,這個作是清淨之作。
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像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示現的是八十年,他活八十歲,講經三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人家那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得大自在,這是出家的榜樣。維摩居士示現的是在家的榜樣,也有妻子兒女,亦富亦貴,示現的是在家佛,這是兩個典型的榜樣留給我們看。而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五十三參裡面,更明顯的顯示出各行各業。所以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講經說法才是饒益眾生,那錯了,饒益眾生的事情太多了。士農工商各行各業,我做這個行業,我就要把它做得盡善盡美,便利於一切眾生,而不是圖利。如果是為自己的名與利而做的,這是世間人,這不是佛菩薩;為了利益社會、便利眾生而做的,這就是饒益眾生,這就是菩薩。五十三參裡面有不少菩薩是經商的商人,做營利的事業,那就是菩薩商人、佛商人,那個商人是佛、是菩薩。他很會經營,他有智慧,發了大財是不是自己享受?不是自己享受,是叫大家都能夠享受到。所以這個商人,每一個人見到他都生歡喜心、都生恭敬心。為什麼?他能夠利益大眾。如果這個商人賺的錢,他自己一個人受用、他一家人受用,而不顧別人,這就是俗話說「一家飽暖千家怨」。世間人你發了財,別人看到你嫉妒你、恨你;菩薩發財,因為他不是自己用,他叫大家去享受,那我們大家,「他發的財愈多愈好,他愈多,我們享受愈多,我們得的好處愈多」,所以就變成大家歡喜。
一個人是如此,再給諸位說,一個國家也如此。菩薩教給我們的就是這個道理,教我們貢獻給社會,貢獻給一切眾生,不要為了自我,不要為著你自己一家,這是菩薩法,所以菩薩所做無不是清淨的。凡是求自利的這不清淨,凡是利他的就清淨,不是為自利;凡是自利的不圓滿,凡是利他的皆圓滿。
摘自 楞嚴經 (第八十七集) 1981 (有刪節)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