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尚書》上也有關於因果的教育。比如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自然的災害你通過積德修善還可以避開,如果你自己作孽,自己做壞事不知道回頭,不知道忏悔,災難就不可以避開了。這也是在講因果的教育。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認為的宿命論。它並不是說有一個人或者有一個天主宰著你的命運,它恰恰認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你自己應該承擔你行為的後果,你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在《易經》上也有因果教育。例如我們經常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在《左傳》和《國語》上記載著很多有學問、有道德的讀書人,他們觀察一個人現在的所作所為,觀察一個家庭現在的狀況,觀察一個軍隊現在的作風,就能夠推斷出這個人以後有沒有發展,這個家族以後的興衰成敗,這個軍隊能不能夠打勝仗,最後都無一例外地被他們說中。他們是根據什麼來看的呢?其實,根據的就是這兩句話。
中國人看問題都是以發展的眼光,看的是趨勢。比如說這一家雖然很貧寒,但是兄弟姐妹團結互助,勤奮好學,孝敬父母,你看了之後,就能推斷出過幾年這個家庭就會興盛起來。相反,另一個家庭,現在有錢、有勢,過著驕奢YIN逸的生活,自以為是,還作奸犯科,做很多貪污受賄的事,認為自己很聰明,別人都不知道,那你就會知道,過一段時間他們家一定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我們再看現在有很多的高官,做到了省部級的官員,突然锒铛入獄。我們想一想,這也印證了“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句話。就是他的惡積累得太多了,才導致了今天的身敗名裂。這些都是像物理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樣自然而然。
正是因為中國古人重視因果教育,所以人們害怕做惡事得惡報,一般人們都不敢去作惡。而現在有的人是無法無天。這個“法”就是自然的規律,這個“天”就是自然的因果。現在有的人既不承認有世間的法律可以起作用,也不承認有自然的因果道理,結果做事就沒有底線了,作惡多端。
(摘自《群書治要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