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善導大師:《第十八願善導釋》 50 真修行與假修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四)稱名真正如實修行

  故“專稱彌陀佛名”,是真正如實修行;欲如實修行,須“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的人,必須專稱彌陀佛名,這樣才是如實的修行,才是相應於它的果的因;欲如實修行也不是很困難,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可以了。

  雖常修行,實無修行。

  對修這個法門的人來講,雖然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不捨,念念相續,畢命為期,可是追根究本來講,我們也不算什麼修行,所以說“實無修行”。如果是聖道門的話,要從有修行進入無修行,從有功用行進入無功用行。

  (五)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

  如《論注》言(《聖教集》316頁):

  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

  昙鸾大師這四句話非常好。本來這四句話是在形容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極樂聖眾,他們雖然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可是對他們來講是無功用行、不假造作的,他們再怎樣廣度眾生,日日時時度眾生,可是就他們的感覺,他們是沒有在度眾生,好像《金剛經》所講的“度盡一切眾生已,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也就是說已經離開了能所,“三輪體空”了,因為他們是“體如而行”。這個“如”是什麼呢?就是“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既然是真如實相第一義空,就無所謂“我在修行”,或者“我在救度眾生”,“有一個對象在讓我救度”,或者“有一個法門在讓我修行”,就無所謂如此,所以說“體如而行,則是不行”。

  “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能夠不行而行,才算是真實的修行。如果不能“不行而行”,就不是真實的修行。不是真實的修行就是什麼呢?就是顛倒的,就是虛偽的,跟“體如”的“如”就不相應,也就是沒有隨順法性。因為法是不生不滅的,法是無所造作的,法是無能無所的,法是離開相對的。

  我們專稱彌陀佛名,也等同“體如而行,則是不行”的“如實修行”。為什麼?我們專稱彌陀佛名,相應於阿彌陀佛的本願,而阿彌陀佛的本願已經把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功能、功德、資糧都已經預先准備好了,放在名號當中,讓我們只要專念這句彌陀名號就有了功德資糧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對我們念佛人來講,我們不覺得我們是在累積,是在修積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我們只不過是隨順第十八願所講的,阿彌陀佛要我們“乃至十念”,我們就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地“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對我們來講,我們是“體如而行”,是“不行而行”。我們這種“不行而行”,其實才是真正的如實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坐船不行而行喻

  這必須用一個比喻來說明,不然不容易了解。好像我們坐船就能從此岸到達彼岸,可是我們並沒有游泳,我們並沒有從這裡游泳到彼岸去啊!但同樣也能到達彼岸,因為是靠船的航行功能,不是靠我們的功能,我們只不過是隨順這條船的航行。我們怎麼隨順呢?就是坐在船上,安分守己坐在船上,也就是行住坐臥、衣食活動都不離開這條船,自然就能從此岸到彼岸。我們並沒有在游泳、靠自己的力量從此岸橫渡到彼岸去。對我們來講,我們念佛才是真正的“不行而行”的“如實修行”。

  所以,這句“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令人非常喜歡。當然,這句“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也讓大家非常喜歡,曉得我們只要稱彼如來名,我們就是如實修行了。如果不是稱彼如來名的話,我們就不是如實修行,就是顛倒的、虛假的修行。

  (六)人天諸善,不實修行

  昙鸾大師另有一段法語:

  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也就是除了這句彌陀名號以外,我們所累積的,世間法也好,出世間法也好,人的五戒業因跟人的果報也好,天的十善業因跟天的果報也好,都是顛倒,都是虛假,都不是真實的功德。為什麼?因為不順法性,也就是跟法性、跟空性不相應。

  我們雖然對空性是什麼境界摸索不到,也想象不到,就好像道綽大師所講的“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若論小乘,修入見谛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盡管我們是這樣,但只要我們專稱彌陀佛名,就與如實修行相應了,就相應於如實修行了。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很殊勝,很容易

 

上一篇:靜波法師:大家要記住,學佛不是小資生活
下一篇:妙江法師:佛菩薩不是萬能的求佛菩薩不如求自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