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戳中無數父母心聲的回答 一位讀經媽媽給父母的回信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讀經之路,並不平坦,唯有至誠,方能感通。

家庭成員的教育觀念不同,往往成為孩子讀經路上的障礙。或爸爸反對,或媽媽阻撓,或老人橫在其中。即使能讀經了,也會不定時的產生各種困惑而影響孩子的讀經之路,這一切的根源其實都來源於學習不夠,思考力不足,從而固執己見。

然而這一切不是不可以化解的,“士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這是合謙學堂張詩文的媽媽寫給父母的一封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或可供有類似煩惱的同仁借鑒。

以下正文

尊敬的爸爸、媽媽:

您們好!思考了很久該如何和您們分享我和她爸爸作為父母對文文讀經之路的想法,我本不善言談,也不想與任何人辯論,所以我想我還是用書信的方式,是最恰當不過的了。我真誠的希望您們認真看完我的想法並且認真思考教育的意義。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樣的,都是愛孩子的,只是知道真愛的不多。父母是給孩子身命的人,但是給不了孩子的慧命。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品德兼優、厚德載物、心胸寬廣的人。

人之初性本善,爸爸媽媽您可曾想過,為什麼隨著生命的成長,人們的心靈卻越來越迷茫?在物質豐富,科學發達的條件下,我們真的幸福嗎?我們的心靈真的有所歸依嗎?教育要從根本上出發,教育到底是要培養一個掌握很多知識的工具型人?還是要把人性開發出來,是值得我們好好反思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教育要有百年的眼光。其實教育就是要讓我們的孩子有個開放的心靈,有個求知的精神,有個這種求知精神,孩子就會努力求知與學習。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黃金時期是13歲之前,吸收記憶和儲藏是這個時期的特點。13歲之後才是理解的時期,就可以解經了,對於背過的經典每一字每一句統統解過,孩子就具備了相當的進修的能力。所以要在13歲之前,讓孩子把古聖先賢的智慧之書,老實大量讀背。經典是屬於智慧的學問,大家都會問,這麼小就教這麼高深的道理,她懂不懂?不懂!不懂有什麼用呢?現在沒用,不過,現在也不必懂。但人會活下去的,等她將來用的時候自然就會懂,就能用,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愈懂愈深,愈用愈大,用一輩子。所以教育是一輩子的事。

讀經是簡易的,因為它回到了教育的本質,大道一定至簡;但它又是最難的,因為它是逆著一百年的潮流和整個社會風氣而上的,不容易為人所理解。尤其在這樣一個時代,多數人是不見道的,少數人看見了,也是若存若亡,明明滅滅。於是孩子讀經就不穩定,跟著起伏進退。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理解讀經了,其實還沒有理解;讀經中的種種糾結與紛擾,一言以蔽之:見識不夠。

真正的富有從不在排場、金錢,一個人不攀比、不浮躁,專注自己的生活,讓靈魂找到棲息之所才是真正的富有。生活暫時的窘迫困頓不可怕,精神世界的貧瘠才真正可怕。

老實大量讀經的過程起到戒的作用又起到定的作用,一個孩子花上幾年老實大量包本30萬,不僅增長其智慧,優雅其性情,奠定其深厚的德性根基,人生一輩子為人處事的基本能力都具備了。他慢慢會去把握人生的心靈方向,找出生命的真谛,會去尋找和他生命相匹配的外圍知識。

我們家人一定要互相的合作,讓孩子有一個很安穩的環境,讓她讀幾年聖賢之書。這是人生很難得的福氣。想一想我們自己,我們曾經有讀過幾年聖賢書嗎?但是要一個孩子十三歲以前要讀五六年是非常容易的。她正好是這個時機嘛,所以錯過這個時機就很難得了。所以說讀經的孩子是很有福氣的。

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孔老人,把藝放在最末。也就是,有則錦上添花,無呢,也不用太糾結。孩子的根本要抓住,志向的建設、品德的建設,這些都做完了。學點才藝,也好。現在的家長之所以壓著孩子學才藝學得很累,因為捨本逐末。比如:關於如何指導孩子學習,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不到孩子憋不住的時候,不要去教他,他已經急的不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你給他點啟發和指點,這個時候,他的進步是最大的啊。你看看,教育的精髓,2500年前,我們的古人已經知道了。

按照道理童蒙養正,讓他不斷的去吸收天地間的精華,人文的心靈精華就在經典中,慢慢沉澱他的心靈。否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在當今環境下,他在享受豐富物質的同時也在受著越來越嚴重的污染。老實大量讀經可以為孩子建立起一個抵御五欲六塵的心靈屏障,把握心靈方向的免疫系統。這些對孩子一生成長才是最重要,最有力,最根本的保障。

而當今體制教育中應試的缺點大家都知道,“應”了這種“試”,教育的效果不大。不認真應試,將來孩子沒辦法和別人競爭怎麼辦,那我們要知道什麼叫競爭,難道有文憑才能競爭嗎?還是一個人有德有才有競爭力?我們不是為了競爭,我們是要教出有德有才的人才是教育的目的。有德有才,才可以對得起自己。想要競爭,同樣也可以競爭。凡是有意義的東西都不應該沖突,體制教育是由許多學者研究出來的,必定有好處,不必排斥,但是要得到體制功課的成果,不必那麼多時間。對於兒童讀經時間越長,學習能力提升了,體制內容自然容易。而且現在的體制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也不是很輕松,平時各種補課,而且補課也不一定成績得到提升。

我知道您們在沒有認真思考教育的目的的前提下,對讀經有異議,我很理解,責任在我,是我沒有做好自己與宣導。但在您們認真思考之後,我相信定會對您們有所觸動的,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如果您們還是有顧慮,那麼讀經的孩子以後的出路呢?讀經孩子的責任是通過自己累計學習的成果來感染並引導其他眾生修行。可能會成為像老子、孔子一樣,做一名傳道、授業、解惑,受人尊敬的老師,照亮眾生的心性。也可能做一名融匯中西文化,站在世界舞台的大才,傳播中國悠久的智慧,因為這種智慧本來就應該屬於全世界的,屬於每個人的,因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眾生平等。論語雲: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你若盛開,蝴蝶自來”讀經孩子的出路會超出我們的想象。所以現在我們只要安心的做好現在,支持孩子,隨著天地的造化,讓孩子的自性得到根本的開發,活出真正應有的價值。

經典才是人生真正的智慧。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雖說智慧本無差別,但聖人的境界是很微妙的,我們只能自己親自去證悟和感知,那樣才真正是屬於自己的自性。而現在我們是用聖人的自性來啟發自己的自性,也就是說聖人給我們指明了方向,不至於我們在亂花中迷失,我們是站在聖人的肩膀上,朝著志於道的方向前進。而唯獨只有朝這個方向,我們才能越走越踏實、越走越心安。

爸爸媽媽,現在我們一家三口非常幸福。這種幸福是經典帶給我們的,不是您們現在所能體會到的。但是只要您們也接觸這經典的智慧,相信您們定會比我們更幸福的。讀經是一趟逐漸熟悉自己的旅程。在這旅程當中,我們將有許多功課、許多挑戰,必須去面對,必須去完成。最終當我們走過了一切,我們會領悟到:原來自己是最豐盛的、是最圓滿的。生命如昙花一現,我們能正好在這短暫的一瞬間,正好得到了萬劫難復的人身,又正好生在中國,更正好又接觸到了經典,我們是多麼的幸運、幸運又幸運啊!我又是多麼的希望我們全家五口乃至全世界各國人民,都能人人讀經,都能人人回歸自性,那麼我們的這個世界就將是一個極樂世界了,那將是人生最幸福的事了。

 

上一篇:年輕正是學佛的最好時光
下一篇:達真堪布:那些傷害我的人,他們本性清淨而善良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