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奇妙雜色”,就是說多並且美啊。下面大略舉出六種。“捨利”,過去叫鹙鹭,楚石梵琦禅師說是春莺,也許是。“迦陵頻伽”,意思是妙音。沒有出殼時,聲音超過眾鳥。“共命”,就是一身兩頭,意識有別果報相同。這二種鳥在西域雪山等處才有。都是為了告訴娑婆本土愛賞鳥的人淨土有相似的而已。“六時出音”,就可知淨土的鳥沒有夜裡休息的事。因為蓮華化生的身體,本來沒有昏睡,不需要夜裡睡覺啊。“五根等”,就是三十七道品啊。所謂“四念處”,一是身念處,二是受念處,三是心念處,四是法念處。“四正勤”,一是已生惡法要斷,二是未生惡法不要生,三是未生善法要生,四是已生善法要增長。“四如意足”,一是欲如意足,二是精進如意足,三是心如意足,四是思惟如意足。“五根”,信正道以及助道法名叫信根。行正道以及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叫精進根。念正道以及助道善法,更沒有別的念頭,名叫念根。攝心在正道以及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名叫定根。為正道以及助道善法,觀照苦集滅道四谛,名叫慧根。“五力”,信根增長,能破疑惑,破除邪信,以及破煩惱,名叫信力。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名叫精進力。念根增長,破除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叫念力。定根增長,能破亂想,發啟事理禅定,名叫定力。慧根增長,能遮住通惑別惑等等,開發真無漏,名叫慧力。“七菩提分”,也叫七覺分。智慧觀照所有法時,善於分別真偽,不會錯取虛偽的法,名叫擇法覺分。精進修習道法時,善於覺察,不會錯修無益的苦行,常勤心用在真法中修行,名叫精進覺分。如果心有法喜,善於覺察這個喜,不會依顛倒的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叫喜覺分。如果斷除見思惑時,善於覺察,除去虛偽,不損壞真正的善根,名叫除覺分。如果放下見到執著的境界時,善於覺察放下的境界是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叫捨覺分。如果發起禅定時,善於覺察禅的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叫定覺分。如果修出世道時,善於覺察,常使定慧均等。或是心有昏沉,應當想到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別對治。或是心有浮動,應當想到用除、捨、定三覺分別對治。調和適中,名叫念覺分。“八聖道分”,也叫八正道分。修無漏行觀,見四谛分明,名叫正見。用無漏心相應思惟引發覺知籌量,能夠增長入大涅槃,名叫正思惟。用無漏慧除去四邪命食,不造口業,保持在一切正語中,名叫正語。用無漏慧除去一切邪身業,保持在清淨正身業中,名叫正業。用無漏慧通除身口意三業中的五種邪命(五邪命都是利養。一詐現異相奇特,二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為人說法,四高聲現威令人敬畏,五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保持在清淨正命中,名叫正命。用無漏慧相應勤精進修涅槃道,名叫正精進。用無漏慧相應念正道以及助道法,名叫正念。用無漏慧相應入定,名叫正定。這些道品,依照生滅四谛而修,就是藏教道品。依照無生四谛而修,就是通教道品。依照無量四谛而修,就是別教道品。依照無作四谛而修,就是圓教道品。藏道品名叫半字法門,淨土的五濁很輕,似乎不必用這個法門,是小乘種性先熟的暫用了。通道品名叫大乘初門,是三乘共修的,凡聖同居淨土多有說這個法門。別道品名叫獨菩薩法,凡聖同居和方便有余淨土多有說這個法門。圓道品名叫無上佛法,有利根的,在四個淨土都能聽到啊。“如是等法”,就是前面的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就是後面的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的法門啊。三十七道品,雖然所有法都包括了,但是機緣有不同,作種種說法的名字義理也有不同。隨眾生的喜好,沒有不演說順暢的。所以能使聽到的人念佛法僧三寶,發菩提心,降伏滅除煩惱啊。清楚明白佛的慈悲威德不可思議,所以念佛。法喜充滿心中,法味充足,所以念法。同聽佛法一起共修,一心一意修證,所以念僧。能念就是空假中三觀。所念的三寶,有別相三寶,一體三寶,以及藏通別圓四教的三寶等意義,有三谛(空假中)權(藏通別)實(圓)的不同。如前面解釋的三十七道品,應當知道。
222征釋略顯
【捨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捨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征釋可知。
問:“白鶴等不是惡道名嗎?”
答:“既然不是罪報生的,那每一名字,都是诠釋如來的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是性德的美稱,哪裡是惡名呢?”
問:“化作眾鳥是什麼意義?”
答:“有四種法施的因緣。因為凡情眾生喜愛這些鳥,順情而被教化,能生歡喜心。因為鳥尚且說法,聽了能生善益心。因為不對鳥起下劣的想法,對治分別心。因為鳥就是彌陀,能悟法身平等,沒有不具足沒有不造就。這裡顯示微風樹網等音,以及一切依報正報假法實法,當體就是阿彌陀佛的三身(法報化)四德(常樂我淨),毫無差別啊。”
(22)化無情聲
【捨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有情與無情,共同宣說妙法,四教道品,無量的法門。同時演說,聽法眾生隨各自的類型得到各自的開解,能使聽者念三寶啊。念三寶是從法施中獲益的,凡夫第一次聽到,大喜充滿全身,這是歡喜益。與三寶氣分相應,必能發菩提心,這是生善益。因此伏滅煩惱,這是破惡益。證悟一體三寶,這是入理益啊。別明講完。
22總結
【捨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重重的結示,使眾生深信一切莊嚴,都是導師阿彌陀佛的願行成就,種智變現。都是我們淨業感應,唯識變現。佛心眾生心,互為影像與實質,如眾多燈光明亮,各自遍照卻似乎是一個。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也可以深思了。無奈的是離了這淨土,另外談唯心淨土,甘願墮入“鼠即鳥空”(“鼠即”是鼠的叫聲,“鳥空”是貓頭鷹的叫聲,這句成語是偏空偏有的意思)這種可笑的認知啊。依報妙講完。
二正報妙
有二部分:征釋名號,別釋主伴
(一)征釋名號
有二部分:征,釋。
1征。
【捨利弗。於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這部經確實是開示持名的妙行,所以特別解釋名號,要讓人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沒有懷疑啊。
2釋
有二部分:關於光明的解釋,關於壽命的解釋。
阿彌陀,中文翻譯是無量的意思,本來是不可說的。本師釋迦佛用光壽二義,代表一切無量。那光是橫向遍滿十方,那壽是豎向窮盡三際。橫豎交錯,就是法界體。把這個體作阿彌陀佛的三身四土,也就是把這個體作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眾生的本覺理性。持名,就是始覺契合本覺。始覺本覺不是二個,眾生與佛也不是二個。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啊。
(1)關於光明的解釋
【捨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心性寂然卻是常照,所以叫做光明。如今徹底證到心性無量的本體,所以光明無量啊。諸佛都是徹證性體,都是光照十方,都可以名叫無量光。但在因地的願力不同,就隨因緣不同立有別名。彌陀是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有光明恆照十方的願,如今果成如願了啊。法身光明沒有分別和邊際,報身光明契合真性,這就是佛佛道同。應化身的光明有照一由旬的,十百千由旬的,一世界十百千世界的。唯有阿彌陀佛是普照,所以別名無量光。但是法報化三身不是一個也不是多個,是為了眾生得到四種法施的利益,所以作這樣的分別罷了。應當知道並沒有障礙,只是因人而異。由於眾生與佛緣深厚,所以佛光到處,一切世間沒有不圓滿見到啊。
(2)關於壽命的解釋
【又捨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壽命皆)。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心性雖照卻是常寂,所以叫做壽命。如今徹底證到心性無量的本體,所以壽命無量啊。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這也是佛佛道同,都可叫做無量壽。應身是隨願力隨機緣,長短不等。法藏是大願王,有佛及人的壽命都是無量的願。如今果成如願,別名叫無量壽啊。“阿僧祇”,就是無邊,無量,都是計數的名字,其實是有量的無量。但是法報化三身不是一個不是多個,應身也就可以是無量的無量了。“及”,就是並啊。“人民”,指等覺菩薩以下。意思是佛的壽命並那裡人民的壽命,都是無量啊。應當知道光壽的名號,都是為了眾生建立的。因為眾生與佛平等,能使持名念佛的人,光明壽命同佛是一樣的啊。再次根據無量光的意義,所以眾生生到極樂世界就是生到十方世界,見到阿彌陀佛就是見到十方諸佛,能自度到極樂世界就是利益一切眾生。根據無量壽的意義,所以極樂世界的人民,就是一生補處,都決定這一生成佛,不等到下一生。應當知道離卻了現前一念無量光壽的心,哪裡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了阿彌陀佛名號,從哪裡徹底證到現前一念無量光壽的心?願深思吧,願深思吧。
(二)別釋主伴
有二部分:別釋,結示
1別釋
又有二部分:主,伴。
(1)主
這也是解釋別序中的“今現在說法”句。
【捨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這是說明極樂世界教主的成就啊。但是法身沒有成就沒有不成就,不應有劫的計算。報身因地果地都圓滿有成就的名,應身為眾生示現有成就的名,都可以按劫論。又法身因為修行功德顯現,也可以論成就論劫數。報身沒有別的新得到,應身如月亮印照河流,也沒有成就不成就,不應按劫論。但諸佛成道,各有本門(最初成道)和跡門(示現成道),本地都是不可測度的。並且關於極樂世界示現成就的過程來說,就是三身一成就一切成就。也是非成就非不成就而論成就啊。又佛的壽命無量,現今僅有十劫。那現在說法,是正在進行沒有完。普勸三世眾生快求往生,同佛的壽命一樣,一生成就啊。又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和一生補處菩薩,都是十劫成就的。正是顯明十方三世往生不退的,又多又容易啊。
(2)伴
【又捨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其他方定性的二乘人,不能生到極樂國。如果先修小乘,臨終回向菩提,發大誓願的,生到極樂國後,佛隨順機緣說法,使他們斷了見思惑,所以叫阿羅漢。如同別教的七住斷見思惑之類,不是真實的聲聞啊。因為藏通二教,不聽其他方的佛名,現在聽到彌陀名號,信願往生,都屬於別圓二教含攝的根機了。
2結示
【捨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佛的光壽無量以及聲聞菩薩,都是彌陀因地中的願行成就的,也是果上一成一切都成。雖然有佛菩薩聲聞,但各各即不是自也不是他,自他是不二的。所以說“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能使信願持名念佛的,念念也是如此成就啊。廣說淨土依正妙果因而啟信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