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分
有三部分:廣說淨土依正妙果因而啟信,特勸眾生應求往生因而發願,正示修行人執持名號因而立行。
信願持名,是一部經的要旨。信願是慧的方面,持名是行的方面。能不能往生,全在於信願的有沒有。品位的高下,全在於持名的深淺。所以慧的方面是前導,行的方面是正修。如眼和腳同時運作啊。
廣說淨土依正妙果因而啟信
有二部分:依報妙,正報妙。
一依報妙
又有二部分:征釋,廣釋。
(一)征釋
又有二部分:征,釋。
1征
【捨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2釋
又有二部分:關於能受用的解釋,關於所受用的解釋。
(1)關於能受用的解釋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眾生是能受用的人,等覺以下都可以算在內。現在就拿往生的人來說,用下下品說明上上品啊。娑婆世界是苦樂交雜。其實苦是苦苦,因為逼迫身心。樂是壞苦,因為不能長久。不苦不樂是行苦,因為性質是遷流的。那極樂淨土永離三苦,不同於娑婆本土是相對苦的樂,所以名叫極樂。一旦往生就有分別。凡聖同居土的五濁輕,沒有分段生死的八苦,只是受用不病不老,自在游走,有天食天衣,和上善人聚會等樂。方便有余土的體空觀,沒有執空守寂的苦,只是受用游戲神通等樂。實報莊嚴土的一心三觀,沒有分隔區別不相融的苦,只是受用圓融無礙不可思議的樂。常寂光土究竟等,沒有法身滲漏,真常流注的苦,只是受用契合自性圓滿究竟的樂。然而凡聖同居土的眾生,因為持名善根福德同佛一樣,圓融清淨四土,圓滿受用種種樂啊。那麼極樂淨土的最殊勝,不在方便有余、實報莊嚴、常寂光上三土,而是在凡聖同居土。因為向上比,那十方的凡聖同居土,比起極樂淨土的殊勝就差了。向下比又可以與娑婆本土對照。所以凡夫是優勝進入而從容不迫,橫超三界而度越生死。佛說的苦樂,意義在這裡。
(2)關於所受用的解釋(這也是轉釋前面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原故。下面廣義解釋也是一樣)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莊嚴邊際。)七重羅網(莊嚴空界。)七重行樹(莊嚴露地。)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七重”,表示七個科目三十七道品。“四寶”,表示常樂我淨四德。“周匝圍繞”,佛菩薩等無量的住處啊。“皆是四寶”說明是自己功德深厚。“周匝圍繞”說明周邊都是其他賢聖,這是極樂世界的真因緣啊。這樣的莊嚴,凡聖同居淨土是增上善業感召的,也是圓教五品觀感召的,以因緣生成的勝妙五塵(色聲香味觸)為體。方便有余淨土就是空觀智感召的,也是相似三觀感召的,以妙真谛無漏五塵為體。實報莊嚴淨土是妙假觀智感召,也是分證三觀感召的,以妙俗谛無盡五塵為體。常寂光土是中觀智感召,也是究竟三觀感召的。以妙中谛稱性五塵為體。要容易了解,所以作這樣的分別說明。實際上四土的莊嚴,無非是因緣所生法,無不是空假中。所以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淨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下面都是照這樣解。
問:常寂光只是理性的(理體),為什麼會有這種事相上的莊嚴?
答:種種的事相莊嚴就是全體理性,種種的理性都具足事相莊嚴,這才是諸佛究竟圓滿的依報果德。如果常寂光不具足勝妙五塵的事相,那與偏真法性有什麼不同?
(二)廣釋
有二部分:分別解釋所受,合起解釋能受所受。
1分別解釋所受
又有二部分:解釋生處,結示佛力。
(1)解釋生處。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前面說明居住處,現在說明出生處。“七寶池”是金銀等合成,不同娑婆的土石啊。“八功德”,一是澄清,不同娑婆的渾濁。二是清冷,不同娑婆的寒熱。三是甘美,不同娑婆的鹹淡劣味。四是輕軟,不同娑婆的沉重。五是潤澤,不同娑婆的臭腐褪色。六是安和,不同娑婆的急暴。七是除饑渴,不同娑婆的生冷。八是長養六根,不同娑婆的損壞六根,以及災害生病水火等等啊。“充滿其中”,不同娑婆的枯竭泛濫。“底純金沙”,不同娑婆的污泥。“階道四寶”,不同娑婆的磚石。陛級名叫階,坦途名叫道,重屋名叫樓,岑樓名叫閣。“七寶樓閣”,不同娑婆的土木丹青啊。樓閣是住處,以及法會處。只要等到寶池的蓮胞開放,就可以登上四邊的岸,進入法會,見到佛聽講法啊。“華輪”,輪王的金輪大有四十裡,這還是拿最小的來說的。如果根據《觀經》以及無量壽會中說的,大小實在不可限量,因為凡聖同居淨土身相不等同啊。青色蓮花名叫優缽羅,黃色蓮花名叫拘勿頭,赤色蓮花名叫缽頭摩,白色蓮花名叫芬陀利。因為化生的身體有光,所以蓮胞也有光。但是極樂世界的蓮華,光色是無量的,這裡也是大概說罷了。“微妙香潔”,略微贊歎蓮華四德。有質而不定形叫做“微”,自在無礙叫做“妙”,不定形就不是塵,所以潔啊。蓮胞如此,化生的身體就可想而知了。
(2)結示佛力
【捨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前面說明住處生處種種莊嚴,都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大行契合自性的功德成就的。所以能普遍莊嚴四種淨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都能往生啊。再次佛用大願作為眾生多善根的因,用大行作為眾生多福德的緣。使信願持名的人,念念成就這樣的功德,而且都是已經成就,不是現在不是未來。這就是用阿彌陀佛的種種莊嚴作為增上的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的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所以說“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2合起解釋能受所受
又有二部分:關於五根五塵明受用,關於耳根聲塵明受用。
(1)關於五根五塵明受用
又有二部分:正明,結示。
11正明。
【又捨利弗。彼佛國土(空中)。常作天樂(下是)。黃金為地(中間)。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上莊嚴空界,下莊嚴金地)。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音樂是聲塵,地是色塵,華是色香二塵,食是味塵,盛裝華、散布華、經行是觸塵。眾生的五根對五塵就可知了。“常作”,就是六時啊。“黃金為地”,就是七寶莊嚴的地界,體是黃金啊。一天分初中後三個時辰,名叫晝三時,一夜分初中後三個時辰,名叫夜三時,所以是“晝夜六時”。但那淨土依報正報各有光明,不需要日月光,哪有分晝夜?只是隨順我們這一方眾生假說有分際罷了。“曼陀羅”,意思是“適意”,又叫“白華”。“衣裓”,是盛華的器具。“眾妙華”,說明不只是曼陀羅一種,應當如《法華經》中說的四華(曼陀羅花、摩诃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表示修學四因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供養他方佛”,表示真因人(菩薩)會趨向極果,果德沒有不周遍啊。並且根據娑婆世界來說是十萬億佛,意在顯示往生極樂世界後,再供養釋迦佛和彌勒佛,都不難罷了。如果有阿彌陀佛的神力加持,有多麼遠不能到呢?“食時”,就是“清旦”(清晨),所以說“即以”。說明那神足通不可思議,沒有離開那淨土,卻常遍游十方,不會超過吃飯時間回來啊。這段文字顯示極樂世界的一聲,一塵,一剎那,甚至跨步彈指,都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又顯示在娑婆世界的眾生是濁重惡障,與極樂世界雖不隔卻是隔了。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就是功德甚深,與娑婆世界雖有隔卻不隔啊。“飯食經行”,就是念食物食物就來,不需要安排,吃完飯缽自然離去,不用勞動擦洗收拾。只是經行在金地上,有華與音樂作為娛樂,自然進修而已。
22結示
【捨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2)關於耳根聲塵明受用
因為娑婆這一方耳根最靈利,所以特別用法音廣宣。其實極樂世界攝取法界根機,五塵都是圓妙的,生出一切法門啊。
又有二部分:別明,總結。
11別明
有二部分:化有情聲,化無情聲。
(11)化有情聲
又有二部分:鳥音法利,征釋略顯。
111鳥音法利。
【復次捨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鹦鹉,捨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