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口業之禍:造口業,失功名,腹脹而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江蘇宜興潘書升,諱宗洛,康熙甲子年(公元1684年)秋,夢見自己來到關帝殿。正值分發考卷,殿上呼第一名人到,隨即把他踢下去;第二名就是自己;呼第三名、第五名,都沒到。潘書升又看見壁上掛一張黃榜,榜首的名字是“為楫”二字,但沒寫姓。一會兒,只見一位紅面的人提著榜首所戴的冠帽,加在潘書升的頭上。潘書升醒來後,感到很驚訝。及至發榜,潘書升果然得第一名。潘書升到處打聽名為楫的人,不久得知是江蘇婁縣的傅鹿野,便特地前往拜訪。

  原來傅鹿野一向很有文名,主試官本來把他定為第一名;前兩場考試的文章,他成績很好,因為丟了第三場的試卷,以致被放棄了。這位傅鹿野很有口才,生平說了許多绮語,喜好張揚別人的過失,所以得了這報應。考試揭曉後,主試官很喜愛他的文章,還特地請他會面。此後傅鹿野怏怏不樂,心情非常苦悶,沒過多久,就因腹脹暴亡。

  [按]文人所造的口業,往往绮語特別多。別人痛心的事,他偏能在談笑風生中和盤托出,在自身的口頭上表達得越暢快,對別人的心理造成損害愈深。常見一些慧業文人,往往貧困徹骨,潦倒不堪,甚至還不如那些做小本生意的人稍能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像這種情形,難道一定都是屬於前世的原故嗎?如果能存心仁厚,常以隱惡揚善為懷,那麼妄言、绮語、兩舌、惡口這四種惡業,不期減少而自然減少了。

  ——輯自《文昌帝君陰骘文圖說》• 印光大師薦

 

 

 

  (轉載)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

  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

 

上一篇:佛經記載:念佛功德超過世間一切布施
下一篇:淺談求功名與修福報之間的關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