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馮馮:從超立體空虛映象試證法身化現多度空間空相的三度顯現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者:馮馮

  一九五O年代,曾經流行過一陣子立體電影(3-Dimension Movie)。這種立體電影需要戴上特製的玻璃彩紙眼鏡—一隻紅、一隻綠—利用兩者的偏差,眼睛可以看到銀幕上的皮球向觀眾擲來,巨大魔怪向你撲來,觀眾驚喊閃避,歎為觀止!實際上它只是二度空間畫面的迭影,利用兩眼視覺的差距而帶來立體的錯覺,原理非常簡單。此種立體電影由於粗製濫造而不久衰落。

  一九六o年代末年,立體彩色照片及明信卡出現。晝面內的金魚栩栩如生,十分立體,風景也層次分明,使人如在圖畫中。用二度空間平面印刷來表現三度空間,已經至善至美,然而不數年間,立體圖片又都消聲匿跡。大概是因為革新的平面圖畫印刷術與攝影術進步到纖毫畢現的精密,比上述的立體圖片更立體,更逼真。已無需繁複的三層迭影印刷。

  一九七o年代,沒有誰還記得立體電影或立體圖片。

  一九八o年代初,立體電影經過改良重現,製作的技術較佳,風行了兩年。至今亦已音沉響絕。但是,它的製作技術引起了科學界的注意,予以參考,進一步成功的發展出現在的「四度空間超立體透視空虛映象」,英文稱為「Holography」。

  具爾研究所、波音航空工業公司……都曾經投下钜資研究四度空間超立體透視空虛映象,數以千百計的頂尖光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各別努力研究。

  今天的四度空間超立體透視映象,已經相當成功,並且已經具有實用價值。舉例說,瑞典的一家「雷射光束超立體透視公司」(Lasergruppen Holovision),已經製成了一種超立體透視身分證卡片。上面的人像照片是超立體的、虛懸地浮於空中的,宛然是持有人頭部面孔的複製,比立體更具體。但是,觸不著,摸不到,不在卡片表層,也不在底層,也不在中間,而卡片仍是平面二度的。這種特別的映象,需要很高度精密的光學技術才可製成,並非人人所可冒製或倣造。

  美國空軍有些基地已經採用超立體透視攝影,及超立體透視攝影微波對於肉眼的影響,來檢查飛機的機件及輪胎,以補肉眼檢視之疏忽或不足。現在升上太空的穿梭機「發現」號,亦備有超立體攝影機來拍攝在太空飛行時,機身外殼的結冰情形。

  這種超立體透視攝影的用途,越來越廣泛,它的功能,也許將來可比擬電腦的電子細胞(Chips)。

  簡單來說,「四度空間超立體透視懸空映象」攝影機,是具有記憶力的,與一般攝影機不相同。一般攝影機是吸收對象物或人的光,將之集中焦點反射在底片膠面上,而超立體透視攝影機的原理,則是運用分光鏡頭。

  超立體透視攝影機的第一支分光,稱為「參考分光」(Reference Bea),直接射到受影板上;第二支分光稱為「反射光」(Reflection Beam),將被攝影對象的光反射。當第一支分光與第二支分光相遇時,兩光互相干擾,產生漩渦與波紋,好比向平靜水面同時投石子,引起兩團漣漪,兩波紋相遇所引起的波紋交錯情形。這兩支分光結合投射在受影膠片上,沖曬出來,映象與原物大不相同,映象是透明的,再用「參考分光」投射在這透明的映象上面,折光作用就使映象的交錯波紋消失,而重現物體的原相,顯示出三度空間立體而且懸空的空虛影子,物體的每一部分都纖毫畢露,極其清晰。

  關於它的原理,請看這裡的附圖及說明,原理是簡單的,制作可不簡單。

  首先,需要將一雷射光束(Laser Beam)射出,透射一個三稜鏡(Prism),將它分光為二,第一支為「參考分光」,第二支為「物體反射光」。

  第一支分光,「參考分光」通過三稜鏡之後,直射於鏡面A,被鏡面折射而增大了體積,射在受影板上面,全面籠罩了受影板。

  第二支分光,「物體反射光」從三稜鏡分出來,折射向鏡面B,被鏡面B折射放大後,射向被攝影對象物體,恰可罩住物體的全部,隨即對物體的形狀投射到受影板上。

  兩支分光在受影板前交叉相遇,產生永久性干擾的波紋映象,受影板上的敏感曝光層受影後,產生三度空間立體映象。

  受影底片經沖灑之後,用雷射光束從受影板後面向前透射,就會在前面的空中呈現出懸空的超立體透視影象來。完全與原物一樣,纖毫畢現,栩然如生,顯微逼真。

  拍攝超立體透視影象,使用的雷射光束,必須光波長短一致,必須同色,故此不能使用白光,因為白光內含有多種不同波長,不能一致地創造精確的干擾畫面,一般都是使用紅寶石顏色的光束,以氖(Neon)為常用。

  圖一:超立體透視映象拍攝原理

  一九四七年,匈牙利物理學家丹尼斯?蓋博(Denis Gabor)發明立體攝影。他使用水銀燈光製成首幅立體透視映象,並因此成就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其方法與技術仍未完美。一九六o年代科學家們發明雷射光束。一九六二年,瑞典物理學家愛默特?李斯(Emmet Leith)與朱理士?烏柏特尼克斯(Jris Upatnicks)兩博士,發明雷射光束直射方法,改進立體透視攝影,成為對照強烈的立體照片,引起全世界各國科學家的研究。

  蘇聯物理學家丹尼數烏克(Y.N.Denisyuk),隨即發明運用光束反射方法,製成超立體透視映象,比上述兩博士的直射方法製成者更顯微更逼真。

  直射方法所得映象雖然逼真,仍有些像看立體幻燈片,要用特別燈光照射它才看得清楚。但是反射方法的新式超立體透視映象,是將映象的光反射到觀察者的眼睛,一目了然,而且無需特別燈光照射,可以在普通白光下觀看。

  一九六八年,美國普洛來公司(Polaroid Corporation)的史帝汾?賓敦博士(Dr.Stephen Benton),發明一種特殊的膠片,使超立體透視映象的底板可以用普通白光照射放映,無需用昂貴的雷射光束來放映。一九七二年,科學家來特?克洛斯(Lloyd Cross),將電影攝製技術與超立體攝影術綜合,發明了超立體透視電影。

  但是,超立體透視映象及電影,至今仍未能以天然彩色呈映。它是變色的,用紅光照射放映它,它就呈現紅色;如用綠光放映,就是綠色。目前科學家們仍在努力研究之中,以求做到天然彩色呈映。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映象的大小,至今只能攝製及放映不很大的面積,最多只能攝製一平方公尺的映象。因為底片製作很複雜昂貴,若想攝制一幅巨大的牆壁全景畫面,恐怕不太容易。

  超立體透視電影的製作原理,基本上與製作映象一樣,不過比較復雜(請看附圖及解說),由左向右逐項如下:

  圖二:超立體透視空虛映象的原理之二

  圖的左邊中間是一座電影放映機,左端是一座雷射光束放射機,圖右是一座集光鏡頭,再右是一座可轉動的注油鏡頭,極右邊是受影板。

  一、首先,雷射光束放射機(A),放射出氖光光束,射到第一座折光鏡(B)。

  二、折光鏡(B)將光速射到三稜分光鏡(C)。

  三、分光鏡(C)將光束分為兩股,一股為「參考分光」(D1),另一股為「物體分光」(E),兩股分光各向不同方向射出。

  四、第一股分光「參考分光」(D1),被折光鏡(D2)折光,射向折光鏡(F),被折射向濾光鏡頭(G)。然後從濾光鏡(G)射向受影感光板(H)。

  五、同時間內,第二股分光「物體分光」(E),射向折光鏡(I),折射向濾光鏡頭(J)。通過後,射向電影放映機鏡頭所放映的,二度空間電影片上的物體映象,然後直射向集光瞄准鏡頭(K)。通過後,光波已經平衡,射回可轉動的注油鏡頭(L),成為長條光線之群,射到受影感光板前,與第一股分光「參考分光」交織,互相干擾成為波狀,印在感光板上,於是製成超立體效果的透明顯微逼真映象。

  六、電影機每放映一個畫格,就投射出一條長條的「物體分光」與「參考分光」結合,印於感光板上。

  七、感光板被製成捲筒形狀,放映時,從後面照射,前面空中即現出超立體的電影人物的活動情形,栩栩如生,巨細均顯,幾疑真人實體在空中出現(就算原電影片只是平面電影而非立體電影,也可以現出超立體映象),無需銀幕(見附圖二)。

  彩色圖十三之一上幅是超立體透視空象電影模型「太空穿梭機哥林比亞號環繞地球飛行」的三鏡頭。下幅是阿波羅石膏像的頭部,在空中虛懸出現的立體像。圖中上角是研究員的手,持著一面玻璃板置於像前,以顯示頭像確非實物,亦非印在板上。請注意頭像上方的煙霧狀光霧,這是「第四度空間」以「三度空間映象」顯現所產生的現象。

  彩色圖十三之二,是一個人頭骨在空中出現的超立體映象。

  超立體透視空虛映象,已經漸漸廣為科學家所採用,考古學家可以將出土的古物、化石或骨骼,拍攝成超立體映象,作為代替原物的真實物體來研究,無須觸動原物,更可從而追溯古物的過去形態(可能會在四度空間中保留記憶,再以三度空間映象重現)。醫學家運用超立體透視攝影檢視病人身體,不必驚擾病人太多,只須診看懸空立體顯微映象。拙文曾提到的四度空間攝影,就是三度空間立體透視映象與電腦計算機兩者的結合技術,將三度空間的立體攝影,推進到四度空間超立體攝影。由於我們生活在三度空間之內,對於四度及以上的空間,無法瞭解,所以上述的科學家們,將四度空間的畫面用三度空間立體的映象放映出來。

  明白了超立體懸空映象的原理,知道科學可以製造超立體的懸空映象,又知道科學可以使第四度空間的形相轉變為三度空間超立體映象出現於空中。我們便不難瞭解,在大自然當中,第四度空間的形相,會轉變為三度空間映象而出現。科學稱之為「空間的轉換」(Transition of Dimensions),這是宇宙中常發生的事。宇宙中的各種空間,是可以互相轉換的。

  華嚴經卷三十六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四雲:「……爾時十方各過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等世界之外,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等如來,悉現其身……充滿一切法界,示現菩薩大妙莊嚴,放大光明網……。」

  華嚴經第三十九卷離世間品第三十三之四雲:「……我成菩提已,於一切世界不可說劫,說微妙法,示現如來不可思議自在神變……。

  「……一切法示現無量無邊自在,一切法無礙實際無量無邊,猶如幻網,於無量劫為眾生說不可窮盡自在……佛子,菩薩摩诃薩有十種身自在,何等為十?所謂令一切眾生入己身自在,己身示現一切眾生身自在,一切佛身示現一佛身自在,一佛身示現一切佛身自在,一切剎置己身內自在,一法身充滿三世示現眾生自在,一身入三昧無量身起三昧自在,一身成最正覺示現眾生等身自在,一切眾生身作一眾生身示現一切眾生身自在,一切眾生身示現法身,法身示現一切眾生身自在。佛子,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身自在……。

  「佛子,菩薩摩诃薩有十種游戲神通,何等為十?所謂:菩薩摩诃薩,於眾生身作佛剎身,而不壞眾生身,是為第一游戲神通。菩薩摩诃薩,於佛剎身作眾生身,而不離佛剎身,是為第二游戲神通。菩薩摩诃薩,於佛身示現聲聞緣覺身,而不減如來身,是為第三游戲神通。菩薩摩诃薩,於聲聞緣覺身示現如來身,而不增長聲聞緣覺身,是為第四游戲神通。菩薩摩诃薩,於菩薩身示現無上菩提身,而不捨菩薩行,是為第五游戲神通。菩薩摩诃薩,於無上菩提身示現菩薩身,而不減菩提身,是為第六游戲神通。菩薩摩诃薩,於涅槃界示現生死相續不絕,而不著涅槃界,是為第七游戲神通。菩薩摩诃薩,於生死界示現涅槃界,亦不究竟無馀涅槃,是為第八游戲神通。菩薩摩诃薩,正受三昧行住坐臥現諸威儀,而不捨於正受三昧,是為第九游戲神通……。

  「菩薩摩诃薩,於一佛所聞法受持,悉能往詣不可說佛所,聽受正法而不離本坐,亦不分身不起三昧,念念於一一三昧身門。出生不可說不可說三昧身門,一切諸劫猶可窮盡,菩薩出生三昧身門不可窮盡,是為第十游戲神通。」

  這幾段經文,說明了宇宙的無限,法界無窮,時間空間的多元交織,空間(界)的可以互相轉換。各空間本是相通的,當然一切法可示現無邊自在,無量無邊,「猶如幻網」。這些完全符合當今尖端宇宙科學的發現,諸佛諸菩薩原是空能,存在於多元的空間,當然可以自在自由顯現於另一空間另一界,十種游戲神通是時空轉換。

  華嚴經卷一光音天子偈頌雲:「如來廣大方便法,無量劫海所修集。彼生滅法如如相,法主音聲方便門,如來神力遍十方,普照無量諸佛剎,十方諸佛皆悉現……。」

  屍棄大梵偈頌雲:「佛身清淨常寂然,普照十方諸世界………………佛身如空不可盡,無相無礙普示現,所可應現如幻化…………………。」

  乾闼婆王頌偈曰:「如來示現廣大法,演說清淨建法幢,一切眾生無量門,如來為現種種形。」

  鸠槃荼王偈頌曰:「如來忍力成滿足,無量劫行為眾生………………最勝現身悉周遍,於十方界無去來。」

  諸菩薩偈頌曰:「一切光明出妙音,說諸菩薩具足行,佛子功德悉成滿,普遍一切十方界…………………一一塵中無量身,復現無量莊嚴剎,於一念中皆悉見,是無障礙淨法門,三世所有一切劫,於一念中能悉現。」

  一切諸法勝音菩薩偈頌雲:「佛身充滿諸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

  師子焰光奮迅音菩薩偈頌曰:「普賢菩薩願音聲,遍滿一切世界海,法身充滿一切剎,普雨一切諸法雨,法相不生亦不滅,悉照一切諸世間,無量無數億劫中,一切佛剎塵微道,盧捨那佛妙音聲,具足演說本所行,一切佛剎微塵數,大光明網照十方,一一光中有諸佛,以無上道化眾生,法身堅固不可壞,充滿一切諸法界,普能示現諸色身,隨應化導諸群生。」

  普賢菩薩偈曰:「剎海無有量,殊形異莊嚴,十方世界海,見諸雜種相……盧捨那佛,於眾海中,演說正法,於一塵內,微細國土,一切塵等,悉於中住,一切世界,有種種形,悉於其中,轉尊法輪……。一切三世諸如來,自在普現無量剎,一一境界一切佛,莊嚴剎海皆悉見,過去未來現在劫,一切十方諸世界…………………。」

  「佛以無量方便門,能起一切佛剎海………………如來法身不思議,無色無相無倫匹,示現色身為眾生,十方受化靡不見。」

  經典說得已經非常明白,諸佛菩薩法身是存在於各種時空空間的大能,不生亦不滅,為度化各空間不同之眾生,而應化示現各別方便之身,或為色身,或為無色身。為了度化我們地球的眾生就示現色身接引。

  諸佛菩薩從四度、十一度或更高更虛的時空空間轉入我們唯一熟悉的三度空間,乃從無色轉入有色,現出色身,其方式之一,就是在我們的空中顯現。這是最迅速方便的,何須託生為肉身那麼耗時耗功?又得從嬰兒長大,經過幾十年修行,才可度人,豈不是太浪費時間工夫嗎?除了佛陀於兩千多年前設教普度的大事因緣而以肉身再來立言垂教,其他恐怕是並無必要託生肉身而來的了。今世許多自稱是菩薩託生之流,無非都是自欺欺人罷了。

  我們明白了超空間的存在與可溝通,更知道了空間可以互換,那麼我們就知道,諸佛菩薩時常在我們三度空間的環境或空中顯現,是從超空間而來的。而且那是非物質的大能假託我們所憧憬的莊嚴色身法相而顯現,並非在空中出現的佛菩薩就是真的實質的物質化的肉身。而那些法相,也都是變幻無定的,各隨觀緣憧憬而變幻,所以人見人殊。觀音菩薩以慈悲故,時現慈母相,並非說觀音菩薩就是女子,菩薩現慈相,是以慈悲接引眾生。菩薩已是不生不滅的宇宙大能大智慧,何須有欲界男身或女身?

  我們當代的頂尖科學家並無神通,也能使第四度空間以三度空間的形相顯現,為什麼佛菩薩有大神通就不能從高度超空間,以方便接引欲界眾生,而在三度空間的空中顯現?

  一九六八年,有人在五台山偶然攝得文殊菩薩在空中顯現的照片;一九一六年五月,孫中山先生在普陀山佛頂峰天燈台,目睹佛菩薩多位顯現向他接引歡迎;一九八二年、八三年、八四年,普陀山數次在空中顯現莊嚴佛剎及諸佛菩薩;峨嵋山空中顯現普賢菩薩……還有許多地方都有人見到空中有佛菩薩顯現,不勝枚舉。

  很多人認為這些是海市蜃樓(Mirage),是由於熱空氣的水分折射他處的景物於空中。不錯,世上是有海市蜃樓的,大多出現在沙漠上空,但是,海市蜃樓的景物,與佛菩薩的顯聖,兩者並不相同。海市蜃樓是熱空氣水分反映地面某處的實物真景,比如說,一九八四年五六月間,山東海濱上空出現虛懸的現代化都市、火車、汽車等景物,顯然是日本都市,那是海市蜃樓。可是,普陀山上空顯現的不是現代化的城市,火車、汽車奔跑之象,而是金光燦爛的梵宮與頭頂上有光環,身有金光的奇異相貌的佛菩薩微笑之相。是超立體的,是向眾生接引之狀,都不類世間任何一處的廟宇,也不似欲界的人類。他們的形相是透明的,卻是超立體的,是活動的,有慈悲表情微笑的,有行動的。世間並無這樣的肉身菩薩形相,也沒有這樣的金光四射的玲珑透明廟宇。泰國的佛寺雖是金瓦,青海大金瓦寺雖是金色銅頂,緬甸大金塔是金箔,但都是固體的,不是透明玲珑的,與空中顯現的不相同。日本與中國大陸都沒有金色透明的佛寺,怎會被熱空氣水分折射到普陀山上空?如果折射,為什麼偏偏射在普陀山上空?卻不折射到紐約上空呢?又不出現在倫敦呢?寺內的金身佛像又怎會反映到空中去呢?

  所以,佛菩薩在空中的示現,並不是一般的海市蜃樓,後者並不是從第四度空間以上來的,仍然只是三度空間內世界景物的折射。但是,佛菩薩的空中示現,是從四度以上,或者十一度以上的時空空間來到的佛力,轉位為三度空間色相,以方便接引世人!

  當然,佛菩薩示現空中的許多被拍的照片,有真有偽,這需要冷靜和科學頭腦去判別的。

  無量壽經雲:「……化現其身,猶如電光。」

  唯識論十雲:「神力難思,故能化現,化生,化佛……。」

  佛菩薩空中示現,只為方便接引。其實連那空中的超立體透明金光佛像,也還是佛力幻化之色相,那空中的金光梵宮瓊樓玉宇,亦只是佛力一念幻化之相。學佛人應明白,佛經所講的一切梵宮佛宇,無色界宮殿,亦都是佛力佛心所造的幻相。我們學佛,縱得佛菩薩示現色相,亦不應以相求佛!金剛經說得極明白:「勿以相求我」,又說「有相皆妄」!若以肉身為菩薩為佛,就更妄了!

  摘自:

  《太空科學核子物理學與佛理的印證》

  作者:馮馮

 

上一篇:用我們偉大的佛法去化解人間的煩惱,用智慧去面對人生
下一篇:大安法師:《無量壽經》之法藏發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