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中醫如何看“素食夠不夠營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不講“營養”講什麼?

  首先,傳統中醫的角度,基本上沒有“營養”的概念。自古中國人都不講“營養”,而只會講食物夠不夠豐富、是否充足、夠不夠飽、好不好吃……營養學是近代西醫學的附帶產物,隨著微觀還原論研究的發展,能夠分析每一種東西的“成分”,這就叫作營養了。古代無法做這種“分析”,就無法從這個角度討論問題了。

  古代飲食不講“營養”的話,還可以講什麼?中醫更強調另一個問題,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叫“吸收”能力,古代中醫則叫“受納運化”。試想看,就算是在現代,很多在農村生活的人,飲食哪裡有這麼講究?哪裡按照營養學來選擇食物?他們就是種出什麼了,就吃什麼吧;又例如古代的人,肯定沒有營養學的概念吧,他們怎麼吃飯的?就是好吃的就吃吧,盡量選擇能找到、喜歡好吃的食物,哪裡會想這個食物含有什麼成份?

  從中醫和傳統中國文化的角度看,更重視“內在”自身的修養。這就好像學習那樣,比如像“填鴨式教育”那樣,天天給你灌輸大量有益知識,可是學生本身接受不了、或者知識程度未夠,那麼如何花錢去上課補習也沒用;但是,假如學生本身非常聰明勤奮,即使你在窮困的農村山區,沒有很好的教育環境,你也可以學有所成。

  “素食不夠營養”的問題來自“推卸責任”

  說到這兒,或許大家也明白中醫怎麼看“素食夠不夠營養”這個問題了。“營養”是外來的東西,而中醫更強調人本身能否“吸收”營養,而不太在意營養本身。假如身體健康,清茶淡飯也足夠養生,假如身體本身不好,那麼補的下去都沒用。這也是中醫有說“虛不受補”的說法,身體虛弱吃什麼都未必能夠補上。

  不是這樣嗎?很多長壽老人,其實飲食也是相當隨便簡單;又或者深山裡面的和尚,吃飯也極其清淡,還不是健康的生存著?素食夠不夠營養,中醫從根本處就不這樣提問,而是反問:“你身體是否健康,能夠吸收足夠營養?”一個人夠不夠營養,中醫不把責任交給食物,而更著重自身健康與否。

  這是中西醫學文化的差異。舉例說,例如西醫上的甲狀腺病,西醫比較傾向於用“碘質”吸收得太過或缺乏來解釋這種病,與沿海地區或內陸地區生活,食物含碘太過或太少有關。中醫則不這樣看問題,不會單純用外在因素來解釋疾病,例如同樣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人們的飲食習慣相約,但為什麼有人會得大頸泡,有人不得?中醫更傾向於從自身去找尋答案,例如這一種病,就多與自身的情志、體質因素有關。

  中醫不講營養講味道

  再進一步討論,中醫不講“營養”,但是講“五味”,就是“酸苦甘辛鹹”。五味是各種食物的基本味道,人人都吃,中醫認為“過猶不及”,五味都可以吃,只要不太過就行。假如是身體不健康了,則可以從五味的角度上,建議特別側重吃某一些方面的飲食,以幫助身體調整回正常狀態。

  從這個角度看,五味的飲食調養,也是強調需要按個體的情況提出建議,這是中醫強調“內在因素”的飲食養生特點。

  但是,傳統中醫沒有說,必須要每一頓飯五味俱全。五味不等於“五種營養”,現在有一些養生書強調每一頓飯都要吃“五味”食物、“五色”食物,其實中醫沒有這樣的嚴格要求。再高層次一點說,中醫養生提倡飲食宜“清淡”,五味都不要濃烈,樸素簡單就是長壽的飲食方式了。

  越是擔心不夠則越不夠營養!

  有些人剛開始吃素,只要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都會怪罪素食不夠營養所致。在這裡想指出一種現象——“越擔心素食不夠營養的人,則越容易出現不夠營養”;相反,假如不擔心自己營養不夠的人,則沒有這種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裡嘗試用中醫的角度作一回答。

  在飲食上,中醫強調“脾胃”關系,但很多人未必知道“脾胃”兩者各自做什麼工作。(中醫的脾胃,與西醫解剖學的脾髒胃髒的髒器概念完全不同呢。)

  在中醫來看,“胃”是負責“腐熟水谷”的,就好像一個鍋一樣,當食物進入腸胃裡面了,胃就負責將食物“變熟”,變化成為“水谷精微”,通俗一點講就是變成人體的“氣血”、“營養”了。

  但是,胃產生了這些氣血、營養以後,要帶去周身才行,那就需要“脾”的幫助。《黃帝內經》指說“脾氣散精”,脾是負責將胃所產生的精氣、氣血、營養,輸送到全身去,負責運輸、疏通的工作。換句話說,脾和胃的關系,用現在的話來說,有點像“消化”和“吸收”兩方面的功能,胃負責消化食物,而脾幫助周身去吸收。

  重點來了,一個人經常擔心的話,原來會影響整個“吸收”能力!在《黃帝內經》有兩句話說:“思傷脾”,思為何會傷脾呢?就是另一句話解釋了“思則氣結”。就好像一個人很集中的想事情時,人的呼吸就不暢順,身體凝注不活動了。

  當一個人常常思慮過多,則使“脾氣散精”的功能受阻,就是說,盡管胃的消化能力沒有問題,但是脾幫助疏通氣血的能力受阻了,脾氣不能將氣血帶到全身去,那麼自然吸收受阻,造成“不夠營養”的問題。中醫上說,這就叫“胃不虛而脾虛”、“虛不受補”,或者現代的話可以說“能消化但不能吸收”。

  總而言之,一個容易擔心、思慮的人,開始吃素往往就會更加憂心忡忡、思前想後,後來造成營養不良,就怪責素食不好。其實,這本身未必是食物的問題,而只是吃素這個選擇反而加重了自己的思慮而已,實際根本原因在於自信不足。

  成語說“心廣體胖”,如不擔心吃素不夠營養的人,其實吃飯生活都很隨便,盡管吃得少也容易長胖。從這個角度看,擔心是沒用的,越是擔心素食不夠營養,則真的會越不夠營養!

  素食不單是飲食問題,素食講求樸素、內心清淨。其實我們心想什麼,與飲食健康有密切關系。

  (轉載)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

  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

 

上一篇:婚姻不幸者大多是因為邪YIN業障太重
下一篇:讀誦大乘經典者,你就是別人的“大福田”!乃至施一水瓶給讀大乘經典者,福德無量無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