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忏悔之後發菩提心,能快速戒除邪YIN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邪YIN業後,果報成熟時會感受很多苦果。重邪YIN者,生活中處處充滿無量苦,如何快速脫離痛苦。希望下面兩篇經典,能給各位一些啟發。

  一、世尊往昔宿世中,曾墮地獄,在地獄中和另一個人共同推著著火的車,車上有獄卒張目吐火,手裡拿著鐵杖隨而鞭打,又苦又痛推著車前行。這時另外一起推車的伙伴,體力不支,落在後面,獄卒以鐵叉刺他的腹,鐵杖打背,其人滿身是血,苦痛難忍高聲大叫,叫父母或叫妻子,但是沒有一點幫助。“我”見到他受這麼大的苦痛,心生哀愍,因慈心生故,發菩提心,為此罪人,勸請獄卒說“這個罪人非常可憐可憫,請慈悲憐憫一下他吧”獄卒聽後,心生嗔恚,即以鐵叉前刺“我”頸,即時命終,脫離火車地獄百劫中罪。“我”以發菩提心故,立即脫離地獄之罪。

  啟發:邪YIN者可以幫助其他邪YIN者戒除邪YIN,則可脫離或極大程度的減輕,因邪YIN造成的苦痛,此文中的人如果一個人在地獄,則沒有機會幫助他人。所以我們身邊犯邪YIN的人,都是我們最好的潛在利益對象。幫助他人解除類似的苦痛,自己這方面的苦痛也將解脫。網絡上發戒邪YIN的善文,或印送流通戒邪YIN書籍,他人看見後就會減少或不造邪YIN業,不造邪YIN業則無邪YIN苦果,減輕他人邪YIN苦果,就是減輕自身邪YIN苦果。另外解脫苦果前會有一段時間苦痛,如文中的“尋以鐵叉前刺我頸”,黎明之前會有一段時間的黑暗,當恆心堅持利益眾生。此處的菩提心並未提到佛法的布施,僅僅是幫助他人解除苦痛,就立刻脫離地獄惡報。

  二、阿阇世王曾造無間業,後來自知罪孽深重,遇到世尊後,先是忏悔然後發菩提心,並令無量人民發菩提心,重罪得微薄。五無間業是極重的罪,但是如此重的罪業,忏悔之後發菩提心並令他人發菩提心,重罪也可以得微薄。

  邪YIN者忏悔之後,發願利益一切六道眾生,發菩提心做各種善事,能極快的脫離邪YIN苦報。

  我們為了眾生解脫苦惱得到安樂,去放生助印,助學濟困等這些事的時候,都以慈悲發心利益一切眾生,則能快速降服自己的貪心,慈悲利他心越來越強。如果不是這樣,為了名利去做,則還要走很長一段路。--《華嚴經》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金剛經》中多次提到“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對於我們學佛者來說,發菩提心尤為重要。金剛能摧破一切物,菩提心能降服一切惡心。《大般涅槃經》...佛言。大王。善哉善哉。我今知汝必能破壞眾生惡心。

  有了菩提心,我們就能快速降服邪YIN惡心。

  《入菩薩行論》菩提心如末劫火,剎那能毀諸重罪。

  《菩提行經》已作暴惡眾罪業,依菩提心剎那脫。

  《優婆塞戒經》善男子,有智之人,發菩提心已,即能破壞惡業等果,如須彌山,,,,,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時,從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大驚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師。

  《大智度論》復次,若無大心,雖復終身持戒,不如有大心人一日持戒也。譬如軟夫為將,雖復持兵終身,智勇不足,卒無功名;若如英雄奮發,禍亂立定,一日之勳,功蓋天下。(注:大心者即菩提心)

  《華嚴經》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若欲攝取一切福德。當發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天若人所有福德。皆悉攝在發菩提心中...若菩薩福若如來福。一切皆攝在於菩薩初發心中。

  《彌勒菩薩偈》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

  菩提心的本體就是利益一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如來正等覺果位的希求心,《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無上菩提之心。又稱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或略稱道心、道意、覺意。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是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

  《大智度論》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入菩薩行論》中解釋菩提心需要兩個條件,一者緣眾生,即利益的對象為六道輪回中的一切眾生,二者緣佛果,即不僅要令一切眾生獲得暫時的快樂,最終要令眾生成就佛果而獲得究竟的安樂。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發願利益眾生令眾生成佛為願菩提心,發心者即稱之為菩薩,發心後用實際行動,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恆常利益眾生即為行菩提心。願菩提心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菩提心: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緣眾生的悲心,也就是希望眾生遠離痛苦;二是緣佛果的智慧,只是讓他們獲得暫時的快樂,擁有財富、壽命是遠遠不夠的,應該發願使他們遠離三界輪回的一切痛苦,最終獲得圓滿如來正等覺的果位。

  (轉載)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

  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

 

上一篇:聖鬥士沙加的覺悟: 阿賴耶識
下一篇:婚姻不幸者大多是因為邪YIN業障太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