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馮馮:從量子力學的「觀察促變律」淺證「諸法唯心造」及「因果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者:馮馮

  因果律成為新科學的支柱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古典物理學已發展到顛峰。當時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喬雲爵士(Lord Kelvin),曾有此豪語:

  「未來的物理學已不可能有任何重要的新發現了,縱然有所發現,也不過等於向地平線上空,增加兩個小小的黑點而已!最多只能形成兩朵小小黑雲。」

  曾幾何時,一九三零年代,愛因斯坦以「相對論」震撼了古典物理學的基礎,海辛堡更以量子力學說徹底地推翻了古典物理學。這兩朵黑雲所挾來的飓風暴雨萬均雷霆,完全地取代了古典物理學,成為今日二十世紀末的宇宙學、太空物理學、核子物理學與理論物理學的新基礎!相對論否定了古典物理學的絕對時空觀念,量子力學指出宇宙物理的變幻無常,兩者異曲同工,領導科學界認識宇宙的奧秘,啟發了人類的新智慧。

  七十年代與八十年代,根據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而發展的新物理學,在各方面都有卓越的偉大成就。例如:宇宙大爆炸源起學說及證據的發現、粒子的發現、四度至十一度時空的發現、超光速的發現、無限多元超級宇宙的發現、醫學進入四度空間、軍事學進入太空的准備、太空探險船探測土星木星、太空穿梭機探測太空、生命起源之謎……各種科學成就,美不勝收,多得令人眼花缭亂,目不暇接!而這許多新科學發現,幾乎每一件都可以成為佛教經典奧秘的诠釋或旁證!

  不幸仍受兩百年前至一百年前落伍古典物理學智識所束縛的人們,只知教科書上的陳腐觀念,並奉之為圭杲。以其腐朽的唯物觀念來看世界,而否定一切他們未知的真理。妄指佛經所講的超自然記錄與宇宙真理為「迷信」!其實,他們自己缺乏充足的最新科學知識,對於事理未曾深入探討窮就究其理,無知而固執,心智不開,執迷於落後的古典物理化學,或在形而下哲學內兜圈子,或在文字學中鑽牛角尖,那才是真正的「迷信」!

  人類是宇宙的一部分,哲學雖是人生重要的思想骨干,可是無論何如也只是宇宙真理的一端而已;無論如何偉大精妙,哲學總不能超越宇宙,也終歸只是人類思想的產物。渺小的人類在宇宙中只占微弱的地位,其思維難以超越經驗世界;哲學總不外是人生經驗的精華,始終在經驗世界內轉圈子,對於超越經驗世界以上之事理的探討,極其有限,其認識也極其貧乏!

  佛學對於宇宙本源及其與人生的關系,都有相當深刻的認識。佛學是一種綜合科學與哲學的深奧學問。單從哲學途徑研究佛學,也是不夠的,必須亦從科學途徑研究佛學。先從科學明白宇宙整體現象及事物之理,對於研究也有事半功倍之效,若徒究文字之學,著了文字相,那就很容易深陷旋渦了。

  基於此種觀念,我主張從新科學角度來比較佛學。從比較中,很容易產生許多頓悟,也越來越發現佛學中之科學層面的偉大,佛學不單是在哲學上卓越而已。從了解佛學之科學面,也得以比較容易了解佛學的哲學思想。

  因此,在這裡討論量子力學學說與佛學的比較,應該不算是多余的事。

  古典物理學只認識物質的最小單位為分子、原子,並不認識次原子以下的世界;只知物質的質點在空間有絕對的位置與速度,並不知道其相對性,也不知道波動(Wave)的特性是沒有絕對固定的位置。事實上,從實驗發現,波動具有干擾(Interference)與繞射(Diffraction)現象——波的振動有「正」有「負」,會互相干擾抵消(而質點不會互相抵消,只會相加)——原子內的電子與中子,都具有波動性,會產生干擾或抵消現象,也沒有固定的位置。古典物理學用質點的位置,來表示質點的行為,是不合理的。而量子力學用波動作用(有譯為波動函數,因其作用一詞,兼具有函數之義,也可用函數來表示),則比較合理。

  量子力學說指出,波動作用不是經驗世界中的實物,它是虛的,不是用經驗世界任何已知標准所可測量的。不過,它與位置、動量、動能、位能等等都有關系。波動作用不是可測量的量,但是,透過波動作用可以測得其他良的可能或然率(Probability),也只能說大概在那裡而已。量子力學學說稱此為「測不准無常定理」(Uncertainty Principle),Uncertainty這字原義也可譯為「無一定」、「無常變化」,這在說明宇宙中的物理現象。宇宙物理原無確切固定的現象,一切都只不過因緣而生,一切無常無定,佛經早就講過了(見阿含經)

  量子力學內的另一重要發現是「叔丁格作用」(Schrodinger Function),此理論指出:一切能測的量,都只是觀測的對映現象而已。對映的作用,由物理學家叔丁格以數學方程式表示出來,故稱之為叔丁格方程式(Schrodinger Equation)。不同的物理系統中,各別的位能、作用、質量都不同,對映作用就不同,從對映作用而產生的結果——波動作用——也隨之各異;科學家用數學方程式來表示這些關系,稱為「波動方程式」(Wave Equation)。又說:「波動作用」是「波動方程式」的「解」。這些都是很專門的學問,這裡避免艱澀的數學方程式,只作淺說而已,並不足以代表原說的精華。

  叔丁格指出:觀測會引起被觀測對象的物質變化(請參閱拙文「科學家對於遙控心力的追尋」)。

  古典物理學認為:質點不能從底位能到比它能量高的位能去,亦不能穿過高位能的障礙,而到另一個低位能位置去。這是錯誤的見解,量子力學的新發現之一,就是質點可以穿透高位能的障礙。核子的阿爾發衰變(Alpha Decay),就是最有力的證據之一。

  古典物理學視質點與波動是兩回事,這也是一種錯誤;事實上,量子力學學說告訴我們:質點與波動是兩回事,這也是一種錯誤。事實上,量子力學學說告訴我們:質點與波動是可互換的,根本上是一體二元。古典物理學認為質點的存在是有限制的。而量子力學學說指出:質點的波動在宇宙空間到處存在;若以數學函數來表示,則波動函數的絕對平方,在任何空間都不是「零」。這種二元觀點,接近佛學所講「有無」、「生滅」的二元觀念。事實上,宇宙的一切都是如此,佛學的「有無」並存,「空有」並立,「生滅」、「斷常」循環,完全符合宇宙物理的真相。

  不過,量子力學是用來解釋宇宙物理的,其宗旨並不是用來解釋佛學。而且,佛學對於宇宙物理法則的說明,也遠不及對人的「空」、「性」深入廣及。量子力學所發現宇宙的「空」源,並不是探討人的「空性」;人的「空性」,自然有其宇宙空源的根,但是並不等於就是宇宙物理之空。兩者仍是有很大差異的。我只能說,量子力學學說及由之而發展的科學新發現,越來越接近佛學內的科學宇宙觀點,不能說它就是佛學內講求「性」、「空」的原理。我也無意認為佛學的「性」、「空」學說,超越量子學說或不及它,因為這根本是兩件事,只宜比較,而不宜互相衡量。

  量子力學學說的「波動作用」、「叔丁格作用」、「測不准無常定理」等,配合宇宙源起於「空」的各種學說與科學發現,包括「大爆炸」、「大泡泡」、「宇宙擴展」等,都指向宇宙及超級宇宙的空源。無疑地「空」是宇宙之源及最高最終亦是最初境界。身為宇宙內欲界一小小微末分子的人類,又怎能超越宇宙的空源?「性空」雖不是經驗世界所獲致或表達的東西,到底也還是以人生經驗為始點,沒有理由硬說「性空」超越一切,甚至超越宇宙一切;承認其非超越,或者更接近空觀一點罷了!自視超越就已經是惹了「塵埃」了,豈真是「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的空性,既不超越,也不低落,既無一物,何來超越?何來低落?本來如是!

  量子力學與佛學空觀是通往超宇宙空源的兩條歧途同歸的途徑,這是我的感覺。我認為兩者只有互補作用,而無尊卑敵對之分;因為從量子力學與新科學的其他新發現入手,先去了解超宇宙的本體及「空」源,再回過來研究佛學的性空,有很大的方便。不過,首先須做到無我執,否則,本位主義很容易導致幻相:不去我執而想做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那是太難了。

  華嚴經毗廬佛說:「不超越」。空性是無執。心經說:無智亦無得。空性與萬物同體同源,空性無我。離開宇宙萬物萬象而談自性,無異是蒼蠅追自己的尾巴,團團轉,越轉越自迷。

  心經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前面四句,若先從研究宇宙入手,明白空與色是不同而又相通的界,且是互相循環的狀況,那麼第五句針對自性的話,就迎刃而解。否則,倘以經驗世界去捉摸,終是瞎子摸象;倘從古典物理學去看,也必定著了執迷!以經驗世界的觀念去求空性,是很難體會金剛經所雲:「身相、即非身相,是名身相;莊嚴佛土,即非莊嚴佛土,是名莊嚴佛土」,這些不可思議的境界的。如果先從宇宙太空物理學入手,了解了宇宙,就容易領會。量子力學無疑是這一方面最方便適合的跳板。

  量子力學是最新尖端科學的基礎,它解釋宇宙基本構成力,指出宇宙萬物不可測定、不可思議的無確定性及無常性,甚至量子力學本身也是不確定的,沒有可以死守的不變公式。無常無定原是宇宙的現象。

  當前舉世物理學家都從量子力學的門檻進入宇宙科學,對於量子力學造詣最深,而且頗有新貢獻的物理學家之一,當數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USA)的物理學家約翰·阿啟波特·威勒博士(Dr.John Archibald Wheeler)。他是舉世公認的量子力學專家,基於量子力學的進步研究,他提出不少嶄新的發現與見解。他說:「今天的物理學家們,分頭從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的兩端,發掘神秘大山的隧道,有些傑出的物理學家們已經由質點的研究,發現了宇宙萬物是以幾何方式交織於十一度時空空間的(Eleven Dimensions);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種學說專門討論多元空間。在尚無新理論學說的情況之下,量子力學仍是唯一最能解釋多元多度空間的學說,至於多元空間的發現,只好稱之為承認物理學(Recognition Physics)。」

  威勒博士認為:「承認物理學」將來會一步步深入認識及解決,量子力學學說所述次原子世界內的怪異現象。怪異現象之一就是質點的生滅散集都是偶然率的(即是佛學所講的緣緣——本文作者注)。

  七十三歲的威勒博士,在新物理學上的卓越成就,多得不勝枚舉。他於一九五二年始創專門研究太空黑洞的「黑洞物理學」(Black Hole Physics),他所創的「黑洞」名稱,已為科學界公認采用;他是「幾何力學」(Geometrodynamics)的發明人,被稱為「幾何力學之父」。幾何力學是綜合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而在兩者范疇之內發展的幾何學。

  並非佛教徒亦未曾接觸佛學的威勒博士,曾經說過:「宇宙一切事態發生,都循環因果系統而發生的。」又說過:「時間和空間都是空虛無有成形的,假如取消了時間,宇宙就停頓在某一須臾的永恆;假如取消了空間,宇宙就成為沒有空間的混亂。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就什麼也沒有了,只有空虛。」

  威勒博士是在講宇宙物理,並非在講佛學。可是,聽來多麼像是佛學!佛經說:「一切法皆空」(見瑜伽師地論卷十五)。

  宇宙從空虛形成之始,「大爆炸」前的第10的負43次方秒,客觀的現實尚未出現,空虛之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本來無一物。直到其後,有了輻射,有了擴展的運動,才出現時間(因為有進行程序)和空間(因為有擴散),才形成客觀的現實,然而一切時間空間又將歸於空虛(佛經早就指出這種「萬法歸宗」的宇宙真理,但是現代人至今仍不是人人有這種認識)。威勒博士希望知道為什麼宇宙會有這種因果循環的現象。

  在現階段的科學,在未有更具革命性的新學說出現之前,量子力學學學說無疑仍是最接近宇宙奧秘的權威學說;只有從量子力學學說去研究物質的過度情態——次原子的那些電子、中子、粒子、微子等等的變幻無常,似是而非的現象——才有可能尋得答案。

  一般人的所謂常識,都是對經驗世界的反應與估量判斷,對於非經驗的世界則是懷疑、否定的,此因陷入了我執。古典物理學家們堅持,現實中一切事物都必須遵照古典物理學的定律法則,比方說「動者恆動,靜者恆靜」之類的落伍物理觀念。殊不知這一類觀念或法則,只適用於這一個地球上而已,出了太空才幾百英裡,它就已經不適用了;在宇宙中,動者未必恆動,靜者亦未必恆靜,宇宙的運動,是有許多形態的,因緣而異。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革命,推翻了古典物理學的絕對物理觀念,功在萬世。不過相對論仍將古典物理學的機械力學說(Mechanism)視為合理,而用來解釋大規模的物體在宇宙中的運動,並加以進一步的诠釋。這些诠釋,在現在的新一代量子力學物理學家看來,已經感到很不滿意了。愛因斯坦當時也沒有自滿,他也曾說過:宇宙客觀現實的真相,還有待人類心靈力量努力去尋找。他相信總有一天,科學家們會獲得答案的。

  量子物理學家們現在獲得的答案,尤其是威勒博士的學說,非常耐人尋味。他認為:事物的因果關系建立於次原子世界之內。他發現:次原子世界內的質點,如電子、正子、粒子等,它們的行為是完全反復無常的(Capriciously),變幻不停的。

  他發現:「原子及次原子世界的質點,在未受到觀察(Unobserved)之時,是存在於其本身各種統計可能的物理狀態。舉例說,鈾原子天然存在與一種『量子力學』機械虛幻狀況(Quantum Mechanical Never-never Land);它是鈾元素的原子,又可是鉛的原子,又可是鈾衰變(Decay)的原子。這幾種不同性質的『未受觀察狀況』(Unobserved St ate)彼此共存——就好象一卷菲林膠卷片已經拍攝了幾格不同照片的影象,尚未沖洗,各照片共存未變——但是,一旦受到機械或人類肉眼的觀察,這些原子就起變化了!

  無論是用肉眼觀察這些輻射性的閃爍原子,或者是用儀器,如蓋格氏計算機(Geiger Counter)及自動記錄儀(Chart Recorder)來觀察這原子,都會引起原子的突然變化,而現出它可能的諸『相』之一;通常它會現出它們最常現的相。原子在受到觀察之下,也會彼此互相選擇選擇;不過,是隨緣的選擇,碰到什麼就選擇什麼,頗有一點類似在『輪盤賭』上面滾跑的骰子。作偽的賭館能叫骰子滾到有利賭館作弊的輪盤上,骰子可能滾到什麼最可能的號碼上去,卻無法解釋其何以如此;同樣的,量子力學能算出原子的機率,但是仍無法解釋這粒原子,及其次原子的質點怎樣作為,怎樣選擇,是成為鈾元素呢?抑或以鉛元素面目出現?單獨的原子如何依緣與其他原子化合現諸相?這仍不是當前的科學家所可思義的;可是,那單獨的原子(本來未定為鈾元素,抑或鈾同位元素,抑或鉛元素的原子),一受到肉眼或機械儀器的觀察,就立刻變為上述三種元素中任何一種的原子。這是一件事實,可從實驗貫徹中證實。也就是說:『只有受到觀察,才有存在;若無觀察,就無物存在!』(Nothing exists until it is observed.—Joha A. Wheeler)」

  威勒博士與量子力學物理學家們對於此種神秘的物理現象,認為奇異而且不可思議,至今仍是雖知其然而尚未知其所以然。

  尖端物理學的發現,至此已經是玄之又玄了,誰能從經驗世界的觀念去接受這些已發現的事實?佛經說「諸法唯心造」,早就指出物的虛妄性,與心力觀察引起的「存在」了。量子力學科學家威勒博士的發現,恰可作為佛經此語的最佳支持!我這樣說,該不算是牽強附會罷?

  從威勒博士的觀點來看:觀察是因,原子受到觀察者注視而起的變化,乃變為什麼元素是果!

  因果律(Law of Causality and Effects)在一般人看來原是迷信,而予以屏棄的;但是在量子力學物理學家,例如威勒博士,都並不認為因果律是荒誕的迷信,相反地,毋寧是宇宙最重要的循環法則。威勒博士說:Without Causality,is only chaos ,totally alied to our picture of physicalreality。(倘使沒有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亂,完全不是我們所知的物理現實了!)

  在威勒博士及其他量子力學物理學家的提倡下,古老的「因果律」已像火鳳凰般死灰復燃,成為當代頂尖科學家承認的宇宙真理定律之一,脫除了佛教的色彩而成為科學的支柱。

  威勒博士等物理學家發現:在次原子世界中,那些反復無常的個別質點及量子力,有一種神秘的力量,互相抵消,而促成群體質點行為的因果作用。於是,在宇宙中,從顯微生物的阿美巴(Amaeba)到龐大的星雲漩系,無論大小,一切的運動,都無不遵循因果律而進行。威勒博士曾經以淺出的幽默口吻解釋這種奇異的現象,他說:「一個說“yes”,一個說“no”,可是畢竟結合起來了。這種奇怪的婚姻結合——個別的混亂質點與群體的結合,造成一種奇異的因果宇宙! 」

  量子力學物理學家尼毅(Nathan Rosen)、波裡士·僕多斯基( Boris Poldolsky )、及愛因斯坦,三人於一九三五年發表聯合公報指出:在次原子世界內,各個個別的質點彼此之間有交織關系,互相依存。最近,法國巴黎大學南區分校的物理學家阿倫·阿斯柏(Alaim Aspect),以多次的實驗證實了此一理論之正確,這種互相依存的觀念,也是與佛經相符的。

  至於佛經講到宇宙的成住壞空的循環:

  瑜伽師地論卷二雲:

  「……於第三靜慮中,有俱生風起,壞器世間……此之風界與器世界,一時俱沒……從此壞已,得二十中劫住……世間已壞……如是二十中劫已……世間復成。爾時最初於虛空中,第三靜慮世界成……三千大千世界,從上而起,與彼世界所作依持……」

  增一阿含經三十四卷七第四十之一內載:

  「比丘當知,一切行常不得久住。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六日出時……須彌山亦漸漸融壞,三千大千國土,皆悉融壞……三千大千剎土,亦復如是,洞然火出,靡不周遍……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復命終……比丘當知,是時若七日出……須彌山漸漸融壞……亦不復見塵煙之分,況且灰乎?是時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悉皆火然……三千大千剎土,悉為灰土,亦無形質……劫還成就時,虛空之中,有大雲起……復生千海水,復生千四天王宮、千三十三、千艷天……化自天、千他化自在天……」

  各佛經均有類如此段之記載,說明多元宇宙成住壞空,又再從空生的循環。亦說明宇宙萬物互相依持,因緣而生,可說無不符合最新太空物理學的發現。

  十七世紀法國數學家兼哲學家布列斯·巴斯卡Blais Pascal)曾有詩:

  It is infinite sphere, the center of which is everywhere, the circumference nowhere!

  此詩句靈感是否得佛經,無法考證,但的確很像佛經的口吻。

  大乘起信論曰:「虛空無邊,世界無邊,眾生無邊。」

  諸佛經內世界無邊的,除了阿含經之外,各經也都很多,實在不勝一一枚舉;佛經總是講宇宙的不可思議多元交織復度空間,不幸這都不是一般人所能領會的。著名的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Niels Bohr)說過:「復度宇宙的復雜,不是人類智慧現階段發展所能窮其究竟的。」威勒博士說:「宇宙物理的神秘,總會漸漸被科學一一揭開的。」

  對於觀察會引起個別原子內部的改變,威勒博士說過:「我不敢用心力或意識這一類字眼,來形容其觀察能引起原子反應,但是的確令人無法不聯想到意識上面去。」

  佛經說「諸法唯心造」,佛經說的「因果律」,如今從量子力學「叔丁格作用」學說的實驗發現來看,顯然是完全精確地開示了宇宙一切物理。人,無論什麼身,也都只是宇宙的一小分子,沒有什麼理由非要強調人所追求的空性超越於宇宙的一切。不從我執來看人的空性,客觀地從科學的新發現來比較佛理,或者還能較容易明白一點。也許亦較容易獲得無執的空性罷?

  1摘自:《太空科學核子物理學與佛理的印證》作者:馮馮

 

上一篇:墮胎時胎兒的感受是怎樣的?
下一篇:馮馮:從第一0九元素的發現試證佛說身中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