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染,簡愛染香。這註解裡頭有,簡是「捐棄;剔除」。「愛染,貪愛染著之情也」,煩惱,愛是煩惱,染也是煩惱。「智度論一曰:自法愛染故,毀訾他人法」,這就是自讚毀他,毀謗別人,批評別人,這是自法愛染。「同」,也就是《智度論》,第三十四卷:「愛染無門」。從哪裡起來的?從妄想起來的,見色聞聲,嗅香嘗味,統統會起愛染。喜歡吃的東西要多吃幾口,就生分別執著了,煩惱現前,他造業了。生起愛染還沒什麼,他想得到,想控制、想佔有這就造業了,造業就有果報。起心動念還沒有行動,這個業不成熟,有業沒成熟,果報很輕。這個業要成熟了,你真的佔有、控制了,這就是造業成就了,感未來的果報。這個業是善的,所謂善是利益眾生的,這善,三善道果報;利益自己的,不是利益眾生的,這是不善,三惡道果報,不能不知道。
底下有一條,「淨住子曰:洗除心垢,六塵愛染」。王維的詩有這麼兩句話:「愛染日以薄,禅寂日以固。」這是古時候在家居士他們在修學裡面所說出的心得功夫。什麼是功夫?愛染一天比一天薄,這功夫在進步。禅寂日以固,清淨寂滅的心一天比一天堅固,愛染一天比一天減少,這是功夫。在哪裡修?就在日常生活,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這些活動當中你都會起心動念,順自己意思的生貪愛,不順自己意思的生厭惡,這都造業。貪愛、厭惡是為自己,多半都是三途的業報;如果是為眾生的,是三善道的果報。造業,在起心動念之間。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四0七集)201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