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對我們俗話說冤親債主,他對我不和,我對他和,這個很重要。怎麼樣化解怨敵?就靠這個,決定不要求他,要求自己,從我自己這邊解除,對方自然就化解了。所以中國古聖先賢教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是解決所有問題的秘訣,個人、家庭、宗族、社會、國家,乃至於整個世界。聯合國為了消弭沖突,安定和諧,從一九七0年代召開和平會議,到現在四十多年,與會的那些人都是專家學者。我住在澳洲,很幸運被學校選拔出來,讓我代表昆士蘭大學、格裡菲斯大學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我先後參加,聯合國主導的好像是七次,非聯合國主導的世界和平會議、宗教會議總共十幾次。這是非常幸運,出家人不敢想像的,我們遇到了,我們對這個社會大致情形了解了,看到了。為什麼沖突不能化解?為什麼和平不能實現?甚至於現在這些參與的專家學者們,對於這個世界還會有和平產生懷疑,不敢相信這個世界還會有和諧。我參加十幾次,我覺得,我發現現前世界真正危機是什麼?不是那些沖突,真正的危機是我們喪失信心,這才是真正的危機。幾個人有自信心?幾個人對別人有信心?對父母、對兄弟姐妹、對親戚朋友、對國家民族、對世界和平,幾個人有信心?沒有了。這是對的還是錯的?告訴諸位錯的,絕對是錯的。懷疑,沒有信心,這世界永遠沖突不能化解,永遠不會有和平。
要從哪裡做起?要從自信,我要相信自己。整個世界的和諧從我做起,不要求別人,我以智慧、真誠、敬愛對待人,不管別人用什麼態度對我,我自己永恆不變。用佛教來講,就用我們剛才所說的,佛教是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我就用這個,我相信,我一點懷疑沒有。用中國傳統的,用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跟我們這五個科目完全相應,沒有一點違背。三福裡面的第一福,我把它落實在儒釋道的三個根,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儒家的;慈心不殺落實在《太上感應篇》,道教的;修十善業,《十善業道經》是佛教的。儒釋道的三個根,從這個地方入門,沒有這個基礎,不能修戒定慧,這是戒定慧的根。為什麼今天佛法比不上過去?過去真正扎根,真正修戒定慧,現在沒有了,出家沒有了,在家更沒有了,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我們存什麼心?要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起心動念不違背,言語造作不違背,你就能常生歡喜心,你就能法喜充滿。我們天天在一起學習,天天在一起分享,你說多快樂。
這個世間不和的事情太多,我們所在之處都和諧。我住在這個村莊裡面,這個村莊有八十戶人家,我住了兩年了。我初來的時候,鄰居都不講話的,不打招呼的,這兩年鄰居見面都有笑容,都會打招呼、都會問好。為什麼?我們先打招呼,我們先向他請安,先問候他,慢慢他就學會了。我們種小菜園,菜的品種還不少,吃不完,分成小包每一家送。外地同修來送給我們些干果,東西很多,糧食,我們多余的,都分開來每一家送,家家歡喜。我們這個小村,有一個房子不大,原來是幾個比丘尼住的,產業是她們的,現在她們往生了,沒人住,也沒有人繼承產權,村長找大家商量,做為我們這個小村裡頭公共的設施。我們幫助它恢復起來,建成一個講堂,在這裡邊可以念佛、可以講經;聽眾,聽眾就是我們村裡的人,村民。悟弘法師一個星期來講兩次,我聽說有五、六十個聽眾,好!我還想發起,每個月我們聚會一次,慶生會,這個月出生的壽星,我們給他慶祝生日。聯絡感情,一個月全村人聚會一次,好!原來是一年聚會一次,就是元宵節,正月十五,全村人在一起吃飯,大家在一起見面,我說提升到一個月聚會一次。一個村一家人,互相照顧,互助合作,誰有困難大家幫忙,這好事。這個村做得好,別的村就會跟我們學,那我們這個小地區就非常和睦。
人與人怎麼可以不互相往來?我們要親近別人,從我做起,化解怨恨,怨恨不化解會惹來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很痛苦。要想避免冤冤相報,最好的方法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移民,移民到極樂世界去,去作佛去了,佛再回來碰到你,佛來度你。佛度有緣人,跟佛有恩的是有緣人,跟佛有怨的也是有緣人,統統都是有緣人,平等得度,這個好。
所以言語、容貌,見人要歡喜,像彌勒菩薩一樣,布袋和尚,笑面迎人,人縱然心裡不高興,看到你滿面笑容,他也就平和了。和,和詳、和睦,睦裡頭有親愛的意思。要以和氣對人,別人對我不和那是誤會,他不了解我,產生誤會,不要怪他,他要常常跟我在一起不會,怎麼會這種樣子?一定要懂得化敵為友、化怨為親,社會才有和諧,國家才有安定、才有繁榮,天下才會太平。這都是功德,點點功德是從自己日常生活當中累積出來的。人家批評什麼不要去理他,我們一生所作所為祖宗知道、鬼神知道、佛菩薩知道、一切眾生都知道,起心動念都瞞不過眾生,這現在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科學不斷在發展,我相信二、三十年之後,佛陀這些教誨都會為量子力學家證明,這是真理,人能夠依照這個學習,這是真正人,真人。道教講的真人,真人是神仙,佛法講的是菩薩。所以言和用四攝的愛語,四攝法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以這個處事待人接物,以這個化解一切沖突,促進安定和諧,累積起來的就是太平盛世,就能出現。
——文恭摘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第五七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