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難免會對周圍的一些事物看不慣。
當看不慣時,其實無非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或者標准強加給別人,認為自己是怎樣看待事物,別人也應該用這個標准來看待事物。
殊不知每個人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成長環境都大相徑庭,這使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看待世界的不同眼光。除了大是大非的事情,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只是習慣之別。
對一件事情,大家有不同看法,有時候無所謂對錯,因為每個人的判斷都是依據自己心中的尺子,而每個人心中的尺子不一樣,得出的結論自然也不一樣。
有這樣一個故事:
孔子帶著弟子周游列國的時候,有一天,孔子暫住一處院落休息,子貢在院門口閒坐,這時遠處走來一個身著綠衣的人。
那人問子貢:“你是誰啊?” 子貢回答:“我是孔丘先生的學生。”
“那你一定懂很多東西喽?我請教你一個問題吧,你知道一年中有幾個季節嗎?”綠衣人問道。
子貢一聽,綠衣人居然問了一個這麼簡單的問題,便有些不屑地答道:“自然是四個季節,這是常識啊。”
“不對,是三個季節。”綠衣人搖搖頭,認真地說。
“不對,是四個季節。”子貢很驚訝。
於是兩個人爭執不下,從早晨一直到中午,聲音越來越高。
孔子聽到門口有爭吵聲,就走了出來。二人就讓孔子來評判。
孔子上下打量了一下綠衣人,對子貢說:“你錯了,一年確實只有三個季節。”
這樣的回答完全出乎意料,子貢一臉不解地看看老師,欲言又止。
綠衣人非常高興,滿意地走了。
心有不甘的子貢終於忍不住問孔子:“老師啊,一年分明有四個季節,您怎麼說是三個呢?”
孔子笑著說:“你沒看到那人通身的綠衣嗎?他分明是蚱蜢所變。蚱蜢春生秋死,一生只經三季,從沒見過冬天。在他的知識系統裡,一年就是三季,你和他講道理,怎麼可能說得通呢?你又何苦枉費口舌呢?”
子貢聽後,點頭不止。
莊子說:“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萬物都有其存在價值和存在根據,沒有什麼不可以存在,沒有什麼沒有價值。所以世間善惡美丑,從道的觀點來看是可以相通為一而存在的。
莊子講過一個“朝三暮四”的寓言故事:
有個人養了些猴子。
他跟猴子們說:“給你們早上吃三個栗子,晚上吃四個栗子,好不好啊?”猴子們很生氣,都不同意。
養猴的人就改口說:“那給你們早上吃四個,晚上吃三個,好不好啊?”猴子們就很高興了。
莊子的這個寓言表面上說的是猴子,其實用來說明人性,對事物的不同看法就像“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一樣,本質上沒有不同,只是反映了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
因此有一句話說,智者沒有看不慣的事。當你看不慣的事物變少,你的智慧就在增加。
若忌恨他人的過失,就是“自己往自己的心上扔石頭”;若看不慣他人,就是“自己往自己眼睛裡揉沙子”。
難受的不是別人,而恰恰是自己。
莊子說:“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聖人把是與非混同起來,優游自得地生活在自然而又均衡的境界裡,這就叫物與我各得其所、自行發展。
這便是悠然自得的物我平衡。
莊子又說:“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莊子告誡人們,不要站在任何角度,任何時間,任何空間看待問題,混同萬物,與道同游。
虛空能包容一切,所以廣大無邊、圓融自在;大地能承載一切,所以生機勃勃、氣象萬千。
如果一個人的心胸能夠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這個人怎麼會有煩惱呢?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友。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必隨意就對別人的行為、言語看不慣,即便是自己的親人,也不要強求。
陷在看不慣別人的泥潭裡,只能讓我們蒙蔽雙眼。掙脫開雜念的束縛,試著用包容的心態去面對周圍的事物。當你看不慣的事物越來越少,也就證明你在逐漸進步。
(轉載)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
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