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善導大師:《第十八願善導釋》 45 千佛捨棄 彌陀收留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七)以光號廣度眾生

  彌陀以此光號,廣度十方眾生。善導大師言:

  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彌陀以此光號,廣度十方眾生”,阿彌陀佛是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光明名號,廣度十方一切聖凡善惡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光號”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光明名號”,也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雖然是白紙黑字,是一個聲音,可是它的內容具足阿彌陀佛的光明,而阿彌陀佛的光明又是阿彌陀佛的智慧,阿彌陀佛的智慧又離不開阿彌陀佛的慈悲,所以,這句名號本身就已涵蓋了阿彌陀佛的慈悲及智慧,因此這句名號就會發光發亮。凡是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不管他是什麼樣的眾生,乃至不管他知與不知、信與不信、願與不願,他只要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他身上也同樣會顯現佛光,也同樣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耀,也就是光明的保護,這就是“彌陀以此光號,廣度十方眾生”。

  當然,阿彌陀佛不只是要我們念佛獲得現生的利益而已,更要我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因為現生再怎樣幸福安樂,畢竟都是短暫的,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才是究竟的。一般人學佛,無非是為了消業障、增福慧、身體健康、事業發達、家庭和樂、所求如意,但林林總總的這一切,只要虔誠念佛,無形之中都會得到。

  當然,一個念佛人,盡管再怎樣求,都有任憑彌陀安排的觀念。也由於阿彌陀佛是佛,他最曉得我們的需要,所以他會斟酌我們所求的來處理,可許則許,都會讓我們事後覺得一切很順,似乎冥冥之中有某種安排,這就是阿彌陀佛光明的攝護不捨。善導大師說“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這段文也叫“光號攝化文”。以下是《往生禮贊》這段文的全文: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這段法語主要也是在解釋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把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含義顯發出來,彰顯得很好。我在這裡只是引用其中的兩句十五個字——“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面還有“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對比其他十方諸佛,無論是通願也好,別願也好,都是深重的。為什麼?論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如同《悲華經》所講的,貪瞋癡特別強盛,罪業特別深重,所以被千佛所捨棄。千佛代表什麼?代表其他諸佛。所以,被千佛捨棄,就等同被其他諸佛所捨棄。千佛為什麼會捨棄我們?因為我們的罪業太深重了,要救度罪業深重的眾生,諸佛的誓願也必須深重才可以。兩百公斤的重擔,想挑起的人如果沒有承擔兩百公斤以上的力量,就挑不起來。同樣道理,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如果他不發深重的誓願,怎麼能救度我們罪業深重的凡夫呢?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就說“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也就是《無量壽經》裡阿彌陀佛自己所說的“超發無上殊勝之願”“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阿彌陀佛要怎樣來廣度十方眾生呢?就是這裡所講的,以光明和名號為因緣來攝化十方眾生。

  法然上人的《三部經釋》,對《觀經》的解釋中就談到,諸佛都是為了救度眾生,可是無緣的眾生無法蒙受救度。為了跟無緣的眾生結緣,阿彌陀佛就發了光明無量願,也就是第十二願,以無礙遍照的光明來培養眾生,來跟眾生結緣,使眾生能夠因為跟阿彌陀佛結了緣而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這就是以光明為緣,名號為因。阿彌陀佛為了使十方眾生都能稱名念佛往生極樂,在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七願就發願,要請十方諸佛都來稱揚贊歎這句名號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威神功德,使十方眾生普遍能夠聽聞、稱念,這就是第十七願的功能。

  接著第十八願,也就是十方眾生聽聞了十方諸佛所稱揚贊歎的這句名號之後,能夠發起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之心,之後就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法然上人說,以光明為緣,以名號為因,來攝化十方眾生。這相應於善導大師在這裡所說的“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信心求念

  第十八願說到“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對於“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善導大師在這裡就解釋為“信心求念”,“信心”就是至心信樂的意思;“求念”范圍就很廣,不管你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的當來利益,還是為了求現世的種種福報,都可以用念佛來求,所以叫作“但使信心求念”。簡而言之,這個“信心”就是信,“念”就是行,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

  接下來善導大師又說“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這幾句話就是“乃至十念”的相狀。所以“乃至十念”就是:平生之機就上盡一形地念佛,臨終之機就十聲、一聲、一念地念佛。因此說“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念念稱名,乘托彌陀的願力、佛力、功德力,所以就容易往生極樂世界。總之,稱名之所以容易往生,是由於這句名號有光明攝取的功能,有彌陀願力、功德力的內涵,所以才容易往生。

 

上一篇:黃柏霖: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下一篇:呷絨多吉上師:你想知道前世嗎?今生過的是否順利嗎?來世去哪裡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