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們的重點是在九字讀經上,有的同修常常會困惑於用時間正常讀經,還是用以九字讀經呢?因為九字讀經可能幾個小時只面對一句經文,而這時間若放在讀經上,已經讀完畢了。
我過去做了一個對比,說九字讀經一句的效力可比正常讀五百部還要多。所以如果這個賬我們算得明白,就要知道一句經文若能去理解、思維、深入、研討,收益會非常豐厚。很多經文中常常記錄類似的句子:以此經的一句偈,為人解說,獲得的福德都無量無邊,自然我們要先拋棄功德這個名詞。
以《地藏經》來說,用九字讀經去挖掘深入一句經文與泛讀五百部,可能效果差不多,但是需要用的時間和精力完全不對等;如果能持續地使用,收獲就會更多,所以通過這個模式對經教的理解和體會要超越過去的速度。這麼快的成長速度,各位是否做好准備了?
在九字讀經裡有自帶的糾偏功能,如果你跑偏了,只要這個系統你不去省略,都會通過行和戒這二點把偏的地方糾正回來。
行和戒是如何糾正偏頗的?
過去我強調願的重要性,你想真正獲得收益,要真實地面對自己的願。
你願如何?
你的目的在哪裡?
你的行做方向就明確了,只要方向明確,行為必然要去配合這個目標,所以願行的配合度,這是我們在九字讀經練習的過程中要去注意的。
往往很多同修開展練習很艱難,說實話就是願沒貼上,說了很多都是在自身之外的,和自己沒有關系,必然不會深入地去思維:我到底要去如何做?
所以最後你能不能在經文裡找到自己要去做什麼?就表現在“行”上是否清晰明白准確了;如果在“行”上亂,在“願”上肯定也是亂的,在自己的心裡也一定是各種事物舉棋不定,就是沒拎清自己到底要做什麼。這種狀態,無疑是自己沒有做好決斷。
行之義理糾偏
在生死的這場考試裡有三個大狀態:答對、答錯、沒作答。前兩個狀態都好理解,對了就是對了,錯了就是錯了。沒作答,這是因為什麼?
1.沒有發現這是場考試;
2.選擇恐懼症犯了;
3.可能有的人討巧,以為不作答就能回避了這個問題。可是在生死的考試前,沒做答就是0分,所以不要妄圖拿無為搪塞過關,用無為去辯論可能很厲害,但是用無為回答生死,這是作死的節奏。
在行上的糾偏是非常容易發現的,各位也可以在自己的練習裡看得到。先找到寫的行,去看好自己打算施食什麼,然後倒推這些行在支撐什麼樣的願力呢?返回到願上二者對照就會發現願和行是否匹配。所以這個自檢很容易,技術上沒難點。
比如作業裡寫的願是往生極樂,而自己寫的行是五戒、十善、好好念佛,這些行的內容表面上看沒毛病;持戒、修善、好好持名念佛,確實是沒毛病,走到現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說得通;可是要返回到願上一對照就發現這個行有點和願脫節。
我們千叮咛萬囑咐地說:往生極樂的關隘在信願上!我也多次地強調信願二者,我們最得願力,而次得信力,願力是我們最容易得到的,而信力就不如願力那樣容易獲得,所以你若想往生極樂,必須要強調落實信願,而之後才是如何念佛的行做。如果不強調信願,只強調念佛的行為,這種行為都會因為脫節而使往生艱難。
所以這種脫節在自檢的時候,是很容易看得到的,從行反推到願,再與願對照就會發現信願二者的匹配上做的如何了。
行之行為糾偏
如上是義理糾偏,還略存在於字面形式上,第二個糾偏是真正的行為糾偏,你到底做的事情是否是你寫的那些?是否做到言行合一,心行一如了?如果這句經文我按九字讀經寫的滴水不漏,九字也用的非常娴熟,可是在現實行做上和九字裡提的沒啥關系,這事基本斷定肯定是偏了。
戒的糾偏功能
在九字讀經練習裡把戒展開了,並非是完全固化在五戒、十善這類的戒條、戒律上;而是強調你要避免什麼?
比如願往生極樂,那麼要避免什麼行為?比如我們依賴十念必接求生極樂,那麼十念必接裡有二類情況不接引,我們就要避免觸犯這二類情況,可能無意間造作了五逆的事情,或許沒有上升到口誅筆伐的階段,也沒有落實在刀光斧影的行為中,如果在心念裡有五逆的念頭,導致怨恨叢生而又不能自知,不能自止,不能自制,這個五逆是否也算造下了?算的!
有人願去地獄,所以他造作了種種惡業,什麼罪大他干什麼,一切好話聽不進去,一切善行他都誹謗,那麼他做對了還是做錯了?他做對了!因為他就要去地獄,這樣做肯定能去地獄啊;如果他要去地獄,而做了種種善,又種種忏悔,種種改過,地獄就不容易去了,對不對?
所以從行反推願,反推到目的,就像《地藏經-第四品》後面的那大段因果的部分了,你做了什麼事情會得什麼果報,你是否願意獲得這個果報呢?想獲得就繼續做;不想承受就改過,能找到要改過、要禁止的事情,這就是戒了,對不對?
現在我並沒有過多的強調“行做戒定慧”這五個字,現在總體在“信思願”這三個字偏多,“聞”幾乎被省略和代替,後面五個字幾乎縮略為“行”一個字了,所以從戒的糾偏上沒能彰顯出效果來。
那麼我們就看第一糾偏點的行,行能不能匹配願,這是正推;反推是,你所謂的行,能不能真實落實在自己身上。我過去說學佛的真實智慧並不在答案上,而是在過程中。
願生極樂,信願行都配合,就像教科書一般的准確,這個事情看著滴水不漏;可是你的信願行是否真的能契合自己的根性?據說關公的偃月刀有八十斤重,我們就算學會了他的三十六式,能不能拎得起來、舞得動?
我們拎不起來,揮舞不了,就不要總以為自己能單刀赴會。所以貼合自己的境界根性,這才是行有效果與否的關鍵。我們那麼多學佛人學來學去,是否能找到自己能去落實的路子?並非學佛的路子很少很窄,而是我們的根性太窄太劣。
如果第二糾偏點沒效果,壓力就都在第一糾偏點上了,如果“行”又掛不上自己的根基,九字讀經練習就有點如作文了,隨便寫看文采,隨便說看格局,可是卻失去了佛法對生死、對當下、對煩惱、對痛苦的認知、剖析、解釋和解決的能力了,那就失去了佛法的精神了,對不對?
我們學佛千辛萬苦的,決定不是來學習寫作文的,肯定是要面對自己當下的問題。
所以認識好自己有什麼苦難,要在佛法裡去獲取答案,去獲取解決的手段方法,而非是一味地求佛燒香磕頭搗蒜。
如果這些都明白了,把佛法真實地拉回到解決痛苦上,落實在燒香磕頭搗蒜裡了,這個搗蒜就有莫大的功德或者巨大的福德了。
所以行做的糾偏並非是單看行做,而是要看願和行是否配套,如果行做的再好,而願不同,結果也一定會不相同的。
就像有人來佛群就是消食打悶,他有什麼收獲呢?他的成長又能在哪裡,在什麼時候才有點成長呢?對不對?就如《地藏經》二王發願一般,同樣的因緣、同樣的身份、同樣的發心、同樣的初衷,就是因為在願上有不同,而一王成佛許久,一王做菩薩許久。
所以要正視願和行的匹配,不能單看願,也不能單獨強調行做,同時還要明確是否和自己的根基匹配。
九字讀經練習的兩個糾偏點,及怎麼運用,和大家略說如上,各位自取。